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Xinjia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98年7月7日,由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并而成,是“四类机构”特色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培养新疆城镇生态建设与工矿区生态修复、干旱区污染修复与废弃物利用、干旱区
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特殊功能基因发掘与新品种培育、新疆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
研究所建有
荒漠与
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新疆旅游研究院、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内设研究单元。中国国内建有12个野外观测研究站(其中3个为国家站),在中亚、
伊朗和
蒙古国建有19个国际联合野外观测研究站;建有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文献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新疆自然博物馆等支撑平台;建有“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专题联盟(ANSO-ACD);与相关国外机构联合,建有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中美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日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国-
比利时地理信息联合实验室、东非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泛非绿色长城研究中心、中德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
截至2022年底,研究所共有职工539人,其中岗位聘用360人、项目聘用68人(包含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52人),客座及访问学者111人。2022年,研究所
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学共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为首次进入。
研究所是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地理学、生态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三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植物学、生态学、
地球探测与
信息技术六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十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研究所现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为地理学站、生态学站及生物学站。截至2022年底,研究所有在读学生461人,其中博士生186人、硕士生210人、留学生65人。
历史沿革
1958年,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土壤研究室、地理研究室成立。
1961年,在上述三室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三支考察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水土生物资源综合研究所,结束了新疆无资源、环境类科研机构的历史。
1965年,新疆综合所分建为新疆生物土壤研究所(1974年更名为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质地理研究所(1970年改制为新疆地震大队,1978年恢复新疆地理研究所)。
1998年7月7日,根据
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结构性调整的战略部署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研究所实现联合重组,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999年1月,新疆生地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第二批基地型研究所试点单位。
2001年7月2日,新疆生地所正式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单位。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底,新疆生地所共有在职职工445人。其中
科技人员407人、科技支撑人员87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5人。“新疆项目”入选者8人(新增5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新增2人)。
科研部门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研究中心,1个中科院研究中心。
此外有9个野外台站,即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
阿克苏市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述3个为国家野外观测站)、中国科学院
吐鲁番市沙漠(植物园)研究站、中国科学院
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殊环境研究站、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莫索湾沙漠研究站、木垒野生动物生态监测实验站、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站。
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研究中心:中科院与自治区政府共建的中科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设备资源
• 设施设备
根据20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设备总值超过3100万元。是根据
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系统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研究所优势学科领域,由所中心实验室、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以仪器设备共享、观测数据共享的原则整合组建。
•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馆藏图书49万册、期刊36万册、资料2万余册、图件73万余份。研究所标本馆馆藏各类标本10万号以上。拥有印刷型书刊与特色文献150余万册(件),引进国内外
大型数据库近50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的雄厚实力和自身发展,成为新疆地区
图书馆学系统中为数不多的
数字资源实力最强的图书馆之一。
合作交流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先后与与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美国
内华达大学共建了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日本静冈大学共建了中日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与德国
美国国防大学、
澳大利亚科工组织、中亚五国以及毛利坦尼亚、卢旺达共建了干旱区水与生态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研究基地。2014年,新建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分中心和
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
2014年度,新疆生地所国际交流与合作总量为133批405人次,其中派遣出访80批174人次,接待来访53批231人次,交流国别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出访中,
中亚66%,非洲8%;来访中,中亚34%,非洲4%。组织召开了中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德“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环境演变”学术研讨会、中亚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等8个国际和双边学术研讨会,派出参加了国际
地球观测组织GEO第十次全会和第三次部长级峰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等20个国际学术会议。
2014年与
比利时、
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日本等国家相关科研单位签署了5项国际合作协议。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共获科研成果奖励265项,其中获
联合国UNEP奖2项,国家级奖励21项;共申请专利82项,获专利授权40项,计算机软件登记12项,新品种审定7项。两所合并以来,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6项,其中获国家奖励7项,两项成果获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申请专利71项,获专利授权38项;
银河麒麟登记12项,新品种审定7项;发表学术论文1976篇,出版专著68部。主持了国家“973”、国家攻关(支撑)、国家重点基金、国家“863”、国家重大工程和院重大等项目,项目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三大类别。
2014年,新疆生地所共有在研项目409项(包括新增项目16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承担(或参加)课题14项(新增6项);主持(或承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9项(新增2项);主持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1项;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其他类型项目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2项(新增1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46项(新增15项)、新疆联合基金本地优秀青年基金5项(新增2项)、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3项(新增2项)、新疆联合基金培育项目2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5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承担院“西部之光”项目49项(新增12项);承担院其他各类项目30项(新增13项);承担自治区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5项(新增10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增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9项(新增5项);承担新疆项目8项(新增5项);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35项(新增19项)。
2014年,发表论文623篇,其中SCI论文171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申请专利37项,授权专利24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突出贡献奖1项,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
学术期刊
《干旱区地理》(原名《新疆地理》)1978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
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反映干旱区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干旱区地理学提供平台。
2007年经中国地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审核同意,中国地理学会正式接纳《干旱区地理》为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成为中国地理学会旗下少数几个由京外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之一。
《
干旱区研究》是由
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 理研究所和
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
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144页,ISSN1001-4675,CN65-1095/X)。创刊于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刊主要刊登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和环境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论坛以及干旱区新书介绍等。《干旱区研究》坚持以服务读者、作者,促进学科发展为核心的办刊宗旨,努力提高期刊质量和品位,扩大与
中亚等国家的学术交流,有目的有计划的创办中亚干旱区共同关注的学科栏目。将更突出区域特色——干旱区,聚焦区域的核心科学问题——水循环与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开辟了“塔里木河”专栏,藉此推进干旱区以河流为纽带、以局地水循环为主体的研究,并鼓励将水循环与
内陆河流域各生态功能单元的生物过程与
人类活动紧密相联。
• 《Journal of Arid Land》
《Journal of Arid Land》(干旱区科学,JAL)英文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2月签发新出综合[2009]86号文件,同意创办。该刊的主管单位为
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同时为该刊的出版单位。JAL为季刊、大16 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65-1278/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6767,将于2009年第四季度创刊。JAL每季中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发行由Springer负责)。刊载内容主要包括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土、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变化及其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与
人类活动的关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理、生态和环境格局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等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本刊还开展
中亚地区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刊登上述方面的研究评述、快讯、学术动态及重要参考书书评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是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研究所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11个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生态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植物学、生态学、
地球探测与
信息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环境工程、
测绘工程、生物工程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有在学研究生405人,其中博士生194人,硕士研究生211人,留学生35人。已发表学术论文1976篇,出版专著68部。
文化传统
所徽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徽由S、D两个字母组合,代表所名生态(Shengtai)与地理(Dili);上绿下蓝并加叶片,象征
地球与
生物圈、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生命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文化内涵是:研究所以
绿洲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为中心的定位;研究工作中生态过程与地理格局研究的高层面、大时空耦合;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推进绿洲化,逆转荒漠化。
生地精神
“团结、开拓、奉献、创新”
参考资料
Xinjiang.Xinjia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Ecology, CAS.2024-04-10
机构简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24-04-10
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6-01-05
概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