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
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
马文才(生卒年不详),史书中记载为马佛念,南北朝时期南梁白袍将军陈庆之的参将。因民间讹传,与《梁祝》故事中配角马文才产生混淆,造成二人事迹有所重叠。
梁书》《南史》等典籍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发生内乱时,北魏皇族北海王元逃至南梁,向梁武帝萧衍寻求帮助。萧衍派将军陈庆之领兵七千,助元颢夺回北魏都城洛阳市,马文才作为陈庆之的参将随行。陈庆之接连攻破叛军,顺利送元颢回归洛阳。但此时元颢意欲背叛南梁,于是陈庆之与元颢发生矛盾。马文才建议陈庆之杀掉元颢,自己占据洛阳取而代之,但陈庆之没有听取建议。随后,北魏叛军反击,夺回洛阳,活捉元颢,陈庆之败退南梁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认为,马文才是聪明人,杀元颢夺洛阳是一条妙计,如果陈庆之听从马文才的建议,南北朝的纷争就可以早点结束了。晚清军政大臣胡林翼认为,从马文才给陈庆之的建议来看,马文才有非凡的气质,出众的才能,能做出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但陈庆之太忠厚,错失了机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原本史书中所称马佛念,与《梁祝》故事中的马文才逐渐合并为同一人,马文才的称呼,取代了其原名马佛念。
主要事迹
马文才,史书中记载为马佛念,其事迹仅见于《梁书》《南史》《资治通鉴》等典籍中。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名将陈庆之追随南梁武帝萧衍东征西战。因陈庆之作战时身着白袍,所以被称之为白袍将军。南梁大通初年,北魏政权发生内乱,重臣尔朱荣派兵占据北魏都城洛阳市,独揽大权。北魏皇族元颢元颢逃亡南梁。萧衍同意援助元颢,便派遣陈庆之领兵七千,护送北海王返回洛阳,马文才作为陈庆之的参将随行。
陈庆之率七千兵马在睢阳区击败七万魏军,而后又攻下考城荥阳市虎牢关,在一百四十二天内与魏军交战四十七次,攻下三十二座城池,顺利赶走尔朱荣,将元颢送入洛阳。元颢进入洛阳后便计划背叛南梁,但被陈庆之知晓,陈庆之与元颢互相猜忌。此时马文才向陈庆之建言,他认为下属功劳太大,就没办法奖赏,如果功劳超过主人,自身就会很危险。现在陈庆之两样都有了,所以处境很危险。自古以来,废掉昏君拥立明主,平定乱世的人物,很少能善终。现在陈庆之的声名震动中原,功劳高,权势重,是杀掉元颢,占据洛阳的好机会。但陈庆之并没有听从马文才的建议。而后,尔朱荣率兵反攻洛阳,元颢与陈庆之配合不力,损失惨重。尔朱荣活捉元颢,陈庆之败退南梁,洛阳被尔朱荣夺回。
人物评价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认为,马文才是聪明人,杀元颢夺洛阳是一条妙计,如果陈庆之听从马文才的建议,南北朝的纷争就可以早点结束了。
晚清军政大臣胡林翼认为,从马文才给陈庆之的建议来看,马文才有非凡的气质,出众的才能,能做出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但陈庆之太忠厚,错失了机会。
讹传由来
民间流传着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的说法,认为《梁祝》故事中与祝英台订婚的马文才取材于南梁时代的马佛念,但马文才与马佛念并非同一人。古代典籍《梁书》《南史》《资治通鉴》中,记载有马佛念给予陈庆之建议的故事,并未提及马佛念字号,也无马文才出现。此时,马文才仅仅作为《梁祝》故事中的配角出现。2007年,随着何润东董洁主演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热播,掀起梁祝故事的人物考证热潮。2008年,网友“一叶の车轴草属封”在网络上首次提出《梁祝》故事中马文才就是南朝梁时代的参将马佛念这一说法,但未提供信息来源,当时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而后这一说法便在网络热传。2014年,作家宋璐璐在《三国两晋十二美女》一书中,引用了这一说法,进一步造成讹传。目前民间已将马文才与马佛念经历叠加为同一人,将白袍将军陈庆之的参将和《梁祝》故事配角均称为马文才。
衍生形象
传说形象
马文才经常出现在《梁祝》故事中。故事里祝英台女扮男装在杭州求学,与同学梁山伯结为兄弟,三年共处,情深意重。祝英台父亲催促祝英台回家定亲,祝英台临行前向梁山伯吐露真情,嘱托梁山伯早日前去祝家提亲迎娶。但梁山伯到达祝家后,得知祝父已将祝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悲痛不已。梁山伯无奈回家,不久后抑郁而终。祝英台得知噩耗,意欲殉情。在马家迎娶之日,祝英台的花轿巧合绕道经过了梁山伯的坟墓,恰好此时风雷大作,坟墓裂开,祝英台纵身跃入坟墓。随后祝英台与梁山伯化作两只蝴蝶向远方飞去。在传说故事中,对马文才着墨不多,经常仅作为故事背景出现。
影视形象
2007年出品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马文才被设定为能文能武,善骑射的才子,与梁山伯同时对祝英台展开追求。其他脱胎于《梁祝》传说故事的影视作品,也对马文才的经历进行了丰富,但均作为梁山伯的对立面出现。
舞台形象
《梁祝》为越剧经典曲目,诸多越剧团体均把《梁祝》作为保留剧目,马文才相关剧情与传说故事大体保持一致。
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马文才.梁山伯与祝英台吧.2024-01-25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豆瓣电影.2024-01-25
少年梁祝 (2000).豆瓣电影.2024-01-25
剑蝶 (2008).豆瓣电影.2024-01-25
目录
概述
主要事迹
人物评价
讹传由来
衍生形象
传说形象
影视形象
舞台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