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庆丰,男,1963年出生。1990年考入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师从
钱谷融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1993年7月毕业,8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分配至
东南大学任讲师; 9月分配至
中国传媒大学任教。1996~1998、2000~2002学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职进入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师从
钱理群教授、
陈平原教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工作;2009~2011学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职进入
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师从
陈山教授、
张会军教授,独立展开中国电影历史理论和创作的研究工作。 1996年晋升(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2000年被确认北京广播学院
电影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 2002年晋升教授, 2009年被增列为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影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正致力于“1937年~1949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研究”、“新中国电影
文化研究”(1949~2009年)和“西方经典电影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写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新中国电影研究(1949~1989)》、《中国抗战电影研究(1937~2000)》、《1930年代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史(1905~1989)》、《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研究生课程:
《中外经典影片赏析》、《获奥斯卡奖经典影片研究》、《西方经典影片赏析》
《1950~1980年代外国电影译制片研究》、《王朔影视作品研究》、《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史(1905~1949)》、《西方经典文论选读》
研究成果
专著:
1、《黑马甲:民国时代的左翼电影——1932~1937年现存中国电影文本读解》(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
2、《黑乳罩:1949年后外国电影在中国大陆的文化传播和世俗影响》(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 3、《黑棉袄:民国文化中的旧市民电影——1922~1931年现存中国电影文本读解》(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
5、《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6、《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7、《欲将沉醉换悲凉——郁达夫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海外繁体字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8、《灵魂的震颤—文学创作心理的个案考虑》(学术论文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郁达夫:挣扎于沉沦的感伤》(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论文:
1、《“鸳鸯蝴蝶派”小说与旧市民电影的伦理性 以\u003c儿孙福\u003e(1926)为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年02期)
2、《新市民电影:超阶级的人性观照和新电影视听模式的构建——配音片\u003c渔光曲\u003e(1934年)再读解》(电影评介 2016年18期)
3、《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中国电影的生态面貌管窥——以1937年的\u003c艺海风光\u003e为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05期)
4、《1949年后外国译制片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代中文学刊 2015年05期)
5、《与左翼电影分道扬的新市民电影——以影片\u003c二对一\u003e为主要分析案例》(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6、《再谈左翼电影的几个特点及知识分子的审美特征——二读\u003c火山情血\u003e》(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美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关联——从1978年译制公映的\u003c摩登时代\u003e(1936)说起》(当代电影2015年07期)
8、《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历史面貌及其当下意义》(学术界2015年06期)
9、《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大陆电影模式的异同及世俗读解——以1967年译制的\u003c海岸风雷\u003e为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科研课题
①《郁达夫文化心理传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科研项目(BW9609,已完成结项);②《新中国电影研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研项目(BW9911,已完成结项);③《电视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QJW9402,工作进行中);④《北京红——王朔小说研究》,北京广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YNW0005,工作进行中)。⑤《中国百年戏曲电影研究》(承担其中两项子课题),北京市“十一五”重点项目之规划项目(06AaWY006,工作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