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创立于1912年的公立中学
北京29中学,位于前门西大街13号,其前身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学的附属中学,这是迄今所知中山先生在祖国内地亲手创建的唯一一所中学。
简介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 任校董;学校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且建校伊始就有附属中学;1952年附中更名为北京市第29中学。
杰出校友
中大及附中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校培养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
解放后,这所老校重又焕发青春,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它是中山先生遗留给我们的一艘"仍在航行的,而且是永不沉没的中山舰"。今天的二十九中除发挥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外,在国家的统战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价值,所以它是国之瑰宝,弥足珍贵。
师资队伍
作为一所具有独特历史的老校,二十九中师资力量雄厚,一线教师中 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0%,其中包括外语、语文、政治、地理、体育等多位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学校不断引进新人,现在青年教师占到教师队伍的70%。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很大,青年同志在要求严格而又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成长较快。近年有25人次获得区"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区先进个人、社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他们当中既有市、区教学比赛的优胜者,更有全国物理课堂教学大赛的第一名!有的佼佼者还得到奖励晋级和被"低职高聘"。
二十九中教职工爱岗敬业,校风好,教风正。全体同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稳定,中考成绩一直处于西城区中上位置。
二十九中教工队伍以"人和"著称:班子团结、上下级团结,教工之间团结,在西城区有很好的口碑。学校待遇在全区属中上,且能为家在外地或远郊的教师解决集体宿舍。学校地处市中心四城区交界处,地铁及多条汽车线路通过,交通极为便利。
教学设施
学校占地6千余平米,教学班18个,教工百人,99年以前是完全中学,后因高中规模小而改为初中校。
学校是近年内市区两级政府投资9千万元,于2002年8月建成的一个以六层教学大楼为主立体建筑的新校舍,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的使用面积18000m2,可容纳32个教学班,内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3个,总面积900平方米。计算机房、美术、音乐、历史、地理、观摩、多媒体等专用教室10个,总的面积950m2。楼内设有图书馆350m2、阅览室300m2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视台、多功能厅、报告大厅、形体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及可供全校师生千人用餐的食堂。院内有4749m2环形塑胶跑道,人工草皮操场和998m2羽毛场,与六层教学大楼竟相辉映,气派非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具有全国领先水平,每个教室均配有计算机、实物展台、背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施完善,自动化办公条件具全。电子图书阅览,绿色生态展示基地,充分显示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高科技水平。
新建教学楼硬件条件具有全国领先水平,教室均配有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投影机或背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此外,学校还拥有电化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物理计算机教室、史地展室、绿色生态实验与展示基地、室内游泳馆、篮球馆等。
悠久历史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历史悠久,她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大学及其附属中学,至今已有92年历史。
《中国大学十六周年纪念大会会刊》写道,辛亥革命的硝烟尚未散尽,“孙总理在这成功的失望当中,深知欲贯彻革命的主张,谋真正共和的实现,非养成革命的人才从根本上改造不可,于是和宋教仁黄兴诸先烈规划进行,以树百年大计。这时宋 先生恰供职北平市,又以北平为全国文化的中心,逐决计组织搜罗学识经验丰富的革命人才为导师,而 宋 先生则被推为第 一任校长。筹备即竣 ------ 至是为时势所要求的中大(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编者注),逐于民国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成立前校名定为“国民大学”。岂料将要开学时,第一任校长宋教仁先生于1913年3月19日 在上海遇难。于是改由校董黄兴出任第二任校长由彭允彝先生代行校长职务。
国民大学设有教务、总务、庶务、会计等机构。学校初设四大部:大学部,下设文、法、商三科;专门部,下设法、商两科;法政别科部;附属中学部。在中国大学及附中的历史上,一些中国国民党军界要员都曾任职。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曾任名誉总董事;孔祥熙孙科等曾任董事长。
1917年春,经董事会决定,将校名改为“中国大学”。此时,在校学生已达到一千余人。原校舍狭小,很难适应事业的发展,经校长与校董事多方努力,于1925年6月买下二龙路口袋胡同郑王府房产(今国家教育部所在地)。同年9月,除附属中学部外,均迁至新校址开学,附属中学依旧在原址上课
1949年北平解放,中大附中改名新生中学,后又更名新英中学,1952年定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至今。
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李大钊、鲁迅等曾在此讲学,在北京的历史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大及附中学生都走在前列。在斗争中,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 先进青年和革命志士。
1919年“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率先列队参加,结果多数学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厅关押了半个多月。后经姚撼校长与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长联名保释放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大辽籍学生曾组织了抗战救国团,9月21日 中大召开反日救国大会。中大学生李兆麟从此奔赴抗日前线,他与杨靖宇、周保中同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三位著名将领。
“九。一八”事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大及附属中学的传播更加迅猛。这一时期,李达、吕振羽、蓝公武、管彤(张致祥)、鲁方明(余修)等一批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在校内或写文章或作讲演,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还出版了《文史》双月刊,《盍旦》半月刊,载文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
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中大学生会主席董毓华等率领学生队伍越墙出校,涌上街头游行,最早来到新华门请愿,在12月16日北平抗日大游行中,董毓华和其他同学夺过水龙头反射军警。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一二 . 九”运动图片,就是依据当时现场拍的这幅照片绘制的。这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 大学及附属中学的光荣。
1935年12月22日,北平学联在中国大学逸仙堂举办血衣展览,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伤学生的数百件血衣。这个展览是由中大学生董毓华和白乙化筹办的。白乙化不久也投身抗日前线,成为平西抗日游击战的著名领导人;他的绰号“白龙马”,使敌寇闻名丧胆。他于 1941 年在密云区与日军战斗中光荣牺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云水库岸边。
中国共产党早在1924年便在该校建立了组织,冯雪峰齐燕铭吴承仕曹靖华、段 君毅、任仲夷、崔月犁、宋汝、黎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开展过地下斗争。
中山先生说:“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为了真共和,孙中山亲手创建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于1912年冬筹办,1913年4月13日开学。11年后,1924年月1月下令筹备黄埔军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5月16日 正式开学。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共同培育革命人才,一文一武,一北一南,是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人生的不朽丰碑!中国国民党故老相传“先有中大,后有黄埔区”事实确是如此,培养文职人才的国民大学(中大前身),比之后建立的培养武职人才的黄埔军校的历史,要早11年之久!现在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都已不存在了,但有“中大附中”既今二十九中依然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人才。二十九中的前身是中国大学的旧址。在中华大地上,以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很多,但只有中大附中是由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惟一一所中学。这所学校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她是中山先生遗留给北京市西城区的一艘正在航行、永不沉没的中山舰!是国之瑰宝!
学校交流
学校占地6千余平米,教学班18个,教工百人,99年以前是完全中学,后因高中规模小而 改为初中校。二十九中现在是西城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北京市涉台宣传窗口单位。每年均接待日本及欧美中学生代表团,进行交流活动。
历任校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教学设施
悠久历史
学校交流
历任校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