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庙镇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下辖镇
崔庙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地处荥阳市南部,万山南部,马头山塔山北部,东邻贾峪镇,南接新密市袁庄乡,西接刘河镇,西北隔三山城关乡相望,北连乔楼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荥阳市人民政府15千米。
1956年1月,置崔庙中心乡。1958年8月,设崔庙公社。1963年2月,恢复崔庙公社。1983年5月,公社改为崔庙乡。1993年5月,撤乡建镇。
历史沿革
金兴定六年(122年),属荥阳敦义乡。
明清时期,设曹固保。
宣统二年(1910年),属第七区(曹固)。
民国七年(1918年),属西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崔王镇,下设二十大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崔庙区1948年5月,设第三区(崔庙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今刘河镇一带并入。
1952年1月,析出。
1956年1月,置崔庙中心乡。
1958年5月,王宗店中心乡并入崔庙乡。
1958年8月,设崔庙公社。
1958年11月,刘河公社并入。1959年3月,公社改崔庙管理区;
1959年5月,复为崔庙公社。
1960年3月,刘河公社析出。
1961年5月,复为崔庙区。
1963年2月,恢复崔庙公社。
1964年6月,刘河公社并入。1965年4月,又析出。
1983年5月,公社改为崔庙乡。
1993年5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1961年5月,崔庙区辖崔庙、邵寨、石坡3个公社。
2011年末,崔庙镇辖崔庙、盆窑、项沟、索坡、南竹园、翟沟、石井、车场、石坡、徐老庄、王宗店、白赵、栗树沟、王泉、卢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邵寨、南马寨、丁沟22个村民委员会,设有28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崔庙镇辖2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崔庙村中州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崔庙镇地处荥阳市南部,万山南部,马头山塔山北部,东邻贾峪镇,南接新密市袁庄乡,西接刘河镇,西北隔三山城关乡相望,北连乔楼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荥阳市人民政府1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2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83.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崔庙镇属丘陵地区,境内四周高,中部,低,南、北山岭叠嶂,东、西丘陵环绕。最高点马头山,海拔705米;最低点海拔200米。崔庙镇有园顶山、窝岭山、好岭山、顶古堆、万山等山峰。
气候
崔庙镇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日照为2332小时,气温为14.3℃,降水675.5毫米。
水文
崔庙镇河流均属索河支流,东支流自界沟入境,流入丁店水库;西支流自王宗店入境,流入丁店水库。另有16.2千米长的英雄渠。
2011年末,崔庙镇有丁店中型水库和三仙庙小型水库、项沟小型水库。
自然资源
崔庙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煤炭3.6亿吨;铝矿石300万吨;碳酸钙4亿吨;煤层气166亿立方米;陶土3亿吨;黏土2亿吨。
2011年末,崔庙镇耕地面积4.8万亩,人均1.1亩。
水利资源
全镇水利资源丰富,镇内有丁店、三仙庙两座水库。储水量达4200万立方米;地下水利资源充足,经勘探有一条东西暗河,其出水量可达到300吨/小时以上,水质良好,供水有保证。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崔庙镇辖区总人口44200人,其中城镇人口4000人,城镇化率9.1%。另有流动人口4806人。总人口中,男性22900人,占51.8%;女性21300人,占48.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3500人,占98.4%;回族690人,占1.6%。2011年,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9人。
2017年末,崔庙镇常住人口为38216人。
截至2018年末,崔庙镇户籍人口为5141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崔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5元。2011年,崔庙镇财政总收入50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42万元,增值税7442万元,企业所得税240万元,个人所得税2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37.2%、116.2%、-33%。财政支出2116万元,比上年减少41.3%。
截至2018年末,崔庙镇有工业企业11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个。
农业
2011年,崔庙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增加值1.1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7%。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
2011年,崔庙镇生产粮食22万吨,人均507千克,其中小麦1.4万吨,玉米8000吨。
2011年,崔庙镇生猪饲养量5.9万头,年末存栏2.3万头;羊饲养量9600只,年末存栏5600只;家禽饲养量117.2万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
2011年,崔庙镇禽蛋产量4898吨。
2011年,崔庙镇水果产量6163吨。
工业
2011年,崔庙镇工业总产值32.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76.9%。形成以煤炭、石材开发、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
2011年,崔庙镇拥有工业企业35家,职工1400人。
商业
近几年来,乡镇各级企业发展迅速,现有四级企业1480家,其中煤矿达20余家,石料厂500余家,资源型企业总数达963家,占乡镇企业总数的六成以上,年创产值6.79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9.7亿元的70%,资源开发正在成为崔庙经济的顶梁柱。
2011年末,崔庙镇有商业网点1650个,从业人员4860人。
2011年,崔庙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8亿元。
金融
2011年,崔庙镇各类存款余额5.6亿元。
邮电业
2011年,崔庙镇电信业务收入280万元。
2011年,崔庙镇邮政业务总收入79.2万元。
交通
崔庙镇有232省道和县道021线过境,乡村公路12条,总长465千米。
2011年末,崔庙镇至荥阳市市区班车30辆,每20分钟一班。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崔庙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936人,专任教师66人;小学5所,在校学生1882人,专任教师12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12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9.9%。2011年,崔庙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崔庙镇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图书室2个,藏书30余万册。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崔庙镇有体育场地24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3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农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的村民委员会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崔庙镇镇卫生院有病床47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专业卫生人员120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执业(助理)医师2.6人、注册护士0.4人。2011年,崔庙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700人次,住院病人1072人次,出院病人1061人次。2011年,崔庙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3600人,参合率96.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5.4岁,其中男性73.2岁,女性71岁。
社会保障
2011年,崔庙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3户,人数229人,支出65.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33户,人数2452人,支出3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4.1%,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长19.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1人,支出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费城76人队,支出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874人,共支出144万元,比上年增长6.5%;农村临时救济3600人次,支出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56人,紧急转移安置186人,倒塌房屋58间,救灾支出50.8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2.1万元,比上年增长3%。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1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0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崔庙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2011年,崔庙镇投递国内函件3万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856件,征订报纸、期刊1976份(册)。崔庙镇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7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000门,固定电话用户2998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4.5%;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1.2%;互联网端口总数9566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357个,宽带接入用户2357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崔庙镇自来水供给率100%,主街道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7200米。
2011年末,崔庙镇有供电站1座,供电量达1.9亿千瓦时。
2011年末,崔庙镇有小花园10处,占地3公顷,公路两侧花坛式绿化60米。
文化
万历年间,四川省右布政使崔仪退休后在此地修建“圣母奶奶庙”,人称崔家庙,故名。
获得荣誉
崔庙镇被评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卫生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
政治
基层民主建设
崔庙镇坚持把推行村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并推行农村财务由镇农村财务委托服务中心代理,使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发展。既加强了对村级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增强了广大农村干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主要表现: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该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村务公开规章制度,确定由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明确了服务中心个人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二、氛围浓厚,认识统一。该镇在原来“村财镇管”的基础上,本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委托的原则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委托代理中心定期通过多种形式对镇及村干部,进行村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指导思想、目的意义等为内容的学习培训。增强了抓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尤其是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得到明显改善。
三、载体健全,形式多样。该镇建立了各村的村务公开档案,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各村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并结合各村实际,采用会议公开、广播公开、张榜公示等形式,使村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
四、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坚持以“十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公开、粮食直补及综合补贴公开、集体土地管理使用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和生育情况公开、农民应承担的一事一议和收缴情况公开、固定资产管理公开、村级干部报酬公开、宅基地安排公开、救灾款物发放公开、村级组织的各类重大决策公开)为主要内容,将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放在了村级财务公开上。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12-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
邮电业
交通
社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文化
获得荣誉
政治
基层民主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