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家王国维的代表作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家王国维(1877—1927)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全书共一百四十二则。
该书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合了新的观念和方法,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其理论核心是“境界”说,提出了三重境界等独特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王国维在书中运用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的视角,对历代诗词名家名作进行精彩而独到的评论,提出了独特的文学理论,立论精辟,自成体系。
《人间词话》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发表以来,颇受世人的青睐与关注,大大推动了中国诗话、词话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近代中国最早试图以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理论评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学者,中国人心中最耀眼的国学巨匠之一。其所著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译注:牧语,图书策划编辑,平时喜欢阅读国学书籍,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作者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现存于世的珍稀手稿,为了读者更好的理解加了注释,对某些具有启发性的段落,加入了简短评论;还因为本书本身是词论类图书,也加入了延伸阅读的经典诗词诗词,使得本书内容上更为丰富。
编辑推荐
1.装帧精美,四色彩色插图版。
2.完美臻合传统诗词的韵味和现代白话文张力美;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向现代转型的开端。
3.词话界的经典佳作,提出“三境界”之说,词话评论界的里程牌,为一百年来词话评论必读本。
4.是中国古典美学集大成之作,热销百万册之多。
5.注释详细,有些注释佐以适合内容古代诗词佳作,使得原文更直观、丰满,也为本书加入了意境和情感的美。
媒体评论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朱光潜
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王攸欣
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很好的文学批评;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傅雷
《人间词话》一书恰好是可以引导现代的读者通向古代的文学,结合西方之观念与中国传统之心智的一座重要桥梁。
——叶嘉莹
目录
人间词话本编(六十四则).......................................... 1
人间词话删稿(四十九则)...................................... 57
人间词话本编译文(六十四则)..........................103
人间词话删稿译文(四十九则)..........................123
人间词话补录(十三则).........................................139
王国维生平年表..............................................................157
在线试读
人间词话本编
(六十四则)
*《人间词话》从1908年始,以三期连载于《国粹学报》,为王国维手定本,凡六十四则。本次选编所据版本为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间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十国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词:产生在初唐,在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多为和歌而作,代指那些可以合乐歌唱的诗。唐朝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乌夜啼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一作:留人。)
《乌夜啼》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
此首为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以暮春残景写尽人生失意,寄寓亡国之君所独有的惆怅与悔恨。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菩萨蛮
北宋·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此首词把造景和写景二者合一,即眼所见和心所想的景象密切结合。本是写眼前的一位弹筝歌伎的美貌和高超的技艺,却以风景入词,写出了绝妙的景色画面。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1]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出自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
[3]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蝶恋花
北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王国维提出了,另外一种写词的境界,“有我”和“无我”,两者的主要区别为“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清平乐
北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此首词,便是以有我来衬写无我,以动写静,更显动后的静谧的程度,让作者所寄托的情怀更为深切。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蝶恋花
北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境界,包括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清平乐·春晚
北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看似真写实景,却以自我感知融入其中。写出了自我的性情和内心追求,是写伤春词中出类拔萃的佳作。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1]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仙子
北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参考资料
人间词话 作者: 王国维.中华典藏网.2024-03-03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著.网易云阅读.2024-03-03
人间词话.豆瓣读书.2024-03-03
人间词话.豆瓣读书.2017-07-26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媒体评论
目录
在线试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