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英文名:Florence Chia-ying Yeh,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号迦陵,本姓叶赫那拉,出生于北京,
满族,
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以诗词研究和评赏闻名,在诗词传承与创作上均取得重要成就。
叶嘉莹自幼在家庭内部接受传统教育,包括儒家经典和古诗词,打下旧学根底,十余岁便尝试作诗。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专业,师从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深受影响;其学业与诗词创作均得到
顾随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其先后在
北平市三所中学任教。1948年赴南京成婚,此后追随丈夫迁居台湾,因为两岸政治隔绝滞留。在艰辛之中以教授古典诗词为业,逐渐享有声名。1955年被台湾大学聘为全职讲师,同时在诸院校与公众媒体等渠道教授古典诗词,并开始发表学术文章与专著。1966年起应邀赴美国
哈佛大学与密西根州立大学讲学,并开展学术研究;1969年,辗转至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自此定居加拿大。1974年首次回国探亲,此后申请回国讲学,自1979年起先后在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执教或演讲。1989年从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014年正式回国定居,入住南开大学为其修建的迦陵学舍。2018年宣布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
迦陵基金”,先后捐资3568万元,以推动古典诗词教育。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以古典诗词评赏闻名,她总结出中国古典诗歌具备“兴发感动”的审美特质,并有意引入西方文学理论与研究方式,建立起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中国诗学批评体系;她以教师身份自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推广与普及,尤其强调对幼儿的诗歌吟诵教学。她本人也是多产的诗词作者,因其对诗词研究、创作和教育的贡献,先后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获得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其代表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名家论稿》等。
人物生平
早年启蒙
1924年夏,叶嘉莹出生于北京察院胡同二十三号的四合院中,因为当天是农历六月初一(六月又称“荷月”),所以小名“小荷子”,“荷”也成为叶嘉莹很多诗词作品的灵感来源。
叶嘉莹三岁随父母认字,六岁以《
论语》开蒙,启蒙老师即为
姨母李玉润。叶嘉莹自称当时家庭对她的教养方式是“新知识,旧道德”。所以童年时代很少被允许出门,直到1935年入读教会小学笃志小学,一年之后以同等学力考入市立第二女中。在此期间开始填词作诗,一路得到伯父的指点与教诲。
1941年叶嘉莹考入北京
台湾辅仁大学国文系。同年,母亲因为子宫生瘤赴
天津市手术,病情急剧恶化,在回程的火车上忽然过世,这是叶嘉莹人生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当时她刚满17岁,父亲在抗战大后方,音讯断绝,下有两位弟弟,嘉谋15岁,嘉炽9岁,幸得伯母照料,断绝后顾之忧,得以专心学业,叶嘉莹也在哀痛之中进入诗词创作的旺盛期。
1942年,叶嘉莹开始跟从
顾随学习唐宋诗词课程,为之倾倒,在毕业之后仍然追随旁听,6年之间记下8本笔记,在战乱与漂泊中始终随身携带,这也成为顾随的文稿能够在几十年后重新出版的基础。顾随也对叶嘉莹十分欣赏,将之视为自己的“传法弟子”。有多首诗歌唱和之作,还将她的作品推荐至报刊发表,自此叶嘉莹便以发表时的笔名“迦陵”为号。
1945年毕业后叶嘉莹兼任佑贞女中、志成女中及华光女中三校的国文老师,开启了教师生涯。
漂流台湾
1948年3月,叶嘉莹居住在南京,除了随身衣物,只携带了8本顾随讲课的笔记。11月,
国共内战局势紧张,叶嘉莹与丈夫乘坐“中兴轮”渡海抵达台湾,入住位于
左营区的眷村。
漂流台湾是叶嘉莹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父亲虽然随中国航空公司比她稍晚来台,不过交通阻隔,难以见面。1949年12月,赵钟荪因为“思想问题”,在“白色恐怖”中被捕,叶嘉莹与哺乳期的大女儿赵言言随之被捕,两人与家人的书信也全部被抄走。叶嘉莹与女儿虽然很快获释,但是她丢失了彰化省立女中的教职,无处容身。赵钟荪音信全无,直到三年后才被释放。期间叶嘉莹孤立无援,直到1953年全家到达台北才稍有缓解,也得以与父亲团聚。
自抵台之后,叶嘉莹一直依靠在几所中学教书艰难求生。转机发生在1954年,曾经租住过叶嘉莹祖宅的
许世瑛与她在辅仁大学的授业老师
戴君仁联合推荐,叶嘉莹得以在台湾大学兼职授课。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
台静农是
顾随挚友,识见叶嘉莹的诗词作品后对她十分青睐,又欣赏她的教学才能。1955年,叶嘉莹正式获聘台湾大学全职教师,讲授大学国文、历代文选、诗选、杜甫诗等课程。此后又相继在
台湾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兼职,并且开始在台湾教育电台、电视台开设大学国文科,讲授《古诗十九首》等。
生活艰辛之外,叶嘉莹还面临婚姻不幸,这被她视为是人生第二次打击,也是最重大的创伤。赵钟荪的亲眷与叶嘉莹有老师、同学之谊,因此结识,但叶嘉莹婚前对丈夫缺乏深入了解,尤其在1952年出狱之后,赵钟荪常年失业,全家生计全靠叶嘉莹一人维持。1950年代为叶嘉莹最为悲观痛苦的时期,一度曾想要自杀。叶嘉莹将1956年发表的《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视为自己第一篇严肃的诗词评赏文章,正因为王国维的彻底悲观与自己心境相合,是借题发挥之作。
除了开始撰写和发表诗歌评赏及学术研究文章,叶嘉莹还在业余时间搜集了清光绪之前几十种版本的杜诗注解,写成其代表专著《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意在以古诗对于词句的颠倒错用,支持当时台湾以句法颠倒和意向晦涩为特征的现代派新诗。此举弥合了旧体诗人与现代派诗人的矛盾。同期也是叶嘉莹诗词创作的低谷,只有两首词与一首诗,内容充满哀痛。
迁居北美
1960年代,叶嘉莹先后获得在密西根州立大学交换讲学,以及赴
哈佛大学大学做研究的机会。因为丈夫赵钟荪认为在台生活压抑,这也成为他们举家迁居北美的契机。
1966年,叶嘉莹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先携两个女儿赴美。暑期与东亚系主任海陶玮(James R. Hightower)开展合作研究,也成为后来两人长期合作的开始。丈夫次年冬随之来美。期间叶嘉莹折返于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台湾三所大学履约。1969年,虽然接到哈佛续聘书,但是赴美签证受阻,辗转至
温哥华,担任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并陆续接丈夫、女儿及父亲至温哥华团聚。半年之后即破格获聘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生活、研究与教学都趋于稳定,在此一直工作到1989年退休。1991年,叶嘉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在加期间,暑期继续赴哈佛开展研究工作,利用
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料,开始撰写《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相继在台湾出版文集《迦陵谈诗》《
迦陵谈词》。另外与海陶玮继续开展合作研究,两人的成果由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于1998年结集成书Studies in Chinese
诗歌(《中国诗的研究》)。
在北美时期也开始有意使用西方现代文学理论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返归故国
在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涯中,叶嘉莹始终惦念故土。1974年,首次获准回中国探亲旅游,行程期间心情激动,写成1878字的七言古风长诗《祖国行长歌》,不乏对文革中国的溢美之词,因此被当时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认为“附匪”,《联合报》刊长文批判,此后不能返台,不能在台刊文出书,直到1987年台湾解严。叶嘉莹继续保持与大陆的交往,1976年,先后为
联合国中国代表团举行的周恩来、毛泽东追悼会撰写挽联;多次为作家
浩然以农业合作化为主题的小说《
艳阳天》撰写评论,并在第二次回国时访问了浩然。
正在叶嘉莹认为自己进入了平稳的中年期时,1976年,大女儿与女婿遭遇车祸双双死亡,这是第三次人生打击。中年丧女使得叶嘉莹极为悲痛,也因此生发了将自己投入更大事业中的志愿,即古典诗词的传承。她假托
顾随之口说出:“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正出于此。1978年,叶嘉莹致信中国教育部申请回国教书,次年,获准到
北京大学讲学,又受到顾随好友、时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
李霁野的邀请前往南开教书,自此与南开结缘,频繁往返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南开之间。
在中国
改革开放之初,叶嘉莹以中西合璧的诗歌评赏与独树一帜的讲学风范给学院内外带来极为新鲜的冲击。她广泛受邀,前往各地讲学,足迹遍及知名高校,影响波及社会,如1987年,在国家礼堂举行唐宋词系列讲座,效果轰动。这次演讲后来结集成书《唐宋词十七讲》,并出版相关录音和录像。她的著作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版,影响学界,自1980年
上海市古籍出版社首次在国内出版《迦陵论词丛稿》起,其绝大部分著作均在国内出版。
在学术研究上,她开启跟内地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在词学研究上也日益精进。1982年,开始与
四川大学的前辈学人
缪钺共同撰写《灵谿词说》,积数年,此后二人合作完成《灵谿词说正续编》。在台湾和大陆相继出版《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其词学研究渐成体系。
在首次回国时,她得知恩师顾随已经去世多年,且文稿散佚、文名埋没,便发愿要弥补这一遗憾。除了贡献出当年所记、始终随身保存的笔记外,还联合顾随后人、学生,发动
台湾辅仁大学同学等辑录老师生前文稿。1986年,包括叶嘉莹笔记在内的《顾随文集》出版,善举达成。
声名鼎盛
自1990年代以来,叶嘉莹声名日盛。1990年她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之后,讲学足迹遍及海内外。出版了大量以诗词评赏为主要内容的作品集、演讲集和诗词集等文字和影像作品。叶嘉莹作品在两岸最早的集成出版之作分别为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0本一套《迦陵文集》;2000年,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的24本一套《叶嘉莹作品集》。此后还相继在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书局、台湾大块文化等出版机构出版多卷本文集。
面对国内古典文化衰落的状况,她与赵朴初等文化界人士通过不同渠道呼吁在幼儿时期普及古典诗歌教育。叶嘉莹本人1998年致函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倡议从幼儿时期起学习诵读古典诗词,得到积极回应,教育部组织专家编辑出版《古典诗词诵读精华》。她所做的努力还包括与
田师善合作出版针对少儿的普及读物《
与古诗交朋友》,并录制诵读录音带;2003年,在台湾发行《儿童学唐诗》录像;2015年出版《
给孩子的古诗词》等。
在北京的旧城拆迁潮中,她希望将祖宅作为古典文化保护基地并为之奔走。然而事与愿违,2003年8月,察院胡同二十三号被拆,叶嘉莹设想落空。而且1979年以来的书信和师长赠与的书法作品皆被丢弃,继文革时期家人担心牵连,烧毁其保留在祖宅的照片、书籍和草稿;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与家人的书信被抄走之后,这是又一次损失。
针对叶嘉莹本人的学术研究、传记作品、影像专题与传记电影也在2000年后逐步增多,她也获得诸多的专业、社会和政府奖项。2004年10月,南开大学举办“庆祝叶嘉莹教授八十华诞暨国际词学研讨会”;同年12月,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叶嘉莹先生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十年后,南开大学与
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举办“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叶嘉莹教授手稿、著作暨生平影像展”。同年7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举办“叶嘉莹教授手稿、著作暨生平影像展”。
在人生的晚年,叶嘉莹将古典诗歌传承视为自己的唯一事业。她选择回国定居,2015年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启用,叶嘉莹正式定居南开。2020年,
陈传兴导演关于叶嘉莹的传记电影《
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2021年2月,叶嘉莹获得“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至此,叶嘉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获得了空前知名度。
在以90多岁高龄退出讲台之后,叶嘉莹表示自己正致力于将中国古典诗词文曲的吟诵录制下来,以传后世。2022年底出版的《
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便是一例。
人物逝世
2024年11月24日下午,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同日,
南开大学发长文,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深切怀念叶嘉莹先生。叶嘉莹逝世后,人们到南开园迦陵学舍送花献诗悼念。2024年11月30日,叶嘉莹的告别仪式在
天津市举行,中国各界人士赶赴天津市第一殡仪馆送别叶嘉莹。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叶嘉莹的父系祖先原属
叶赫那拉氏,为土默特部
蒙古族,1619年因败战于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部,被编入满族
正黄旗,在
清代覆灭之后,改姓叶。祖父叶
中兴曾在光绪时期考中壬申科(1892)翻译
进士(满汉翻译)。父亲叶廷元毕业于
北京大学英文系,在
航空署任职,常年在外工作,聚少离多;
伯父叶廷乂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从事中医;母亲李玉洁来自汉军旗人之家,也为书香门第,曾于中学执教,家人均爱好诗歌,旧学气氛浓厚。叶嘉莹为父母长女,其下有两位弟弟。这个被汉文化同化的大家庭,一直信奉
儒家思想,对叶嘉莹影响很大。叶家恪守礼仪,闲暇时光,叶嘉莹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研读。
婚姻生活
1948年3月,叶嘉莹赴
上海市与在国民党海军士官学校任职的赵钟成婚,婚后居南京。赵生性暴戾、男权思想较重,在精神与生活上均予以叶嘉莹很大压迫。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学术捐助
1993年1月,叶嘉莹捐出退休金一半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及“永言学术基金”。2016年,委托
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卖掉她在
天津市一处房产,卖房款380万元用于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资助有关中华诗词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项目。2017年,再次变卖北京房产,所得1080万元纳入
迦陵基金。2018年6月,将自己财产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纳入迦陵基金,并立下遗嘱,将身后所有版税收入捐赠给迦陵基金。2019年5月,叶嘉莹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以推动古典诗词教育,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累计捐赠额3568万元。
学术报告
会议庆典
社会任职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中国内地出版
中国台湾出版
中国香港出版
外文出版
发表文章
参加节目
相关作品
人物传记
纪录节目/影片
学术主张
中国诗歌有“兴发感动”的特质
叶嘉莹认为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所以注重叙写和描述;而中国诗歌的起源是言志和抒情,所以“兴发感动”是中国诗歌最为宝贵的特质。兴发感动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诗人通过审美感知外在世界,“能感之”。具体来说,她认为自然万物与宇宙万象都有生命,运行不息,并且周而复始的变化轮转,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虽然不能被人们完全彻底地认知,但这种“大生命”的存在可以被人感受,并与之感应。这是诗人能够“以奴仆命风月”和“与花草共忧乐”的深层原因。兴发感动的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赋”“比”“兴”的手法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即“能写之”。在三种手法中她尤其认为“兴”,即物象引起作者感发,又由此唤起读者感发的方式,是西方诗学中没有的,是“中国诗歌里真正的精华”。读者的欣赏和评价是兴发感动的第三个层次,读者应该从诗歌中获得感动和激发的力量,批评家评说诗词更应该传达出这种力量,这样才是兴发感动的真正完成。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触动生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也会与读者形成共鸣,由此形成生生不息的回响,并汇入源远流长的传统。
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基于她长期的批评实践,与她本人的人生磨难密不可分。她在1970年代初出版的《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正式提出“兴发感动之作用,实为诗歌之基本生命力”,确立了这一基本理论框架,此后几十年中不断加以完善。从理论继承上,“兴发感动”说与
顾随、王国维和张惠言三者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它也是对中国
传统诗歌批评的一种提炼与总结。也有评论认为,兴发感动说借助西方文论,贯通了中国诗学批评史,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修正和发展了古老的儒家诗学。
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诗歌理论的纲领性主张,无论是她诗歌评赏的切入角度,自由即兴的讲课风格,还是对吟诵教育的强调,乃至自己的诗词创作实践都建立于兴发感动说之上。
中西合璧的批评体系
叶嘉莹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虽然对诗歌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但是难以使用清晰的逻辑语言进行表达,自北美研学时期开始,她开始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
中原地区古典诗歌阐释,如符号学、现象学、新批评、诠释学、接受美学和女性主义等。如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有“懒起画蛾眉”一句,她使用符号学进行阐释,其中“蛾眉”作为“语码”可以一直追溯至屈原的《离骚》,这让诗歌有了复合的象征含义,如读者与作者对语码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就能够更准确理解作者的深意。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叶嘉莹认为,新批评强调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能够对作品做出更为正确和深入的辨析;但她也指出完全将文本与作者剥离的做法有失偏颇。再如,她使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指出在
花间词中,男性作者以女性的口吻叙写,无意中流露出一种“双性心态”。叶嘉莹的这些观点在1970-80年代已经提出和确立,对1980年代刚刚开放的中国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此后,在重视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将西方文论融入中国传统诗学已经是一种学界的共识,叶嘉莹具有前瞻性的思考符合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新批评体系的建立。
总体来说,叶嘉莹无论对于中国诗歌的批评传统,还是西方文学理论采取的是较为灵活的态度,认为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诗学都要有深刻了解,不能固执己见,也不能盲从。
词的“弱德之美”
在叶嘉莹的研究体系之中,词学所占比例较大,创见也较多,她认为词突破了诗所承载的道德重负,普遍蕴含被压抑的情思,但又有其韧性,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积数十年之功,建立了自己的词学评论体系。她打破了传统对词“婉约派”“豪放派”的分法,而是按照演进过程,勾勒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哲化之词”的发展脉络。她梳理、吸纳了从《花间集序》以来的重要词论,对清代词学特别是常州词派和王国维用力最多。
叶嘉莹认为诗体现的是作者的“显意识”,而词体现的是作者的“潜意识”,有诸多的“言外之意”。她先是以王国维的“要眇宜修”,即一种纤细幽微的女性之美来概括词的特征。在1993年的《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一文中她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说法,独创了“弱德之美”一词,认为从《花间词》开始,在词的演进发展中,优秀的词作无不是“处于外界强势压力之下,不得不把自己的情思以委婉的姿态表达出来,但内心在约束收敛中还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身品格的操守”。“弱德之美”虽然主要是关于词体的论述,但也是对中国诗学精神的新阐发,探触到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评论也普遍认为,“弱德之美”贯穿了叶嘉莹自己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她标签式的代表符号。
个人成就
诗词评赏
叶嘉莹以诗词评赏闻名,她的大部分出版物都属于诗歌评赏,数量多,质量高。她较少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考证与注解,而是以“兴发感动”为纲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析、传达诗词作品的内涵,善于旁征博引,唤起自己以及读者共同的生命体验,在诗歌批评领域独树一帜。如她在阐发
秦观“断尽金炉小篆香”一句时,对“金”的理解是“如此之珍贵”,对“炉”的理解是“如此之热烈”,对“小篆”的理解是“如此之缠绵”,对“香”的理解是“如此之芬芳”。以四个“如此”解读诗人此刻要表达的情感,打通了视觉、触觉、嗅觉,突破了形象、声音、味道与色彩的壁垒,
透视诗歌的本质,通达了诗性的心灵。
她本人亦是多产的古典诗词作者,质量俱佳,也使得她的评赏更容易实现与作者的共鸣。通过大量的说诗实践,叶嘉莹以知音式的解读在现代读者与古典诗人之间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转译者”的角色。也有评论说她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知音品鉴”的式微传统的绝响。
诗教传承
在诗词研究、创作和教学三种贯穿一生的事业中,叶嘉莹最重视自己教师的身份,自称花费心力最多。她在讲课时以“跑野马”著称,即从不拿讲稿,而是以阐发诗歌中“兴发感动”的生命力量为核心,旁征博引,多有即兴发挥,以散发式、多元化的拓展和链接,形成极富个人魅力的教学现场。作家席慕蓉曾经说过,听叶嘉莹“讲
杜甫就是杜甫,讲
李白就是李白,讲
辛弃疾就是辛弃疾。我是真的感到辛弃疾来了!”这种赏读与教学的风格直接承继自顾随。而她在数十年颠沛流离之中完整保存恩师讲课笔记,并最终促成其在国内出版,且不遗余力宣扬其人其事,使得逝世后文名埋没、文稿散佚的顾随,重新为世人所知,可称为是诗教传承的一段佳话。
叶嘉莹21岁起担任老师,直到90多岁高龄还时常站在讲台之上,教学生涯长达70多年,学生遍及海内外。早在台湾大学时期,以白先勇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派作家都曾是其追随者,1979年回国教书之后其融汇中西的学术观念与挥洒不拘的教学风格开风气之先,课堂上一座难求的盛况被多次记述。
她自觉承担传统文化向下传递的责任,除了教学、演讲、出版普及读物之外,还在国家和民间层面提议在幼儿阶段进行诗歌教育,尤其是进行吟诵教育,将之视为学习、体会以及创作格律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并录制了大量相关的
录音录像作品。她的诗词教学理念也为诸多中小学教师借鉴采纳。
叶嘉莹对诗词传承的投入,常被评价为有宗教精神。自1979年回国教学开始,她常年义务教学,不取分文。在
南京大学筹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期间,筹措了大量海外捐款。而她晚年将财产悉数捐赠,用于诗教传承,具有轰动效应,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从古典文化承上启下,1980年代以前东西方学术交流,以及1980年代之后内地与海外学术交流三方面来讲,叶嘉莹以其特殊的生命经历,担任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人才培养
教学理念
诗教理念
叶嘉莹的诗教理念,既融通了西方文学理论方法,又注重传承吟诵传统;既强调诗词的文学价值,又弘扬蕴含其中的深切家国情怀。
叶嘉莹注重传递深厚的精神内涵,会将她对国家的热爱、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进行充分阐释,以优雅精微的语言引导学生形成共鸣与共情,实现“兴发感动”的教学目标。
叶嘉莹注重融汇中西、深入浅出,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逐字逐句解读诗词,用简单平白的现代语言解释词句意思,将千百年前的历史事物拉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帮助受众加深对古典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与记忆。此外,她会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时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叶嘉莹注重传承诗词中的吟诵传统,受家庭氛围影响,叶嘉莹形成了“吟诵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途径”的诗教理念,并以
中原地区的吟诵传统作为研究和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育信仰
叶嘉莹认为诗词教学是一种薪尽火传的神圣工作,是为了让中华诗词这条文化长流绵延不已、奔腾不息。其中老师就是薪尽火传的工作者,如何让
受教育者爱上诗词,是教育者的使命。
教学目标
叶嘉莹关于诗词教学目标的思考主要包含三部分:传授诗词赏鉴的良方,传达兴发感动的力量,让创作与赏鉴相得益彰。
课程体系
叶嘉莹诗词教学思想的课程维度的中心是发展中国古典诗词课程,她的古典诗词课程体系主要要素有:关注诗词史的发展流变,分析传统诗词评赏模式,寻访作者的前世今生,对比众作者风格特色与感情品质的差别,引用西方理论分析诗词文本,以及重视吟诵与兴发感动的作用。
学生弟子
奖学金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设立,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获奖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穿裙子的士。——诗人痖弦
博览今古,含英咀华,冥心孤往,以深沉之思,发创新之见,评论诗歌,独造精微,自成体系。——古典诗词学者缪钺
叶先生对于古诗词苦行僧式的推广,更有种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她讲学的时候,我可以深深感到那种非常入世,想要经世济民、兼济天下的宏愿。——作家白先勇
我想,她就是诗魂。——作家席慕蓉
叶嘉莹教授的每一堂课,几乎都令人感到永远新奇的审美的惊诧。——作家陈映真
从著作来看,她应该是民国以来,用现代和西方文学理论整理或者解析中国诗词最用力也最有成就的少数学者之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部前主任陈山木
当代写古典诗词的人,这些年看起来很热闹,但是真正写得好的人不多。写得既符合古典诗词规范、又能体现个人才分,还形成了一种风格,这样的人就更少有了。这么多年以来,能数得上的,也就是沈祖棻和叶先生。要是以写得好、量又高、题材又多来论,除了叶先生,无出其右者。——天津文联主席、
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
我们看到了一个君子,一个真君子。……叶先生的宝贵就是在于她是这样一个穿行20世纪的现代女性,但她同时携带着、传递着、复兴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形式、美感、价值。——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叶嘉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华诗词学会首届“中华诗词
特别贡献奖”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感动中国》组委会
叶先生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民日报 评)
参考资料
黄晓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教育学院.2024-11-25
杨茜萍.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处.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