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快激光超精细特种制造。具体研究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制备
微光学、微电子、微机械、微流控、微光电、传感、生物和仿生结构与器件;开拓超快光谱研究方法,探索前沿光电和电光转换
动力学。系列工作为我国国防与工业紧迫需求提供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
2004年12月至2017年9月,孙洪波任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21年11月3日,参与完成的《特种光电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纳制备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020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他是超精细激光加工领域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一,该领域的代表性符号“纳米牛”的作者,在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被引用1200余次,做国际特邀报告近30次。早期,在
日本工作期间获得日本杰出青年基金,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为其建立以他姓氏命名的“孙”实验室,并获得日本光科学与技术振兴财团授予的显著贡献奖。2004年回国,在
吉林大学工作。2005年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受聘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92-1996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半导体量子阱超短激光脉冲激光器的制备与超短激光脉冲特性的研究;自1996年起在日本工作10年,回国前任
大阪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先进的光子学、光电子技术尤其是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信息光子元件、微电器件、微纳机械和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在Nature、Adv.
均聚物 Sci.、Adv. Mater.、Phys. Rev.、 Appl. Phys. Lett. 和Opt.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1200余次,上述论文中被Nature、Science和Laser Focus World 等杂志专文介绍30余篇次,30余次做国际会议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由于其微纳激光制造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得到了日本科学技术事业振兴事业团的21世纪先驱研究计划项目(相当于中国的国家杰出青年计划)的 资助,建立了专门进行微纳激光制造的实验室;2002年,由于他 在“多光子纳米加工”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得
日本光科学与技术财团的显著贡献奖;该奖面向日本全国,每年评选一至二人。申请者与
东北大学的另一研究者,因各自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同时获奖;2006年,他以
吉林大学教授的身份获
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表彰-青年科学家奖。
孙洪波教授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工程研究所长聘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利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
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器件和低维量子体系的光电和电光转换
动力学;利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制备
微光学、微电子、微机械、微流控、微光电、传感、生物和仿生结构与器件,探索其工业与国防前沿应用。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孙洪波教授发表SCI论文35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12000+次,H因子55;其研究结果被Nature、Science和Laser Focus World 等杂志专题介绍100余篇次,100余次国际会议Plenary、Keynote和Invited报告。
探索微纳光子、光电子技术尤其是飞秒激光微纳制备技术在三维光子集成、纳米机械与纳米力学、微纳米
光机电系统、微电材料器件的制备与系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使用飞秒(10-15秒)超短激光脉冲,以单光子灵敏度在单分子尺度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动力学,以及半导体和聚合物光电、微纳结构与器件的超快动力学。
目前,孙洪波教授是
中国光学学会(COS)、
美国光学学会(OSA)、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等机构的会士(Fellow),任Optics Letters、Light Science \u0026Applications和Nanoscale等十余个国内外杂志编委或顾问编委,中国光学学会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等。
孙洪波教授是激光超精密加工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为我国在该基础研究领域获得国际认可作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