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
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
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出生于爱尔兰一个军官家庭,英国陆军元帅、伯爵,英国军界实力派人物。以镇压苏丹起义、结束第二次布尔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组建300万大军而闻名。曾任皇家工程兵军官。
1883年他在中东服役,1892年成为埃及陆军总司令,1898年在恩图曼镇压马赫迪苏丹军,成为该国总督,阻止了法国在苏丹的扩张。第二次布尔战争中,采取烧杀等残酷手段,镇压游击队,1902~1909年在印度任职期间,因与印度总督寇松爵士发生分歧,导致总督辞职。1914年起任陆军大臣,未经内阁同意,独断专横,招募大批志愿兵,迅速扩充英军。后乘巡洋舰前往俄罗斯途中遭到德国潜艇攻击,舰沉溺毙。
生平简介
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Horatio Herbrt Kitchener,1850.06.24—1916.06.05年)绰号首领、王中王。陆军元帅。喀土穆伯爵。管理天才,英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名将之一。以残酷无情、傲慢自负和镇压苏丹起义、结束第二次布尔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组建300万大军而闻名。
工兵军官
生于爱尔兰凯里郡的利斯托儿一个英国军官家庭 ,早年曾在瑞士求学,后来考入伍尔维奇军事学院,毕业后任皇家工程兵军官,普法战争期间以志愿兵加入法国军队。1874年起在被英国陆军派到巴勒斯坦埃及塞浦路斯绘制地图,期间掌握了阿拉伯语。1882年年底被派往开罗担任一个埃及骑兵团的副指挥。1884年,基奇纳作为情报副官参加了加尼特·沃尔斯利解救查理·乔治·戈登的军事行动,虽然他表现出色,但远征军赶到时戈登已经陨命。后来在桑给巴尔服役一段时间后回到苏丹,1886年任英国红海领地总督(驻苏丹萨瓦金),他性情孤傲冷峻,组织策划一丝不苟。1888年1月17日,他的部队在于马赫迪将军的手下奥斯曼·丁加的战斗中被打败,基钦纳脸部负伤。不久,他在开罗担任短时期的副官,1892年他被任命为埃及陆军司令,即“首领”。但此时他在英国陆军中的军衔只是上校。他通过艰苦的组织工作,把埃及陆军变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部队,天天鼓动伦敦的头头们重新夺回苏丹,因为苏丹已被反英的马赫迪武装占领。他的请求终于在1896年被批准。
苏丹战役
“ 如果胜利是绚丽的花朵,运输则是花的梗茎,没有梗茎的鲜花无法盛开…同马赫迪亚的战争主要是一个运输的问题。” 基奇纳对现代战争的理解可谓深刻。自古以来,埃及进入苏丹的主要路线是尼罗河的水道。尼罗河在苏丹北部的河道呈“之”字形,蜿蜒一千公里,其间有3道落差瀑布阻隔,水位低的时候便无法通行。基奇纳主持修建了一条350公里长的铁路,穿过大片荒漠,直达尼罗河“之”字形河道南端的阿布哈马德,这条铁路于1897年竣工。接着基奇纳又沿着尼罗河修建了200公里铁路,抵达柏柏尔城,此去奥姆德曼仅400公里。这段铁路直到现在都还是苏丹的运输干线。虽然反攻苏丹完全是大英帝国的军事行动,对外却以埃及政府的名义,而全部军费由埃及政府承担。在1896年他率领2.5万英埃军队沿尼罗河而上,靠一艘内河巡逻舰进行补给。一边修路一边前进。1896年9月21日占领唐戈拉,1897年8月7日到达阿布·哈米德,1898年4月7日击败了奥斯曼·丁加的马赫迪武装。接着又在阿特巴拉河大败阿卜杜拉哈里发,1899年9月2日,他在思图曼战役击败5.2万苏丹马赫迪军队,以伤亡五百的微弱代价杀死马赫迪武装一万多人,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用了机关枪这种威力极大的步兵武器,最终进入喀土穆,并毁坏了苏丹领袖马赫迪的尸体,这件事即使在英国也被认为不够骑士风度。但维多利亚女王认为他给戈登报了仇,还是封他为“喀土穆男爵”,以表彰他克服苏丹的战功。在起义者反攻期间,汉克托·麦克唐纳在激烈的战火中熟练的指挥部队改变行动方向,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他们继续向河流上游推进,9月份到达苏丹南部的法绍达,他们遇见一支由让·B·马尔尚率领的人数不多的法国军队。11月3日他以战争相威胁,迫使法国人后撤(法绍达事件)。这件事使他在在英国声望大增。
重建苏丹
他重建了喀土穆,使之成为苏丹英埃政府的中心,基奇纳治理苏丹期间,致力于教育改革,创立“戈登纪念学院”面向社会各阶层招生。1924年,戈登纪念学院和其他几所机构合并,成为喀土木大学。这里培养了大批当地精英,苏丹独立以后的几届政府总理,都从这里毕业。基奇纳贯彻信仰自由的原则,重修喀土穆大清真寺,按照穆斯林的习惯将星期五作为法定假日。基奇纳甚至严厉禁止基督教发展穆斯林入教。
布尔战争
在担任苏丹总督一年后,1899年12月,基钦纳又被维多利亚女王派到南非担任陆军元帅弗雷德里克·罗伯茨爵士的参谋长,参与指挥第二次布尔战争,1900年1月10日,他指挥部队到达开普敦,2月11日他制定了从侧翼包围南奥兰治自制邦的基地计划。2月18日指挥了帕尔德堡之战,这次代价巨大的对克龙杰的基地的突袭并未成功。但克龙杰不得不于2月27日投降。基钦纳的计划和组织工作对保证英军成功的通过布隆方丹市(3月13日)到达约翰内斯堡(5月31日)和比勒陀利亚(6月5日)起了很大作用。1900年9月1日,英国宣布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剩下的就是对付游击队的反抗了。11月罗伯茨回国接替沃尔斯利英国陆军总司令后,基钦纳继任驻南非英军司令,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为了很快击败了布尔人,消灭游击队,不惜采取一切残酷手段并在南非大肆烧杀,摧毁布尔人的农场,建立集中营关押平民(此乃集中营一词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最终征服南非。 虽然他在非洲的所做作为受到很多人的谴责,但他依然被英国捧为民族英雄。1902年回国后被封为子爵。
最后光辉
他谢绝了在陆军部任职的邀请,随即出任印度陆军总司令,负责重整印度陆军,1903年曾派荣赫鹏上校带兵3000攻入拉萨,签订《拉萨条约》。但他与印度总督乔治·寇松不合,1905年,两人双双被解职回国。1909年9月成为陆军元帅,他没有接受印度总督的职位,但1911年9月至1914年8月任埃及总督,统治埃及和苏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任陆军大臣,晋封伯爵,升为元帅。在各主要交战国领导人中,只有他认识到这此战争将是长期的(他认为最少要三年),不顾英国的海军传统,迅速得征集一百万志愿军作为职业军人进行训练,使之成为崭新 基钦纳军,多亏他的远见卓识,才能保证英国有大量人员与德国干到底。但他不适应协调工作,工作遇到一定障碍。1916年6月4日,在下议院接受质询。当反对党议员抨击他对战争准备不足时,基奇纳披露他在战前就向美国军火商下了两百万支步枪的订单,现在已经有50万支交货。议会200多名议员起立鼓掌,而反对党领袖乔治-阿瑟爵士亲自向基奇纳表示感谢。1916年,这位冷血元帅乘船去俄罗斯商讨英俄合作之事,途中触雷身亡。
性格评价
基钦纳沉默寡言、态度严肃、勇猛如狮、出师必胜,他一旦制定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会集中心思运用他那惊人的才干,镇定指挥,他决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著名的南非之战中,基钦纳率领他的驻军出发时,除了他的参谋长外谁也不知道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预备一辆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钦纳声色不动、滴水不漏,更没有拍电报通知沿线各地。那么,他究竟要去哪里呢?士兵们也不知道。战争开始后,有一天早晨6点钟,他忽然神秘地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10点,专车赴前线;下午4点,乘船返回伦敦。”基钦纳不听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所有的军官下一个警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基钦纳将军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异常镇静的态度,但他深知自己在战时所负有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为人处世严谨而端正,公正无私,指挥部下时也从不偏袒,做任何事情非至成功决不罢手。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基钦纳的魄力和抱负。
基钦纳将军并不看重他人的颂扬,更不接受部下的阿谀奉承。他从不狂妄自大,在他看来,做人处世应该摒弃名利之心。基钦纳将军做任何事从来胸有成竹,他凡事都能冷静而有计划地去做,因此事事马到成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工兵军官
苏丹战役
重建苏丹
布尔战争
最后光辉
性格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