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心理学
杨丽珠创作的心理学作品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22年的课程改革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任务、意义;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及由出生乳儿期到老年期心理全程发生发展规律,特别是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成果。既有系统的发展理论,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干预培养的措施;既能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又能为中年、老年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帮助。《毕生发展心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教育系本科生及其他学科学生选修发展心理学课程时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阅读。《毕生发展心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类学科。
作者简介
杨丽珠,女,汉族,1944年5月生于大连市。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曾任子弟学校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等职。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术带头人、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外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杨丽珠为本科、硕士、博士生讲授八门课。其多年从事"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发表《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学纲要》等13部著作;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近70篇论文,完成了12项国家、省级项目。由此构建出我国儿童特别是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得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3名)、辽宁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等1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刘文,女,博士,1965年8月生于北京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社会心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已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发表论文50余篇。美国迈阿密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应邀赴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目录
章节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转变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第三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在中国
一、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萌芽期
二、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奠基期: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三、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期: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四、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未来
第二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二、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二、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述评
三、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让·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皮亚杰生平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关于皮亚杰理论的几点看法
第四节利维·维谷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维果斯基简介
二、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学主要观点
第五节 玛丽亚·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一、蒙台梭利简介
二、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三、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六节 现代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
一、社会生态学的心理发展观
二、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一、横向设计
二、纵向设计
三、群组序列设计
四、微观发生设计
第三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准备阶段——设计研究方案
二、执行阶段——收集资料
三、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第四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实验法
四、临床法
五、问卷法
六、测验法
第四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关于心理发展动因的讨论
一、一因素说
二、二因素说
三、相互作用说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
二、环境与教育动因
三、活动动因
四、心理内部矛盾动因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
二、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三、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第五章 乳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出生前的发展
一、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
二、胚胎的发育
三、胎儿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新生儿的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分离与依附
二、生理发展特征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四、条件反射的出现
五、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
第三节 乳儿的发展
一、生理的发展
二、动作的发展
三、言语的发生
四、心理过程的发展
五、乳儿的社会性发展
六、乳儿的教养
第六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生理的发展
一、身体发育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婴儿动作、活动的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
二、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的形成过程
二、言语的获得理论
三、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
第四节 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二、注意的发展
三、记忆的发展
四、直觉行动思维的出现
五、情绪情感的发展
六、意志活动的萌芽
第五节 婴儿个性的萌芽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独立性的发展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四、依恋及其发展
五、个性特征的差异
第七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上)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概述
一、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二、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三、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四、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一、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二、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
三、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四、游戏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词汇的发展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句子的发展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内部言语的产生
第八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下)
第一节 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二、注意的发展
三、记忆的发展
四、思维的发展
五、 “心理理论”的发展
六、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一、气质的发展
二、幼儿个性结构
三、自我的发展
四、需要倾向性的发展
五、好奇心的发展
六、同伴交往的发展
七、幼儿个性教育
第九章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生理的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
一、学习的特点
二、学习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在入学学习的条件下儿童言语的发展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三、内部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一、注意的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四、智力结构及其发展
五、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第五节 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个性结构与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发展
四、人际交往的发展
第十章 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少年期生理的发展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二、内部机能的变化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四、不合时宜的成熟
第二节 少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少年期学习活动的特点
二、少年期记忆的特点
三、少年期思维的特点
第三节 少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少年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二、少年期的消极心境和情绪调节
三、少年期道德感的发展
第四节 少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少年期自我的发展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五节 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少年期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少年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青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一、青年期心理的基本特征
二、青年心理学主要研究课题
第二节 青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青年期思维的预见性
二、青年期思维的适应性
三、青年期思维的辩证性
第三节 青年期社会性的发展
一、青年期自我的发展
二、青年期性意识的发展
三、青年期价值观的确立
四、青年期的理想
第四节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青年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青年期的适应
第十二章 中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中年期生理的变化
一、身体变化
二、更年期
三、中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四、创造力的发展
五、智力的发展
第三节 中年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个性的发展
二、职业的发展
三、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中年人的家庭生活
第四节 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中年人主要的心理问题
三、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第十三章 老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期心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意义
二、对老年心理变化的不同看法
第二节 老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
二、高级心理过程的变化
第三节 老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二、老年人更需要情感交流
三、老年期易见的消极情绪情感
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第四节 老年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二、老年期个性发展过程概况
三、老年人个性类型
第五节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
二、我国古代养生观
三、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四、长寿老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五、现代老龄观: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