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桂(学名: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
樟科,
樟属乔木,高可达14米,具白色皮孔的黄褐色树皮,有香气。叶无毛,厚革质,互生,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晦暗,圆锥花序腋生,花3-7朵,常呈伞房状,花黄白色,花被筒倒锥形,花药卵圆状长圆形,花丝无腺体,子房卵球形,花柱弯曲,果椭圆形,成熟紫黑色,3-8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中国湖南、湖北、
四川省、
云南省等地。生于
石灰岩或
砂岩上的山地或山谷疏林或密林中。少花桂可造纯林、混交林或混农林,2-3年内最好有遮荫,3年即可采收加工。
少花桂树皮及根入药,树皮在四川常作官桂皮用,功能开胃健脾及散热,可治肠胃病及腹痛。枝叶尚含
芳香油,四川筠连一带群众称为“
香桂”者,含芳香油约35%,油主要成 分为黄樟油素,其含量达80-95%。由于其芳香油含黄樟油素相当高,而且比较单一,因 而在香料工业应用上价值较大,故现已采用插营养繁殖大量栽培,建立生产基地。
(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形态特征
乔木,高3-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黄褐色,具白色皮孔,有香气。芽卵珠形,小,长约2毫米,芽鳞坚硬,外面略被微柔毛。枝条近圆柱形,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幼枝多少呈四棱形,
近无毛或略被极细微柔毛。
叶互生,卵圆形或卵圆状
披针形,长(3-5)6.5-10.5厘米,宽(1.2)2.5-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内卷,厚革质,上面绿色,多少光亮,无毛,下面粉绿色,晦暗,幼时被疏或密的灰白短丝毛,老时毛被渐脱落至无毛,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两面凸起,侧脉对生,自叶基0-10毫米处生出,向上弧升,近叶端处消失,其上尚有少数斜向而在叶缘之内网结的支脉,横脉两面多少明显,细脉在放大镜下多少网结状;叶柄长达12毫米,腹凹背凸,近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长2.5-5(6.5)厘米,通常短于叶很多,3-5(7)花,常呈伞房状,总梗长1.5-4厘米;向上伸长,两侧压扁,与序轴疏被灰白微柔毛。花黄白色,长4-5毫米;
花梗长5-7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两面被灰白短丝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6,长圆形,近等大,长3-4毫米,先端锐尖。能育
雄蕊9,花丝略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2.5毫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与花丝近
相等,药室4,内向,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长约2.8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为花丝之半,药室4,外向,花丝扁平,上部稍上方有一对具
短柄的圆状肾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1.7毫米,先端心形,具长柄。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花柱弯曲,长约2毫米,柱头盘状。果椭圆形,长11毫米,直径5-5.5毫米,顶端钝,成熟时紫黑色,具栓质斑点;果托浅杯状,长约3毫米,宽达4毫米,边缘具整齐的截状圆齿;果梗长达9毫米,先端略增宽。花期3-8月,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的
湖南省西部、湖北、
四川省东部、
云南省东北部、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及
广东省北部。
印度有分布。生于
石灰岩或
砂岩上的山地或山谷疏林或密林中,海拔400-1800(2200)米。
在中国绥阳的宽阔水、
赤水市的葫市、
榕江县的月亮山、
荔波县的立化、
梵净山的护国寺、
习水县的
官渡区、
毕节市、
黄平县、
德江县、瓮安的珠场、
凯里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均已发现有天然分布,海拔650-1700米。
生长习性
少花桂的分布区为石灰岩、沙页岩和
板岩,土壤类型有石灰土、黄棕壤、紫色土、黄壤等;不仅在山谷和山腹有生长,山顶也可生长,阳处和阴处也不限;少花桂对
土层厚度要求不严,耐早耐涝,但对肥力要求较高。年均温约10.3℃。少花桂耐低温的能力较强。少花桂性喜温热而耐寒。
少花桂群落结构,在原生状态下处于密林中,而环境破坏后,在疏林和孤立状态下也可生长。从
绥阳县宽阔水等地少花桂群落结构看,它在群落中居灌木层,上有水
青冈、粗穗石栋、
红花檵木连、擦木、
木荷等,高度15米以上;与少花桂同一层的伴生植物则有拎木、
木姜子、
三桠乌药、披针叶八角、珊瑚冬青、
野桐、
绣球、
野鸦椿、
海桐等,
藤本植物有木通、猕猴桃等。少花挂为弱阴性植物,但成年植株可在阳处正常生长。
繁殖方法
嫁接
多用
女贞、
小叶女贞、
小蜡和
白蜡树等树种作砧木,采用靠接法或切接法。春季发芽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长10-12厘米粗壮枝条,将基部两侧削成45度的斜面。在砧木一侧约1/3处纵切一刀,深2-3厘米。将接穗插入切口内,形成层对齐,用
塑料袋绑紧,埋土培养。嫁接后25天左右,即可成活发芽,发芽后应及时做好剪枝、除芽,选留新梢,立支柱、解绑和加强肥水管理等工作。
扦插
桂花常用枝插和芽插两种方法扦插繁殖。
枝插的具体方法为:利用当年生嫩枝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以2-3节,8-10厘米长为宜,带踵或齐节剪取,上部留2枚叶片,充分吸水后将插穗的1/3-1/2插入基质中,插后及时灌水遮阴,保持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最适在85%-90%,2个月左右即能生根发芽。日后继续进行浇水追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芽插,一般在扦插材料不够的情况下进行。可剪取枝条上较成熟部分的芽,带叶片,留一段长约2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将枝条和芽插入土中,叶片露出土面。如桂花可采用1节半木质化嫩枝对劈进行单芽扦插。
压条
适宜在4-6月(气温在25℃-30℃时)进行。选择健壮枝条,摘去部分叶片,用刀作环状剥皮1-2厘米后压入土中,压埋深度8-10厘米,压实后,保持土壤湿润,经3-4个月生根,于第2年春季与母株切离栽植。若为盆栽植株,可将枝条压入另一盆土中固定,使其发根后再切离移植。
栽培技术
早春移栽
以早春栽植为好,其根系发达,须根较多,适应性强,经过当年的生长和适应,有利过冬及成活。桂花栽植距离至少为2米,种植密度大会影响树形。栽植需带土球移植,深坑浅栽,打穴时穴土全部清出穴外,表土堆放两侧,心土堆于穴下坡处,植穴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土。开穴后,穴施有机肥1.0
千克,水溶性复合化肥100克,磷肥100克作基肥,也可把经过加工沤制的鸡粪、猪粪、牛粪等有机肥作为造林基肥,效果更好。栽后充分灌水,平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桂花忌冷不忌热,当最低气温在15℃以上时开始生长。对较大植株,在栽植当年,夏季设置遮阳网,以利于成活和树势恢复。到冬季来临之际,在根颈处培土,厚度30-40厘米,并对树干进行缠干保护。
肥水管理
在春、秋2季为生长快速期,需要较多的肥水,在这2个季节应当加强肥水管理。3月下旬每株施速效氮肥0.1-0.3
千克,促使其长高和多发嫩梢;7月每株施速效磷钾肥0.1-0.3千克,以提高其抗旱能力;10月每株施有机肥2-3千克,以提高其抗寒能力,为越冬做好准备。
整形修剪
耐修剪,发枝时越剪越好,要达到磨菇状树型,只有不断的修剪。把定干高度以下的所有枝条全部疏除即可培育成作绿化树用的独干桂花,在以后的修剪操作中要按照“小树弱剪,老树强剪,弱枝多剪,强枝少截,枯到何处,剪到何处”的原则进行修剪。
主要病虫害
少花桂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
炭疽病、
地老虎和
黄刺蛾。
主要价值
少花桂其枝叶含有的黄樟油素,是半合成
洋茉莉醛等多种香料的
前体,主要用于食品、香烟、化妆品及电镀工业,在制药工业上用它来合成黄莲素、
多巴胺、
盐酸肾上腺素、欧必宁和柯拔西等药物,同时少花
阴香皮和根还可入药作官
肉桂使用,具有开胃健脾、通气散热之功能,还可用于肠胃病和腹痛治疗。黄樟油素自1827年开发利用以来,经久不衰,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不断攀升。截止到2002年的20年时间,价格增长了10多倍.过去都是从
黄樟树根中提取黄樟油素,伐根就意味着砍树毁林,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加之,黄樟树生长50-100年才能采伐,其根含油率仅占根鲜质量的1%-2%,油中含黄樟油素75%-85%,因此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宜宾境内发现的少花桂,其枝叶含有香桂油,鲜叶含油量可达鲜质量的3.5%,比黄樟树根含油量高出1倍左右,其主要成分黄樟油素含量高达95%以上,因此不需纯化可作为黄樟
芳香油直接用于出口,是黄樟油的理想替代品。
化学成分
截止到1988年已查明的化学成分有60多个,验明了33个,占精油总量的77.85%。
(以上表格数据来源)
该种探讨
Allen(in Journ. Arn. Arb. 20: 58. 1939)根据Merrill的意见,认为
中南半岛的Laurus curvifolia Lour. (1790)与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1831)为同物,由于优先权的关系应采用Cinnamomum curvifolium (Lour.) Nees(1836)一名。这一意见是未必令人信服的,因为Loureiro的描写在提到花药2室这一点上显然是与本属有矛盾的,尽管Merrill认为Loureiro的描写常常不正确而从各方面看他的种应为
樟属植物,在无法核实Loureiro的模式标本情况,《
中国植物志》编委暂持保守态度,在该种学名上仍采用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一名为宜。
参考资料
少花桂.db.kib.ac.cn.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