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是
中原地区古代的一种刑法名称,
五代十国时始置的
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俗称剐刑。磔的本意是裂牲,是指在宗教献祭仪式中杀牲祭神,后来演变为一种割裂肢体、挖出内脏的酷刑,用于惩罚群盗等重罪。
在
夏朝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
商朝时代。《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刺字)、(割鼻)、(,断足)、宫(阉割)、大辟(死刑)。”
古代的磔最初是祭祀时对祭牲(包括动物和人牲)的处理方式,根据磔字的构造原则推测本义为张开,具体指剖开躯体、空内脏、张申胸腹。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行刑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从早期的刳胸张申、陈之于众,发展到汉代被废除,仅指固定于木柱伸展四肢。在
唐朝,磔刑的含义有所分化,唐宋时期主要作为断裂肢体的刑罚名称。明清时期,磔刑与剐刑相近。
词源定义
“磔”字解释
“磔”,形声字,从石,桀声。
“石”指石头、山石,坚硬而能伤人,上古时制为石斧;“桀”为凶暴、凶悍、横暴之意。“石”“桀”为“磔”,表示用利器凶狠地将物体分裂。
“磔”本义指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
“磔”又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分裂人体。“磔裂”又特指车裂人体的
醢刑。民间又称磔裂为五马分尸。据说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
磔刑解释
五代十国时始置的
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行刑方式
秦朝时期
这一时期磔刑多为分裂躯体的说法。西安赵背户村发现的秦刑徒墓中所埋尸体,多是身首分离,四肢与躯体分离,当是适用磔刑的实证。
两汉至隋
这一时期磔刑多是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如吴章被处以
腰斩、
王黼被诛杀后复磔,起到宣示罪名、 威慑众人的目的。又如《北史·酷吏传》,事载王陇客因杀人获罪,
天水市刺史于洛侯拔出王陇客的舌头,用刀刺舌面,同时又刺在胸部腹部二十多处。为防止王陇客受痛颤动才磔手足于四柱, 随后斩首、肢解四体,可见磔刑此时是全躯。
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磔刑是将人捆绑或钉定于木柱之上,有射杀、脔割等行为。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磔显然与唐宋金元不同,更多的是针对活人,且一刀不会毙命,须一寸一寸割下血肉,犹如
凌迟。
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
夏朝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
殷商时期
中原地区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
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
商朝时代。《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刺字)、(割鼻)、(,断足)、宫(
阉割)、大辟(死刑)。”
战国时期
磔刑在我国起源较早,战国时磔刑已经成为一种法定刑。按照 《
韩非子》的记载,
荆南之地有私自采金者,于是发布禁令,以磔刑进行惩治,这说明战国时期磔刑即已经是一种重刑。
秦朝时期
秦代时,磔刑是一种法定刑。《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甲教唆乙盗窃杀人,分到赃款十钱,乙因身高不满六尺,对甲应处以车裂。上述文献记载均说明磔刑在秦代也是一种法律明确规定的
刑罚。
秦代死刑有
腰斩、车裂、凿颠等,其中与砍头有关的包括斩(戮)刑,磔刑(分裂尸体后砍头,悬首张尸示众),
枭首(砍头后高悬在木桩上示众),弃市(在闹市中处死后将尸体暴露街头,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当然也是砍头的)。而其中最残忍的“具五刑”,集黥、劓、刖、笞、枭首于一身,然后剁碎弃市,涉嫌诽谤的还要断舌。
两汉至隋
《周礼·秋官·大司寇》有“刑新国用轻典” “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之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鉴于秦法严苛以及稳定朝政的需要,删繁就简、减轻
刑罚。
刘启将磔刑和弃市合并,车裂活埋等也一并取消,死刑主要剩下三种,
枭首、
腰斩、弃市。
唐宋时期
至唐宋时期,磔的方式发生分化,在两汉魏晋时将人固定于木桩木柱,施以射杀、脔割等行为。唐以后,
五刑固定为笞、杖、徒、流、死,其中死刑又分为斩、绞、斩决
枭首、
凌迟(又称寸磔,割)等。与西方不同,中国人非常重视尸体的完整性,所以
绞刑比斩刑更客气一些,除元代有斩无绞外,各代均沿用之。凌迟,俗称“剐”,则是
五代十国时的新发明,
赵祯时才
明文列入法典,与斩、绞并列。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除“磔裂”外,还有“磔解”“碎 磔”“寸磔”。这一时期的磔显然与唐宋金元不同,更多的是针对活人,且一刀不会毙命,须一寸一寸割下血肉,犹如千刀万剐。与唐宋磔裂似乎较为接近,只不过凌迟是向活人施刑,而磔主要属于处置尸体的方式(多称“磔其尸”),即针对所谓罪大恶极或 深恶痛绝之人,在斩、绞之后再
戮尸泄愤,与枭首起同样的警示作用。
相关案例
邓之诚《骨董续记》卷二“寸磔”条有云:“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
刘瑾四千二百刀,
郑鄤三千六百刀。李慈铭日记亦言之。”但据记载刘瑾实际上被割了3357刀,本计划分三日割完,第一天357刀,割10刀休息一下,待刘瑾苏醒后再割,才割到第二天刘瑾已一命呜呼。另外
凌迟时每一刀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把肌肉割尽后再挖取内脏,最后枭首示众。
《明史》记载
袁崇焕磔死于市,与剐刑相同。不过现代多称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凌迟之名也经历过一段变迁,未必始终与磔为一事。
相关争议
磔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名称,在文献中屡有记载,但对具体的行刑方式则一直存在争议。
断裂肢体说
类似于肢解或车裂。
唐朝注家多主车裂,这一说法也最为通行,《
汉语大词典》即以此释义。不过车裂另有轘名,两者不同,连宏在《汉代磔刑考辨》中已有辨析, 并认为当是分解肢体,根据磔的“张、开”二义,得出磔刑有两道不可或缺的程序:第一,将受刑人的 身体肢解开;第二,公开行刑。
刳腹说
陆宗达在《
说文解字通论》中认为,‘磔’与‘辜’是相同的,就是把人绑在木架上,伸张人体,剖胸挖心的酷刑。
历史转变说
刑名相同,在不同时期行刑方式发生变化。
沈家本在《
历代刑法考》中首先对通行的断裂肢体说提出异议,认为宋、辽、元三史的《本纪》虽然记载了很多关于磔刑的事,但这些《本纪》所说的磔刑应该是
凌迟的别名,不是汉代的磔刑。彭文芳在《古代刑名诠考》认为,早期的磔刑多指刨开腹部,后世多指分裂躯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变化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