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到
福建省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继续从事
闽南语文艺节目的创作与演播,后来的答嘴鼓大师
林鹏翔曾拜蓝波里为师。蓝波里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答嘴鼓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由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鼓是起指挥,打拍子的作用,而且它的表演形式也和现在的表演比较接近,所以用“鼓”字表达是最恰当不过了。
宋集仁,在
台湾省时的笔名是宋非我,在大陆的笔名是兰波里(或蓝波里),福建同安人,台湾民间艺人。年少时就去了台湾,20世纪30年代,他吸取闽台民间文学的养料,创作了“四句联”、方言故事诗和拍嘴鼓等,出现了一些带有人物、情节的浓郁乡土气息的佳作,在表演形式上有单口,也有双口、多口。在担任“中国广播公司电台”
闽南语播音员时,由于主持“触嘴鼓”节目出名,成为著名的公众人物。20世纪50年代到
福建省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继续从事闽南方言文艺节目的创作与演播,后来的答嘴鼓大师
林鹏翔曾拜蓝波里为师。由于对闽南方言文艺的创作与演播出色的表现,以至许多人只知道兰波里而不知宋集仁为何人。
兰波里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继承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了四句联仔的整句字数
相等的形式,使用长短句结合,整散句交错、创造了带有韵语的长篇四句联,方言抒情诗和方言故事、韵故事和触嘴鼓。蓝波里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答嘴鼓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由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参加1988年
福建省答嘴鼓艺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肯定:“路蓝缕,创业艰苦,
台湾省宋集仁先生的倡导之功永志不忘;
厦门市林鹏翔先生身体力行,授徒、创作、演出,为这一曲种的诞生付出艰苦的劳动,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幸的是1979年7月在
泉州市逝世。
原名的触嘴鼓,拍嘴古、答嘴歌、接嘴鼓是如何最终归纳定名为现在的答嘴鼓三个字的呢?这个名称是台湾老艺术家宋集仁(兰波里)先生的建议下,于1971年正式定名。他认为“拍”‘“触”、“答”等在
闽南语中即打诨,斗口、舌战,挑逗、激发、争辩斗嘴的意思。通常是通过二个人的戏谑论争对答的方式进行,所以应以对答的答字来比喻比较确切。
而拍嘴古或触嘴鼓的“鼓”字,应以“鼓”字为准,因为用“古”字只能表达讲古,讲故事的意思,只有用鼓字才能表达它真正的含义。除了上述的释义外,做为一种语言艺术,它在答嘴鼓艺术演变的历史上曾使用过鼓。早期社会,闽南民间丧事习俗盛行,丧家都要请和尚和道士为逝者做功德,做功德中要交叉演“道士戏”,道士和和尚使用的
扁鼓、
小钹、品、南嗳、大吹之类的乐器,作为段落之间的间奏。鼓是起指挥,打拍子的作用,而且它的表演形式也和现在的表演比较接近,所以用“鼓”字表达是最恰当不过了。而后答嘴鼓这一名称已被广大群众接受和认可,“答嘴鼓”三个字就取定了下来。这是老艺术家兰波里先生根据答嘴鼓在当代发展的新特点,总结性地为这门说话艺术起了一个更能概括其特点的新名字,这是兰波里先生作出的又一贡献。答嘴鼓三字也作为正式的条目,由答嘴鼓艺术大师
林鹏翔亲自撰写辞条刊载入《
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
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