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唯鲁曾用名沈鞠如,1919年初生于
宁波市。在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就读时,她就从进步女学生成为中共地下党员。1937年,她随宁波战时流动宣传队北上
延安市参加革命,并进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938年11月,她从延安来到
晋察冀,被分配到《
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前身)工作,任报社记者,并兼任
新华出版社晋察冀通讯社记者。
1940年10月,接受革命
洗礼的应唯鲁被派赴河北涞水县委宣传部工作,并进行采访报道。在同年冬季反扫荡斗争中,一些汉奸和反动地主策划了暴乱。
应唯鲁的家人多年来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亲人。2010年,应唯鲁的家人看到了《
晋察冀日报》报史研究会发在报纸、刊物和网络上寻找烈士亲属的消息,终于找寻到了家人的下落。原来这几年,应唯鲁安葬在河北
阜平县革命烈士陵园。“我的母亲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姐姐魂归故里。今天,我二嬷嬷回家了。”应唯鲁的外甥徐浩行说。
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亲人遗骸,终于回家了。应唯鲁的弟弟、弟媳、外甥分别从
上海市、
杭州市等地赶过来。入穴、培土、封穴、净碑,家属们郑重而小心翼翼地完成了应唯鲁落葬的全部仪式。
80多岁的老画家
沈天万泪眼婆娑却又十分欣慰:他的姐姐、抗战烈士应唯鲁在漫长的76年之后,终于魂归故里。他在
浙东地区抗战老兵纪念园举行的安葬追思仪式上写下了以上这行字。姐姐的艺术墓碑也是由沈天万亲自设计,应唯鲁的铜质头像,他足足塑了两个多月。
安葬和追思仪式上,前来表达追思缅怀之情的有
海曙区政府、海曙区委宣传部、市
新四军研究会的代表,烈士母校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原甬江女中)的师生和专程前来的“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代表。甬江职高的学生还在追思仪式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山水儿女———致应唯鲁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