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教授、
诺贝尔奖1977年获得者。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先后在
隆德大学,
斯德哥尔摩商学院,
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
1938年,当选为议员,俄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
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1944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
自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
1977年,贝蒂尔·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
詹姆斯·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
诺贝尔奖。
俄林在
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有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
1919年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在其《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初步提出两国之间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早在1922年,他在其博士资格预选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初步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
经济学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
俄林继承了赫克歇尔的观点,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书中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这一理论重新作出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1933年《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出版。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
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无论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从20世纪前半叶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第一次较完整的阐述。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里昂惕夫对H-O理论进行了检验,其检验结果与H-O模型推论完全相反。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引发了人们对“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深入探索,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为揭开“里昂惕夫之谜”,一些学者在20世纪40年代对国际贸易中特殊要素进行研究,提出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试图从更宽泛的角度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及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基于“新”要素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本说、研究与开发要素说、技术要素说等在此时期纷纷问世。
但是,这些对“
悖论”进行解释的学说都没有完全否定H-O理论,而是成了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他们采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推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