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大桥
1976年在湖南建造的桥梁
新化县资江大桥始建于1976年,全长576米,预应力双曲拱桥。该大桥跨越资江,连接资阳区民主垸和赫山区烂泥湖垸,其建设对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洞庭湖区防汛抗灾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
益阳市沙头资江大桥于2006年列为湖南省“十一五”国省干线公路改建规划,是市级重点工程并已申报省级重点工程。2008年10月,市政府明确由资阳区政府担当项目建设业主,负责该大桥建设管理工作。
一、桥位路线。沙头资江大桥位于县道X014线资阳岸民兵渠下游350米,桥轴线与资江航道线正交。路线起于赫山岸兰溪镇油麻村一组处县道X014,止于资阳岸沙头镇新青草港村处县道X014。总长度为2590.92米,其中桥长1617.56米,接线长760.06米,资阳岸匝道长213.3米。
二、设计桥型及技术标准。该大桥设计为预应力砼悬浇连续箱梁桥型(65m+116m+65m)。桥型跨径布置为(29x20m)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65m+116m+65m)预应力砼悬浇连续箱梁+9x20m现浇连续箱梁+7x20m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主桥桥面总宽16米,引桥宽13米,匝道宽9.5米。设计速度主线为80公里/时,匝道为30公里/时。通航等级为Ⅲ -(3)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35.73米。抗震设计为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三、投资规模及建设工期。该大桥建设共需用地53432平方米,总投资20347.67万元,工期为36个月。
历史
资江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起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贯新化县全境,把新化县划成东西两半,千百年来,两岸人民都以木船为渡。
解放后,政府在城区东侧大码头,修建了轮渡码头,两岸交通较前方便。但由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轮渡远远满足不了两岸交通的需要。六十年代,从轮渡日过车辆只有二、三十次,到七十年代,日过车辆增至100次以上。湘黔、黔桂铁路动工兴建,日过车辆猛增到200多次。过渡拥挤,长时间候渡,不但影响交通运输,同时不安全因素亦日趋严重。
一九七二年湘黔铁路动工修建,在省委的关怀下,新化县积极支援“三线”建设,请求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拨款40万元修建新化龙爪塘大桥。新化县积极组织动工,于一九七三年将龙爪塘大桥胜利建成通车。通过结算,节余资金3万多元,得到了省、地领导的表扬,并同意节余资金由县留作其他交通事业之用。
龙爪塘大桥通车后,开始酝酿修建新化资江大桥的设想。县常委们经过再三考虑,同意了修建新化资江大桥,并成立“新化资江大桥筹建领导小组”。
大桥于一九七五年六月正式破土动工,整个大桥工程原计划于一九七六年底完成,但因“文化大革命”干扰,自然灾害等原因,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延期于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举行通车典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