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新石器时期,落在丫髻山下的村庄村域就有人类活动。
唐朝建房舍,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村落,称纸坊庄。后因丫髻山庙会兴盛,远近闻名,改称丫髻山。
抗日战争时期,以村中石桥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位于桥北,演化为今名。吉即“髻”的谐音。
丫髻山因其两座山头耸,像古代女童头上的两发丫髻而得名。自唐初便有道士在此结庐修炼。唐
贞观六年(632),建殿堂于西顶。元代改为
碧霞元君祠。明
嘉靖,
香河县一
王姓老,人称王二奶奶,来此募化修庙,建成铁瓦店。明世宗朱厚敕赐“护国天仙宫”门额。据《昌平山水记》载:“天启七年(1627)巡按
御史倪文焕请建太监
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唐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元君祠,
康熙赐“敷锡广生”匾额。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初游
丫髻山。康熙五十二年(1713),丫髻山主持李居祥为祝康熙六十大寿。于丫髻山东顶建玉皇阁。康熙题匾额“清虚真宰”赐玉皇阁。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成丫髻山行宫。康熙五十四年(1715),康熙作《玉皇阁碑文》称丫髻山为“近福也”。
爱新觉罗·弘历也曾两游丫髻山。据传,
乾隆为还小时出家之愿,曾派替身来此出家,并按丫髻山
道教派谱系取道名为“乾一丙”。
雍正元年(1723)后,每年由内条府于农历四月十八日到“丫髻山进香成为定制。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1836),重修
碧霞元君祠,翌年,道光与皇太后同游丫髻册。丫髻山几乎成了
清代皇室的家庙。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
丫髻山庙毁于炮火。1986年,平谷县政府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的丫髻山庙会。由当地村民集资和游人捐款,逐年修复了碧霞元君祠 等建筑。每年四月庙会期间,丫髻山又重现了当年在盛况,游人达百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