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丰里
扬州市唐代“里坊制”格局的历史街区
仁丰里,是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扬州广陵古城的文化符号,南起甘泉路,北至文昌路,主干贯穿南北,全长700多米,东西由15条巷道与之对接,是古城扬州唐朝里坊制”格局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
从地图上看,仁丰里的格局颇似鱼形,将“仁丰里”三字逆时针90º便可看出,“仁”似鱼头,“丰”似鱼骨,“里”似鱼尾。从地形上看,仁丰里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鱼骨巷。仁丰里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等数条小巷,似根根鱼刺。
仁丰里汇集了十几处隋唐至明清的文博遗址,有纪念宋代岳飞而改名的旌忠寺;有乾嘉经学泰斗阮元的住宅和家庙;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的科举佳话;有与文选编撰有关的文选楼、曹李巷等。
历史沿革
在民国时期,仁丰里并无正式名称,但因当地以竹行业为主,其中仁丰竹行规模较大,因此得名。街道大部分路面由砖石铺成,部分路段采用水泥方解石铺设。
社会事业
建筑与文化
仁丰里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反映了扬州市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其中,仁丰里4号的“双桂泉”浴室、旧城四巷十一号的清末画家戴虎卿居所、旧城六巷的怡庐园林、曹李巷的陈仲云与陈六舟父子住宅、旌忠巷的旌忠寺以及贤街的阮元家庙等,均为该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印象仁丰里民俗文化博物馆则致力于收藏和展示当地的民间老物件,为研究和传承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场所。
保护规划
2015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得扬州市政府批准,街区保护范围东至小秦淮河,西至迎春巷、史巷,南至甘泉路,北至旧城七巷。该规划的实施旨在保护和传承仁丰里及其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社会事业
建筑与文化
保护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