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敬安(1851 年 — 1912 年 11 月 2 日),俗名黄读山,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
中原地区近代佛教高僧,中国佛教会首任会长。
著有《
八指头陀诗集》十卷、《续集》八卷、《白梅诗》一卷。至交包括陈伯言、俞恪士等。与
李叔同、
苏曼殊并称民国三大诗僧。
人物生平
释敬安生于
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家庭世代务农,父名为宜杏,母为胡氏。
自幼年起,他便展现出对世俗饮食的排斥,常随母拜月,对母亲讲述的仙佛故事充满兴趣。七岁丧母,十二岁再失父,家境贫寒迫使他中断学业,转而以牧牛为生,即便如此,他仍常在牛背上诵读诗书。一次避雨于村塾,听闻“少孤为客早”之句,触动心弦,泪流满面。幸得塾师周云帆怜悯,允其以杂役抵学费。然周师故去后,其求学之路更为坎坷,伴读于富家时饱受呵斥,转习工艺亦常遭雇主责罚。
面对命运的坎坷,他于
同治七年(1868年)毅然决定出家,投湘阴法华寺,拜东林长老为师,后于南岳祝圣寺受贤楷和尚传授具足戒,正式成为佛门弟子。次年,闻衡阳歧山仁瑞寺恒志禅师倡导苦行,敬安不顾风雪严寒,前往参学,自愿担任饲犬之职,身体力行“千疮求半偈”之修行理念,自燃顶部及颈腹多处以示虔诚。同治十年(1871年),访
岳阳市舅父途中,登岳阳楼,灵感涌现,吟出“
洞庭湖波送一僧来”之佳句,得
王闿运赏识,并纳入其门下,成为王门四大弟子之一。
光绪初年(1874年),敬安东游
浙江省,于光绪三年(1877年)在宁波四明山阿育王寺前,以剜臂肉燃灯、烧残两指之举,自号“八指头陀”。此后七年,他驻锡于禅宗重镇宁波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童寺,遍游吴越之地,深感学识不足,遂刻苦攻读,走上了一条先作诗后识字再深化诗艺的独特道路。
光绪十年(1884年),闻
法国军舰侵扰我国领土,他义愤填膺,欲亲赴前线,虽未果,但爱国情怀昭然。同年归
长沙市,师从
麓山寺僧笠云,承其衣钵。此后,他相继担任衡阳大罗汉寺、南岳上封寺等多处寺庙住持,历时十七年,广结善缘,参与碧湖诗社,成为诗坛一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再次前往
浙江省,重掌
天童寺,通过精心治理,使该寺百废俱兴,成为海内闻名的佛教圣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宁波僧教育会成立,他被推举为会长。
宣统四年(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在上海创立,他再次被尊为第一任会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奔走,呼吁保护寺产,甚至亲赴南京拜见孙中山先生,表达诉求。面对湖南安庆发生的侵夺寺产事件,他更是挺身而出,组织僧界代表赴京请愿。
1912年11月2日,释敬安圆寂,享年六十二岁。北京各界为其举行盛大追悼会,后归葬于宁波天童寺前青龙岗冷香塔。
人物创作
在文学创作上,释敬安尤擅五律,其作品高淡素雅,意境清新,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同时,其绝句作品亦不乏佳作,虽基调偏于低沉,却饱含深情,引人深思。
释敬安在研习佛法的同时,亦心系家国天下。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其诗作《寄日本罔千仞》中“中日本来唇齿国,掣鲸休使海波生”之句,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及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深切规劝,期望其能制止战乱,维护两国安宁。晚年时期,大师更展现出高尚的情操,曾秘密庇护反清志士栖云和尚,体现了其不畏强权、勇于担当的精神。
光绪三十二年,当外国侵略者之阴影笼罩中华大地,释敬安对前往天童寺周边进行科学考察的师生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直言外国列强欲将中华民族视为奴隶,呼吁师生以“卧薪尝胆”之毅力与“铁杵成针”之决心,唤醒沉睡的中华雄狮,共御外侮。其“豺虎未平空有恨”、“国仇未报老僧羞”之语,饱含未竟之志与忧国忧民之情。
在诗作中,大师亦多次触及社会现实,如《感事呈叶吏部》前二联“时事空如此,神州将陆沉。宁堪忧国泪,忽上道人襟”,深刻反映了国家危亡之际的沉痛与无奈;《江北水灾》一诗,更是直接描绘了水灾肆虐下民不聊生的惨状,末句“冻饥死路隅,无人收其尸。伤心那忍见,人瘦狗独肥”触目惊心,将悲天悯人之心与佛家慈悲教义紧密结合,展现出其作为爱国诗僧的独特风貌。
然而,在政治观念上,释敬安对维新变法持保留态度,认为其“弄权竟使朝纲紊,变法徒伤风俗情”,并赞颂清末为“尧天盛世”,表现出一定的保守倾向。对于皇室成员的逝世,如德宗、
慈禧,他更是悲痛欲绝,“抢地呼天痛莫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