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9月28日出生于湖北武昌,是我国民间文艺学家,谣、谚语学家。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在谚、谣方面有突出贡献。著作有《中国风土俚谚小集》、《中国谚语类编》、《中华谚语选》。同名人氏还有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学员,后任国民政府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政治部
少将副主任朱介凡。
人物简介
朱介凡〈1921一?〉,男,
汉族。民间文艺学家,谣、谚语学家。字依萍,谱名成章,别署寿堂。人物生平 1912年9月28日,朱介凡出生于湖北武昌,从小受母亲教育启蒙,学会了许多儿歌
1923年入湖北模范小学以后,《修身》课本上的“铁杵磨成针"的谚语又给他以深刻的印象,并且影响他一生锲而不舍地从事学术研究。朱介凡于1928年开始写作,任《蜀东新闻》编辑,后又主编《胶东新闻》副刊,
1930年返回
武汉市,从事职业写作,后又主编《现代社会》半月刊,《浪花周刊》,与此同时,他也写诗,小说、戏剧。并且在文艺评论,古今礼俗,歌谣,民间传说,方志学,新闻写作研究,现代社会问题等方面也颇有造诣,朱介凡曾在军政、教育、新闻界任职多年,
1946年担任《
正义报》副社长,《中国大辞典》编处编纂。
1984年兼《新生报》撰述,1965年退役回家,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台湾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台湾中国文艺学会荣誉理事,青溪新文艺学会常务监事。
成就及荣誉
朱介凡在民间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谚、谣的研究上,致力半世纪而孜孜不倦,从1930年起,他便开始收集、整理、研究、纂述谚语,同时也兼及其它民间文学种类如歌谣、故事、传说、笑话等的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陕西西安发行的《
华北新闻》副刊上发表过不少《三宗宝》的风土谚语,每期刊出一条,并加解释,深受读者欢迎。
1947年,他又在汉口陆续发表《中国风土俚谚小集》,每天随写随登。
1948年冬,他在台湾开始编纂《中国谚语类编》,
1950年8月间编成《中华谚语选》。
1954年底开始,他把自1930年以来搜集到的全部谚语资料逐步整理,并把近三十年所阅读到的全国各省、州、县的方志二千多种所得谚语编成卡片,准备纂述成约三百万字的《中国谚语志》,至今仍在进行。
1964年12月,台北新兴书局出版了朱介凡的专著《中国谚语论》,全书约九十万字,这是他搜集、研究中国谚语三十多年的力作,介绍研究了中国古今各省各民族的谚语、民俗、修词、音韵、语气等不同角度,详引各类谚语并加以理论上的全面分析。不失为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
1967年台湾台北书店出版的《鸡儿喔喔啼》,是较全面性的集中国近代儿歌大成的理论专著,引用了
清代以后各省儿歌共1501首,
而1977年12月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儿歌》,以近代中国各省的1501首儿歌为研究对象,其规模之广阔更是空前的。此外,在三十多年间,朱介凡还出版了多种民间文学专著,主要有:《谚话甲编》〈台北新兴书局,1957年〉,《我歌且谣》(谚话乙编,台北
世界书局,1959年)《听人劝》〈谚话丙编,台北世界书局,1961年〉《中国风土谚语释说》〈台北天一出版社,1962年〉编辑《方言记事示例》〈台北志成出版社影印本〉与娄子匡合作编著《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台北
正中书局,1963年〉《中国谚语论》〈台北新兴书局,1964年〉《谚语的源流、功能》〈论文集,台北东方文化供应社,1970年〉《中国歌谣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警喻谚语集》〈编辑,台北天一出版社,1974年〉《增补中华谚海》〈史襄哉编,朱介凡校订,台北天一出报社,1975年〉《中国谣俗论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俗文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理论观点
在从事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后,朱介凡对民间文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这些理论观点,主要见于他与
娄子匡合编的《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一书中,在他分工负责撰写的“俗文学的性质",“俗文学的价值”等章节中,表明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俗文学〈主要是指民间文学〉有如下性质:
一、民族性:不是个人之作,而是民族集体的产物。民族的性格、德行、爱憎及其生活背景,在神话、故事、传说、谚谣、谜语、笑话和民间唱本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二、传统性:俗文学〈民间文学〉完成的过程必然是经过集体的修改、补充、承认和传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历史传统渊源的。
三、乡土性:民间文学的乡土性表现为朴素、率真、寻常、厚重,或许粗鄙,但不下流。土味儿十足,地方色彩浓厚。而且由于第一性是民族性,所以也不于一隅。
四、群体性:即非阶级性。民间文学并非属于某一阶层或某一社会或某一教育程度或某一种年龄的人,而是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上智下愚所共有的,都喜爱的。
五、口语性:民间文学不管讲说、歌唱,它是生活在语言中,而非生活在文学上,虽然有书本上的记载,但其不断创造与传承,还是在干万人的口语与
说唱,所赖以表现的形式,也在口语。
六、和合性:不坚持某一观点或某一倾向,不约束什么,也不排斥什么,只依着社会生活的习俗和民间传统的继承,顺乎自然的推移,达到了合和融融的境界。而对于俗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价值,朱介凡作了如下归纳,
七、俗文学〈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所借以表现的形式,是潜沉的民族文化产物,它贯注着民族精神,它教育、鼓励、安慰老百姓,引起民族心性的团结,形成共同的爱憎。
八、扩展了文学的领域。正统文学多从俗文学发展而来,如谣谚与诗,俗文学〈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广大群体,而不是拔尖的个人,所以易于创造新的形式,新鲜活泼,刺激了正统文学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九、雅俗共赏,达到了文学的普遍效用,
十、老百姓从俗文学接受教育而构成人格。
十一、俗文学永伴人生。人们从呀呀学语起直到上幼儿园,就跟着母亲乳娘唱儿歌,稍长就知道听故事了,直到老死,其学习、休闲和社会生活中,最多接触的人文事物,是民间文学,
十二、俗文学是各种学术研究的上等资料。民间传承和社会历史进化的痕迹,在俗文学中都能常见。
十三、民间文学还是方言古语的宝库,在语言研究上,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
社会评价
以半个世纪的时间进行谣谚研究,且卷浩繁,成果卓著,在中国,朱介凡恐怕应推第一,他在歌,谣谚语的各个领域中所作的工作,很多是开拓性的。而他潜心搜集、采录的歌谣谚语资料,其规模之宏大,也是空前的,他对民间文学价值的认识与宣传,对肯定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起了很好作用。
主要作品
《中国风土俚谚小集》《中国谚语类编》《中华谚语选》《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