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峰
北京大学佛教考古学教授
李崇峰,男,出生于1960年3月,教授,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中亚和中国佛教考古与佛教艺术研究。所授课程有佛教考古导论、中原地区佛教考古专题:中国石窟寺遗迹等。1995年以来李崇峰博士先后主持过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及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或发表演讲。
人物经历
1991~1995::(印度)Department of Buddh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德里(德里大学佛教研究系) 哲学博士
1985~1990:(中原地区北京大学考古系 历史学硕士。
1978~1982:(中国)辽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文学学士。
1996~2004:北京大学副教授(佛教考古)。
1995~1996: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87~1991:甘肃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2~1985:甘肃敦煌文物研究所 翻译。
2007:(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客座教授。
2006:(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
2000:(意大利)东方大学客座教授。
2000-:(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8-1999:(台湾)台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主讲课程
1. 佛教考古导论(02218800研/02240360本)。
2. 印度石窟寺。
3. 中国佛教考古。
4. 犍陀罗与秣菟罗佛教艺术(02218300)。
5. 中国佛教考古专题(02212740)。
6. 文言文佛籍版本及目录(02211840)。
7. 外文佛教考古文献导读(02218310)。
主要贡献
承担课题
2008: 国家文物局龙门石窟考古发掘项目。
2006: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2004: 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重大课题。
2000: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998: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院省校合作重大项目。
1997: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1997: 台湾中流文教基金项目。
1996: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1995: 国家教委留学人员基金项目。
论文著述
1. 专著:
(待刊) 《响堂山石窟考古报告----六世纪中原地区中心石窟群研究》(合着)。
(待刊) 《犍陀罗与中国》(主编、合着)。
2003 《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修订版),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 《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新竹县: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
2000 《保利藏珍——石雕佛教造像精品选》(合着),广州市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5Chetiyagharas in Indian and Chinese Buddhist Caves: A Comparative Study (Ph. D Dissertation). Delhi:University of Delhi。
1993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合着),北京:文物出版社
2.重要论文:
(待刊) “克孜尔中心柱窟与《长阿含经》等经典”,载《徐苹芳先生八十华诞。
祝寿文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印制中)。
2012 “Representation of the Buddha’s Parinirvāņa in the Cetiyagharas at Kizil, 龟兹”, in:Buddhist Narrative in 亚洲 and Beyond, Bangkok: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 2012: 3-23[in English]。
2011 “僧璨、定禅师与水浴寺石窟”,见:《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
物出版社,2011年:第165-175页
2011 “Aśoka-typed Buddha images found in China”, in: Patrick Olivelleand H.P. Ray, ed.,Reimagining Aśoka: Memory and History,New Delhi: 牛津 宇宙ity Press, 2011: 374-387. [in English]
2011 “Gandhāra, Mathurā and Buddhist Sculptures of Mediaeval China”, in: Vidula Jayaswal, ed.,Kushans: Recent Discoveries and Interpretations, New Delhi: 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 2011: 382-401. [in English]
2008 “Sinicization of Indian Cave-temples: Taking Chētiyaghara and Lēņa as Examples”, in:Exploring Buddhist Cave Templ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onor of Walter M. Spink, 首尔特别市: Chung Choo Art Society, 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2008:79-88
2008 “The 地理学 of Transmission: The ‘Jibin’ Route and the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in: R. Ghose, ed.,Kizil on the Silk Road: Crossroads of Commerce \u0026 Meeting of Minds, 孟买: Marg Publications, 2008:24-31
2007 “安岳圆觉洞窟群调查记”,见: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编《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7:页565-577
2006 “西行求法与宾道”,见:《燕京学报》新21期(2006):175-188
2005 “Jibin, Jibin Route and China”, in:Proceedings of ICOMOS 15 General Assembly and Scientific Symposium, Xi’an: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p.985-990
2004 “The Representation of Jātakas in Kizil Caves”, in M. Yaldiz et al edc,Turfan Revisited: The First Century of Research into the Arts and Cultures of the Silk Road, Berlin: Dietrich Reimer Verlag, pp.163-168
2003 “莫高窟北朝晚期洞窟的分期与研究”(二稿),见:《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84,高雄市: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页152-266
2002 “西印度塔庙窟的分期与年代”,见:徐苹芳主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页681-738
2002 “周至县大秦寺塔记”,见:《文物》,2002(6):84-93
2000 “北京大学与中国佛教考古”(合着),见:《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页125-130
2000 “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正壁画塑题材及有关问题”,见: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页209-234
2000 “剑川石窟——1999年考古调查简报”,见:《文物》2000(7):71-84
2000 “莫高窟北朝晚期洞窟的分期与研究”,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兰州市甘肃民族出版社,页29-111
2000 “\u003c中国石窟寺研究\u003e简介”,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83-92
1999 “Un Esercito di Buddha”, in:Archeologia Viva, xviii(1), pp.58-63
1998 “Gandhāran and Mathurān Influence on the Early Buddhist Images of China(犍陀罗、菟罗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 in: R. Ghose, ed.,In the Footsteps of the Buddha: An Iconic Journey from India to China(《法相传真:古代佛教艺术》).Hong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页59-62
1997 “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见:《佛教研究》,6(1997):13-30
1995 “ The Kizil Grottoes”, In:Indian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7(1-2):83-85
1995 “有关莫高窟北周洞窟研究的两个问题”,见:段文杰主编《1990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市辽宁美术出版社,页76-88
翻译:
1.Buddhist Cave Paintings at Tunhuang, by Basil Gray, London: Faber \u0026 Faber ltd, 1959.
2. 'The Sculpture of T'ian Lung Shan: Reconstruction and Dating', by H. Vanderstappen \u0026 Marylin Rhie, in:Artibus Asiae, vol. xxvii, no.3, 1965.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讲课程
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