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季舒(?~573),
南北朝北齐官吏、名医。字叔正,北齐博陵安平(今河北
安平县)人。
北魏鸿胪卿崔瑜之之子。
崔季舒少年丧父,天性聪明,阅读经史书籍,文笔见长。十七岁时担任州
主簿,深受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器重,升任中书侍郎。
高洋时,升至侍中,兼任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武成王高湛当太子时,有次生病,文宜帝派崔季舒护理医治。
高纬高纬时,
韩凤诬告崔季舒谋反,被杀死在含章殿。
崔季舒一向喜好医术,经常在工作闲暇之余专心精研,虽然地位声望越来越高,却不曾有丝毫懈怠,不论是穷人还是仆人,均为他们治疗,被称为国手。
宇文邕灭齐后,下诏优待崔季舒等人,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定州市刺史。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季舒十七岁时,任州
主簿,受到大将军、超郡公元琛的器重,元琛向北
齐神武帝推荐了崔季舒。神武帝在亲自挑选丞郎时,任命崔季舒为大行素都官郎中,后来提升为中书侍郎,成为神武帝的亲信。崔季舒擅长音乐,管理宫廷内的歌舞艺人,开创了中书管理宫廷歌舞艺人的先河。
文襄帝遇难后,
高洋即将前往晋阳。
黄门侍郎阳休之劝崔季舒跟随,然而崔季舒本性悠闲自在,于是没有请求随行。司马子如因为和崔季舒有往日的仇恨,与尚食典御陈山提等奏请其罪状。于是崔季舒被鞭打二百下,流放北部边境服劳役。
天保初年,文宣帝知道他没有罪,任命崔季舒为将作大匠,后又升任侍中,随即兼任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深受天子赏识。
官途坎坷
乾明初年,根据文宣帝的遗诏,停止了崔季舒的仆射职务。正逢其母亲丧事,崔季舒辞去了官职。服丧期满后得到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勋,兼中兵尚书,出任齐州刺史。后来因为
贪污受贿罪,崔季舒被
御史弹劾,却得到皇帝赦免不予追究。武成帝在藩国时,曾生病,文宣命派崔季舒前往医治。大宁初年,崔季舒回宫,屡经升任为
度支尚书、后来被
胡长仁暗中揭发秘告,崔季舒降职为西州刺史。崔季舒因为向朝廷吏部推荐点职官,被追究免去官职。同时又因造访广宁王住宅,被皮鞭责打几十下。直到武成帝逝世,都不准崔季舒参与吊唁。过了很久,任命崔季舒为
胶州市刺史,升任侍中、开府,享受新安、河阴二郡的干禄。升官至左光禄大夫,主管撰写《御史》,掌管国史编撰。
崔季舒一向喜好医术,经常在工作闲暇之余专心精研,虽然地位声望越来越高,却不曾有丝毫懈怠,不论是穷人还是仆人,均为他们治疗,被称为国手。
殿前冤杀
因为祖珽的奏请,崔季舒被任命管理监督宫廷内制造器物的作坊。当祖被驱逐时,
韩凤也把崔季舒当做祖珽的同党,准备驱逐出宫廷。适逢皇上去
太原市,季舒与
张雕谋议,认为寿春被围困,朝廷军队出外抵御,使者的往返,应受节制约束;同时平民百姓也很惊恐,听说皇上要去并州,是畏惧躲避南方贼寇,如果不启奏规谏,一定会动摇民心。于是崔季舒和一些文官,联名上奏劝谏。当时权贵的代表
赵彦深、
唐邕、
段孝言等人起初还齐心,临了却犹豫不定,崔季舒与他们争执,决断不下。韩长鸾便上奏说:“汉人文官聚集联合签名,说是进谏劝止去并州,其实未必不是造反,应该将他们诛杀。”皇帝即刻召来已经在奏表上签名的官员会集于含章殿,把季舒、
张雕、
刘逖、
封孝琰、
裴泽、郭遵等作为带头首领,一起斩杀在宫殿阶前的平地上。
韩凤下令将他们的尸首丢进
漳河。崔季舒等人的家属也遭到惩罚,成年男子被流放北部边境服劳役,妇女被发配到官署为奴工,幼年男童则被执行宫刑,家产全部没收入宫。
妾所生的儿子长君,任尚书右外兵郎中。长君的弟弟镜玄,任著作佐郎。一起流放到长城,不久,季舒等六人的妻子,由于年老放了出来。后来南安王思好重申朝廷罪恶,以季舒等被害为理由,召六人兄弟儿子和侄子随军赶向晋阳。事情失败,长君等人一起被杀。六人的妻子,又追究没入官。
宇文邕灭齐后,下诏优待崔季舒等人,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定州市刺史。
劝谏始末
北齐国子
祭酒张雕,当过北齐帝
高纬的老师,教导高纬研读儒家学派经书,高纬对他十分尊敬。张雕跟受高纬宠爱的匈奴人何洪珍情谊密切,于是引起骆提婆、韩长鸾等人的厌恶。何洪珍推荐张雕当侍中,加授
开府仪同三司(宰相级),主管财政业务(奏
度支)。张雕放胆直言,没有顾忌,主张宫内不必要的开支,应尽量节省;皇帝身旁骄傲放纵的臣属,应制裁约束。张雕不断讥刺当权的贵人,提出重要方案,高纬对他非常依靠。公元573年,高纬打算前往晋阳(山西太原),侍中崔季舒跟
张雕商议,认为:“寿阳(安徽寿县)正陷重围,大军出动作战,信差来往,事事要请皇上裁决,沿路小民可能惊慌过度,认为圣驾逃向并州,为的是要躲避南方贼寇。我们如果不上疏规劝,深怕人心震动。”于是跟随驾文官,联名上疏劝阻。韩长鸾警告
高纬说:“中华人官员竟然采取一致行动,联名上奏,表面上看是劝阻
皇帝前往并州,事实上未必不是暗中谋反,应该诛杀。”高纬召集全体签名的官员,在含章殿集合,包括张雕、崔季舒、
封孝琰、
散骑常侍刘逖、
黄门侍郎裴泽、郭遵等,就在殿前大庭全部斩首;家属放逐到北方边境,妇女罚作奴工,男子送蚕室,财产全部没收。
家族关系
史书记载
《
北齐书》记载:崔季舒,字叔正,
安平县人,好医术,锐意研精,遂为名手,多所全济,虽位望转高,未尝懈怠。
《北齐书》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记载: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有当世才具。年十七,为州
主簿,为大将军赵郡公琛所器重,言之于神武。神武亲简丞郎,补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辅政,转大将军中兵
参军,甚见亲宠。以魏帝左右,须置腹心,拜中书侍郎。文襄为
中书监,移门下机事总归中书,又季舒善音乐,故内伎亦通隶焉,内伎属中书。自季舒始也。文襄每进书魏帝,有所谏请,或文辞繁杂,季舒辄修饰通之,得申劝戒而已。静帝报答霸朝,恒与季舒论之,云"崔中书是我你母。"转
黄门侍郎,领主衣
都统。虽迹在
曹魏,而心归霸府,密谋大计,皆得预闻。于是宾客辐凑,倾心接礼,甚得名誉,势倾
崔暹。尝于朝堂屏人拜之曰:"暹若得仆射,皆
叔父之恩。"其权重如此。时勋贵多不法,文襄无所纵舍,外议以季舒及崔暹等所为,甚被怨疾。及文襄遇难,文宣将赴晋阳,黄门郎
阳休之劝季舒从行,曰:"一日不朝,其间容刀。"季舒性爱声色,心在闲放,遂不请行,欲恣其行乐。
司马子如缘宿憾,及尚食典御
陈山提等共列其过状,由是季舒及暹各鞭二百,徙北边。
天保初,文宣知其无罪,追为将作大匠,再迁侍中。俄兼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大被恩遇。乾明初,
杨愔以文宣遗旨,停其仆射。遭母丧解任,起复,除光禄勋,兼中兵尚书。出为齐州
刺史,坐遣人渡淮互市,亦有赃贿事,为
御史所劾,会赦不问。
齐武成帝居藩,曾病,文宣令季舒疗病,备尽心力。大宁初,追还,引入慰勉,累拜
度支尚书、
开府仪同三司。营
昭阳殿,敕令监造。以判事式为
胡长仁密言其短,出为西兖州刺史。为进典签于吏部,被责免官,又以诣广宁王宅,决马鞭数十。及武成崩,不得预于哭泣。久之,除胶州刺史,迁侍中、开府,食新安、河阴二郡干。加左光禄大夫,待诏文林馆,监撰《御览》。加特进、监修国史。季舒素好图籍,暮年转更精勤,兼推荐人士,奖劝文学,时议然,远近称美。
祖珽受委,奏季舒总监内作。珽被出,韩长鸾以为珽党,亦欲出之。属车驾将适晋阳,季舒与张雕议:以为寿春被围,大军出拒,信使往还,须禀节度;兼道路小人,或相惊恐,云大驾向并,畏避南寇;若不启谏,必动人情。遂与从驾文官连名进谏。时贵臣赵彦深、唐邕、段孝言等初亦同心,临时疑贰,季舒与争未决。长鸾遂奏云:"汉儿文官连名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声云谏止向并,其实未必不反,宜加诛戮。"帝即召已署表官人集含章殿,以季舒、张雕、刘逖、封孝琰、裴泽、郭遵等为首,并斩之殿庭,长鸾令弃其尸于漳水。自外同署,将加鞭挞,赵彦深执谏获免。季舒等家属男女徙北边,妻女子妇配奚官,小男下蚕室,没入产。
季舒大好医术,天保中,于徙所无事,更锐意研精,遂为名手,多所全济。虽位望转高,未曾懈怠,纵贫贱厮养,亦为之疗。
庶子长君,尚书右外兵郎中。次镜玄,著作佐郎。并流于远恶。未几,季舒等六人妻以年老放出。后南安王思好更称朝廷罪恶,以季舒等见害为词,悉召六人兄弟子侄随军趣晋阳。事败,长君等并从戮,六人妻又追入官。
宇文邕灭齐,诏
斛律光与崔季舒等六人同被优赠,季舒赠开府仪同大将军、
定州市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