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禧古城
位于福建省的历史遗址
莆禧古城位于北岸管委会山亭乡莆禧村境内,距离莆田市市区约40公里,古城始建于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为明代抗倭遗址。截至2020年12月27日,存古城墙长1335米,东北两座城门保存完好,西南城墙地段存有古城基遗址。城内有北京都城隍庙天妃宫,以及城外有戚继光石像、八卦井等古迹。
1369年(明洪武二年),兴化路改为兴化府,辖莆田、仙游县、兴化三县不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设平海卫莆禧所。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建造莆禧城。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莆禧。1448 年(明正统十三年),裁革兴化县。清沿明制,兴化府建制不变。1939年,国民党政府第三战区拆除莆禧城西、南两个城门及周围城墙。1956年,莆禧城被列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福建省文管办拨专款进行小规模抢救性修缮。1996年,莆禧城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0月,市政府申报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加以保护。2016年,被评为莆田市社科普及基地。
莆禧古城是中国东南沿海,幸存至今为数不多古代海防工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为培育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北岸开发区加大对古城的开发和保护,依托古城兴建戚继光公园,配套建设戚继光抗倭英雄故事、古城抗倭史实等石刻、石碑景观、普陀山紫霄洞等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莆禧古城史称“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属军事要地,历代均有驻军守防。史料记载莆禧,原名浮曦,明洪武二十年建城后,合莆田新度雅称,改为莆禧,因地理自然条件,有一个优美的历史地名——鲤江。
历史沿革
1369年(明洪武二年),莆田市路改为兴化府,辖莆田、仙游县、兴化三县不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朝廷为防倭患,设平海卫莆禧所。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拆莆田镇海堤石料,建造莆禧城。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莆禧。1448 年(明正统十三年),裁革兴化县,兴化府下辖莆田与仙游两县。清沿明制,兴化府建制不变。
1939年,国民党政府第三战区以便于疏散城民为由,拆除莆禧城西、南两个城门及周围城墙。1956年,莆禧城被列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福建省文管办拨专款进行小规模抢救性修缮。1996年,莆禧城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0月,市政府申报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加以保护。2016年,被评为莆田市社科普及基地。
地理环境
莆禧古城位于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开发区山亭镇,离市区约38公里,与湄洲岛隔海相望,城东、南、北三面临海线,西为陆路山丘,水陆交通方便。
主要建筑
古城墙
所城周长590丈、墙高2.1丈、宽1.2丈、城垛1049个、垛高6尺,置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凿六个水涵洞,城东、南、北三处制高点炮台,故称“六涵、三角、千余垛”。全城有24个警铺,城中设千户所址。现存古城墙长1335米,东北两座城门保存完好,西南城墙地段存有古城基遗址。
仙洞赏春台
仙洞赏春台位于莆禧城东北角约二里路程普陀山麓,是一处鲜为人知胜景佳迹,“紫霄洞”、“望仙门”等景点各具情趣。北面有一巨石,上书“赏春台”三个大字,相传是明代御史所书。古时名人骚客,多会于此,同时流传着许多仙洞“乞仙梦”的传说。
蜈蚣军道
古城东门有一条石板路形似“蜈蚣”,顺着山势共有17道接洽处,直通城外。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东门守城军民必经之路,所以称为“马路顶”,抗倭军民都是从这条路冲出与倭寇厮杀。如今,这条古道村民们还在使用。
主要景点
戚继光石像
位于北城门出口处戚继光石雕像基座高2米,像身高3.5米。抗倭英雄戚继光仗剑矗立雄伟石雕像庄严肃穆,依旧在表达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壮志豪情。截止2018年6月15日,戚继光公园已基本建成,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以绿化提升为主,满足附近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
八卦井
莆禧八卦井位于山亭镇莆禧村北门外。凿于明代,井内壁用石块砌成圆形,内径3.5米,深3米。井栏用青石板和方解石栓围砌,分九格,每格长1米,按八卦排列,两格之间用边长0.3米的方石栓相隔,第二格无卦,为打水时踩用,被誉为“救民井”。该建筑为研究莆田市地方古建筑提供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风水树
北门入城,瓮城里石墙缝中,有一棵百年榕树从城墙石缝中向外“坚强”生长着,虽历经风雨却不倒,像一位忠诚、勇敢的守城“老兵”。被当地群众视为“风水树”,每逢节庆前,村民们会自发前来祭拜。沿着北门内石阶而上,站在城墙上举目远眺,眼前仿佛又出现当年军民同心,浴血奋战,携手同抗来犯之敌的英勇场面,不禁令人心潮难平。
天妃宫
北门旁莆禧天妃宫创建于宋淳熙三年(1176)前,初名为“崇福夫人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宋建妈祖庙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修,莆禧城建城,改名“天妃宫”,宫中供奉一尊宋代木雕妈祖像,保存明、清楹联和咸丰年间刺绣织物等文物,是涉台文物之一。在天妃宫院子里有一棵植于宋代,历经千载桧柏,该桧树造型奇特,郁郁葱葱,虽历经战火和雷电击中的双重磨难而不倒,被誉为“空心比干始祖林,天下妈祖第一树”。
十字街
古城内主干道是两条十字交叉的石板路,通向四座城门,被称为“十字街”,该街纵500米,横300米,交叉点有圆锥形凸起被老百姓称为“蚌龟”,象征着吉祥如意。“当年在修建城池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排水顺畅,并结合‘天圆地方’之说,所以特地用石头垒成凸起的龟壳状,至今每逢暴雨时,排水防涝的功能还是完好如初。”
大参将胡公遗爱碑
距十字街不远处,立有一块“大参将陈胡公遗爱碑”石碑,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抗倭将领胡守仁德政而立。史料记载,胡守仁(约1531-1592),字子安,号近塘,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麾下重要将领之一。从嘉靖开始,胡守仁一直追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在浙江省福建省等地抗击倭寇,在北方抵御蒙古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因骁勇善战,颇受戚继光信赖。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月,胡守仁随戚继光到福建抗倭,因胡守仁战功显赫,嘉靖四十二年起担任莆禧守备,负责忠门半岛和湄洲湾全境抗倭御寇的防务,后又升任福建中路参将、福建总兵等。
莆禧城隍庙
莆禧城隍庙,原名鲤江庙,是在宋代供奉民间称为张巡唐朝名将张巡)鲤江庙旧址上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所建成的。戚继光所题写“东海保障”和“御奖黄袍”的牌匾高悬庙中。据《敕封守御城隍大神碑》载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围困莆禧城达五十多天,城隍显灵,“神灯四布,夜夜绕城,寇望而生畏,自溃鼠窜”。事后地方官报奏朝廷。明朝廷认为城隍爷守城有功,不仅赐予莆禧城的城隍爷以“城隍大神”之称,还破格敕封为威灵公赐以黄袍,成为全国唯一身穿黄袍的城隍大神。清代截界,莆禧民众被迫内迁,城隍大神也随之移居涵江区康熙五年(1666)辟建涵江(今涵江鉴前)“鲤江城隍庙”。
妈祖阁
妈阁庙位于妈祖城西侧的麒山之巅,总建筑面积为2685平方米,基座面积为1568平方米。妈祖阁总体造型端庄古朴,轻盈而又动感,兼容传统风格和现代气息,阁平面为方形,四角减缺,成海棠状。阁共五层,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三诞辰之意。
开发与保护
为培育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北岸开发区已加大对古城的开发和保护,依托古城兴建戚继光公园,配套建设戚继光抗倭英雄故事、古城抗倭史实等石刻、石碑景观、错落有致的“书”“礼”“鼎”文化雕像等、普陀山紫霄洞等旅游景区。2018年7月31日,实施对莆禧古城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修缮整治工作。
近年来,北岸经开区结合新文公路提升工程,投入资金,沿莆禧古城北侧建立戚继光公园。村里投入50多万元,对古城墙等开展修缮保护工作。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文物专项补助资金300多万元,先后完成东吴石塔、金鸡庙、贤良港天后祖祠、莆禧城隍庙、莆禧天妃宫修缮保护工程以及全部区保以上文物建筑的电路改造和安消防工程
古城传说
相传忠门眉头村出过御史,出仕前是一个穷困潦倒秀才。他到仙洞去乞仙梦,梦中一道士对他说:你想登仕途,除非地覆天翻。醒来后大为扫兴。但秀才拿得起放得下,只好种田讨柴度日,闲来也常常读些诗书。眼看三年大考将至,同窗学友个个攻诗作文,他好不羡慕。此时他要上山讨柴,手里拿着扁担,很不情愿往地上一捅,“乒”的一声,地上一个碗底翻了过来。秀才低头一看,见碗底有一个“天”字。他顿时悟出道理,扔掉扁担,整日闭门苦读。这年大考,果然高中,后来官居御史
莆禧城内有一书生,应试刚回,到仙洞去乞仙梦。梦见自己与许多人一起摸牌,是一块没有任何字的牌子,醒来后浑身冰冷,回家路上无精打采,唉声叹气。一位老者见状,便问其故。书生把乞得梦境与老者说,老者见书生悲悲切切,恐生不测,随口安慰书生道:恭喜恭喜,无字牌其实有字-‘无’字,‘无’字就象一顶四人抬大轿,你必高中,切莫扫兴。书生听罢,强作欢颜,似信非信,回到家中等待。不久红榜出来,中了进士,果然坐上了“四人抬大轿”。
相关节日
莆禧“十九日”城隍庙会活动,已经延续数百年,以“爬刀梯下火海”等,独特的闹元宵民俗活动,纪念古城抗倭历史,体现了沿海人民性格粗犷、勇猛,敢于斗争的尚武精神,也体现了古城人民大无畏精神。
相关故事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倭寇大举进攻莆田市,攻陷兴化府城、平海卫城,莆禧城孤立无援,沦为一座孤城,惨云密布,苦苦支撑了50余日而不破,直至倭寇败退,是抗倭史上的一个奇迹。
抗战期间,莆禧惨遭浩劫,这座曾令日寇祖上蒙羞的英雄城堡,遭受日机轰炸上百架次。
参考资料
莆禧古城简介.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开区.2024-01-30
莆禧古城.莆田市人民政府.2024-01-30
莆禧古城.清新福建.2024-01-30
莆禧:一座有故事的古城.今日头条.2024-01-30
莆田:无限风光在北岸.今日头条.2024-01-30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主要建筑
古城墙
仙洞赏春台
蜈蚣军道
主要景点
戚继光石像
八卦井
风水树
天妃宫
十字街
大参将胡公遗爱碑
莆禧城隍庙
妈祖阁
开发与保护
古城传说
相关节日
相关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