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甫(
茅盾长篇小说《
子夜》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半封建半
殖民地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吴荪甫身上表现得十分鲜明。
吴荪甫初到
上海市时,与
林佩瑶相遇,随即两人一同被绑架。后来,随着一次次的交往,两人的爱情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吴荪甫在和
买办金融
资本家赵柏韬最后的较量中一同破产。
《
子夜》中吴荪甫具有鲜明的悲剧性特征,这是主人公自身理想与时势下的必然产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吴荪甫所有的抱负与理想均以幻灭告终。其刚愎又软弱、狠毒又惶恐、阴险又拙劣的矛盾性格,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买办资产阶级不满,但又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和
赵伯韬合作搞
公债投机;他不满
蒋介石政府的苛捐杂税、军阀战争,但他又依靠
中国国民党军警来镇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对工农群众和
中国工农红军极端恐惧和仇视;在家里,他专制独断,表现出封建性的一面。吴荪甫形象的创造,是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
吴荪甫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他有雄厚的财力,很有才干,曾留学欧美,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要和
倾销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为此,他和
交通运输业
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甫一起建立起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梦想有一天在他控制下的益中公司“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黑烟,
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的许多工厂里的产品销行全国,深入穷乡僻壤。他以放款给同业为手段做成圈套,一口气并吞了八个生产轻工
大宗商品的厂。他的理论是,要把那些平庸的企业家毫无怜悯地打倒,把他们的企业掌握到他的铁腕中来,以实现他的吴记
资本主义王国的美梦,充分表现他的野心、魄力、冒险精神和竞争中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吴荪甫和
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是贯串全书的主线。吴荪甫敢于和赵伯韬斗,并用自己坚强的自信和乐观的精神团结和鼓舞孙吉人、王和甫,把益中公司办成了反赵的大本营。
吴荪甫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益中公司外遇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内逢
中国国民党新军阀战争,民生凋敝,产品销不出去,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买办资本家施展各种阴谋手段破坏益中公司,使得益中公司处于严重
经济危机的境地。民族工业艰难无前途的困境,使得精明刚强的吴荪甫也变得迷惘空虚、软弱无力了。
黄浦江夜游深入揭示了吴荪甫的内心苦闷,夜总会赵吴谈判吴甚至想有条件投降,最后破产了。
他是
中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民族
资本主义家的代表,渴望摆脱外国势力的束缚却又不得不依赖于封建及西方势力,最终失败。
茅盾,男,(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预科,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
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小说《
子夜》《
春蚕》和文学评论《
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
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