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黎
陈敬黎
陈敬黎 (1965~)笔名黎子、敬黎。咸宁市人。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签约作家;先后发表各种文学类作品近500万字。
人物简介
198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咸宁分院。1988年后历任咸宁市马桥镇人民政府秘书、人事干事,咸宁市群众艺术馆创作干部,《南鄂晚报》总编助理。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窗外的月亮》、《洪流三部曲》(《荣恩堂》、《玉雕楼》、《金銮殿》),中篇小说《白丝帕》,散文《山里女人》,报告文学《十八块合金基石》、《那山·那牛·那虎》,报告文学集《隔山灯火》。根据其长篇小说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守望家园》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播出,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创作生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高考落榜的陈敬黎,因喜欢写作,经常在咸宁市地区(现咸宁市)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电影剧本等,当时在咸宁县(现咸安区)便有了小名气。1988年,原咸宁县政府看中他是块写文章的好料,将他安排到马桥区政府(现为镇)专职搞文字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陈敬黎说,在那个除了书籍,无其它媒体可以获得知识的年代,看书是他唯一的爱好。他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文学前辈们那样去写如梦如幻的人生。也就从那个时候起,陈敬黎开始用小说、散文、诗歌书写自己的人生,追寻属于自已的文学梦。
后来,陈敬黎进入咸宁大学(现湖北科技学院)中文系深造,3年的“充电”使他更加激情迸发,佳作不断。
1998年,小说《窗外的月亮》初稿在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被现任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发现,对小说写大学生返乡题材的超前思路给予了肯定,有意将其拍成电视剧。随后,陈敬黎在汪国辉的指导下开始剧本创作。
1995年,陈敬黎被借调至咸宁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也就是这个时候,因为工作与他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剧本写作“撞车”,他决定背水一战,放弃工资待遇,专心投入写作。然而,命运并未向他伸来幸运之手,连续几年,陈敬黎的所有文字只能放在自己那狭小的书房里,成了无人问津的“垃圾”,为此他也失去了家庭和他应该拥有的安静生活。
书沉渤海无人见,苦尽甘来终有时。2000年,陈敬黎根据自己的长篇小说《窗外的月亮》改编的40万字的电视剧本《守望家园》正式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投入拍摄,2001年在央视八套播出。他在收获名气的同时也拿到了一笔不菲的稿酬,市委宣传部也给了他一笔奖金。陈敬黎一夜之间“脱了贫”,这也是他从事专业创作以来收获的第一桶金。
2003年,他创作的第一部63万字的长篇小说《窗外的月亮》正式出版,随之一举成名。从此,陈敬黎更加坚定了从事职业创作的信心。
《窗外的月亮》面世后,陈敬黎创作目标选定的是一个历史题材,以一个医药世家从光绪年间到二十世纪末的发展兴盛史为背景,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洪流三部曲》(《荣恩堂》、《玉雕楼》、《金銮殿》)。小说描绘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面,以及身在其中的每个人物的悲欢情仇。四年半时间创作完成170万字。
这部小说在创作的同时,也被当地主流媒体《南鄂晚报》相中,进行同步连载,没想到这一连载就是6年。陈敬黎除了每天收获一点小稿费外,创作也收获了规律,真正过起了“晚九朝六”的生活。
要说《窗外的月亮》是陈敬黎的成名作,那么《洪流三部曲》才是他真正进入职业创作的开始。起初,他写《荣恩堂》时,前身是《荣兴堂》,后被内蒙古自治区一家企业抢注了商标,连载7个月后他将小说改名为《荣恩堂》,没想到小说《荣恩堂》连载后,社会反响强烈,“荣恩堂”也被我市一家企业注册成了商标。《洪流三部曲》同时创下了咸宁市文学创作史上,小说字数最多、连载时间最长、观众读者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等多项纪录。
2005年,《守望家园》获得了第5届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5月,陈敬黎正式成为省作协新一届签约作家。
如今,跟陈敬黎聊天,他最在意的也许是“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这个称谓。说是作家,其实他成为中国作协的一员也只是从2008年才开始。从2005年加入省作协,到2008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之前,他的身份用“卖字为生的写作者”来标注可能更合适。卖字为生,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只能靠着卖文来养活自己和家庭;而写作者,则是他对自身坚守和对文学的挚爱的一种诠释。
获奖记录
2019年12月,陈敬黎凭借《汀泗桥》获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小说类大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创作生涯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