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谷
杨牧谷
杨牧谷(1945年7月8日-2002年1月7日),原名杨文辉,又名Arnold、阿奴,华人神学工作者,资深学者、作家。1974年荣获加利福尼亚州亚苏撒大学研读文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爱丁堡大学道学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
杨牧谷因战乱举家逃难到香港。中学时归信基督,决定一生委身于传道职事。中学毕业后投考四川神学院,1964年起先后进入中华神学院和海外神学院读书。
1967年神学毕业后,加入证道出版社担任编辑,次年即获晋升为总编辑。
1974年8月与伍秀娴结婚,婚后11天便赴美国进修,入读加州阿苏萨太平洋大学
1978年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论文以《道德经》来作信仰和神学对话研究,导师为李约瑟
1981年学成返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组讲师。
1983年10月15日接受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按立为牧师。
1987年退下崇基神学组的教席,全时间从事基督教文字工作与神学研究。
1992年冬,杨氏证实患有鼻咽癌,一连串痛苦的治疗令他对信仰及生命作出更深的反省。病愈后身体的状况并无影响他的工作,反而令他更积极参与病人的关怀工作。
2001年12月,杨氏与妻子到英国度假期间身体突感不适,入院后更陷入昏迷状态。
2002年1月7日,杨牧谷牧师因多种器官衰竭,燃尽一生,安息主怀。
人物轶事
杨牧谷牧师给儿子的信(摘自《你欠生命一份神迹》):
1.永远不接受别人的判命,只相信走过的路是证明上主的邀约,胜过的险阻是说明上主的恩佑,一生与主同行,立志造福人群。
2.前面的路其实没有攀不过的高山,除了自己的胆怯;没有胜不过的险阻,除了自己的不信。所以永远不轻言退下;无论何时何地,竭尽所能,再加一点,势必捱过下一步。
3.你唯一的敌人不是环境,不是际遇,而是撒旦。所以我儿,你务要警醒,每天保持灵修的习惯,守静而慎独,习惯把每事带到主面前,寻求他的指引。
4.在学校的时候你要见高山越高山,遇险滩涉险滩;出到社会,我希望你能多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曾对你妹妹说,世上太多心灵是破碎,肉体受摧残的人,我鼓励她多为这些人谱出能抚慰人创伤的歌曲。你也要用你的方法叫身边的人多一份安慰与希望。
5.金钱不是工作的目标,它更永不应成为人生的目标。在你的年代,它再没有机会成为逃避战祸的保命单位,因此永不赋予它有任何终极的价值。假如金钱能济人于燃眉,或可以囊助圣工,赶快这样使用它吧,它给你的满足感是别的无法替代。
6.你要有自己持守的原则,而你愈快建立愈好。至于原则是什么,你不须问我或任何人的意见,因为生命是你的,怎样使生命发挥到最高效益,必须自己找出来。有自己的原则,省得到时惶惑。有原则又能一生恪守不渝的,在你那年代会愈见珍贵。
7.我儿,你一定要留意上帝在你生命中的旨意与预备。他会为了成就他的国度,为你预备非凡的召命与恩典。人一生的成败,是在怎样看,怎样用自己的一生。
8.一个纯为自己而生活的生命,其实是一个不值得活的生命。一个人“为己活必为己伤”。
9.幸福不是不须付出,而是有可以付出的对象。同样地,要付出并不是不幸;没有付出的,那才叫悲哀。一种散漫的悲哀,它是现代都市人死气沉沉的重要成因。
10.一生立志,要尊重女性,像主当初造她们时候的本意。永不践踏她们的尊严,轻看她们的价值。她们是我们生命的伙伴,一起探索,共同成就生命的使命,我们就算是紧握幸福的钥匙了。
家庭情况
杨牧谷妻子为杨伍秀娴师母,早年从事教育工作。2011年11月,伍女士为去世十年的丈夫出版了传记《人去留影─杨牧谷牧师的故事》。杨师母已于2019年5月2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家中安详离世,享年72岁。
人物评价
杨牧谷牧师在海内外华人教会享负盛名,以敏锐触觉、洞察力强见称,事奉充满魄力。梁嘉麟院长说:“杨牧谷牧师可被称为香港教会在回归期前后的一位先知。”杨牧谷另一最令人注目的是其著作多产,经常於凌晨四时起床写作。据吕振羽杨牧谷共事过的同工指出,杨牧谷可以在早午晚三个不同时段,分别埋头撰写三本不同的书籍,可说是华人神学工作者著作产量最丰富的一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轶事
家庭情况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