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简称极地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极地综合环境调查、观测、监测和评价等业务工作,负责极地数据、样品、标本、档案等管理和公益服务保障,开展极地冰雪、海洋与气候变化、极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极区空间环境变化、
南极洲天文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研究,负责南北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运行与安全管理,为国家南北极考察提供业务保障和技术支撑,开展国家极地相关事务咨询。
2023年7月3日,万家乐与中国
极地研究中心在上海雪龙路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举行了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
历史沿革
1984.05,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同意,正式组建中国极地研究所,选址
上海市。
1986.01,中国极地研究所筹建处正式成立。
1988.09,中国极地研究所建设工程开工。
1989.10.10,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成立。
1990.01,经批准,中国极地研究所明确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筹建过渡期事业编制50名。
2002.01,经批准,中国
极地研究所明确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中国
南极洲长城站、
中山站的管理及其
后勤保障职能划归中国极地研究所。
2003.01,经批准,中国极地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对外工作可继续使用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名称(以下简称“极地中心”)。极地中心设立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事业编制增加至145名。
2010.09,经批准,极地中心明确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极地中心事业编制由145名增加到230名。
2018.11,经批准,
极地中心确定为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合作交流
2022年8月,
中国自然资源部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泰国国家科技发展局、
朱拉隆功大学、
泰国东方大学、
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等5家机构通过线上方式续签了《极地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继续在极地科研、考察、人员交流与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3年7月3日,万家乐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上海雪龙路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举行了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极地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9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0人,
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
极地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担任负责人4人次,科研队伍中涌现出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极地中心与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科、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共建计划和科研合作。在海洋学、
冰川学、生物学、
生态学、空间与大气物理学、
天文学等学科领域依托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有联合培养研究生58人。
具有独立招收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13人,为国内外
访问学者提供工作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科研部门
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实验室围绕中国极地考察国家需求和国际极地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在
地球冰盖海冰海洋-大气-生态-空间之间的圈层相互作用、气候环境变化、空间和海洋环境感知等方面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原始创新和多学科交叉创新,设立了五个研究方向:
极地雪冰与海洋环境
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
极地政策研究室
研究方向:极地政策研究室(筹)旨在建立极地战略研究队伍、学术网络和资料库,利用我中心
自然科学研究和考察保障优势,结合相关课题和任务,开展和组织开展极地战略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研究,打造该领域研究优势和影响力,为国家及主管部门提供极地政策和战略咨询服务。
研究方向: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围绕极地冰雪关键过程及其全球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以下方向研究:1)极地
冰盖冰架-
冰川等
冰冻圈要素与
岩石圈、
水圈、大气圈等的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
海平面的影响;2)南北极海洋、
海冰、大气过程及其全球联系;3)极地冰下水、
沉积物、岩石中的冰盖演化和大陆地质过程;4)极地雪冰和高
分辨率古气候记录重建。为支撑上述研究方向,研究所同时致力于研发适用于
极地特殊环境的空-天-地-水下观/探测技术与装备体系。
目前,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建有2个研究团队,分别是极地冰盖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和极地气-冰-海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在
南极洲雷达
冰川学、南极航空
地球物理学、极地海冰物理学等研究方向具有优势。
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
研究方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
上海交通大学依托《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教高函[2021]3号),于2021年6月共建筹备成立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联合双方
极地与海洋的人才队伍,围绕冰海
生态环境观测与监测、及其技术装备、极地生命系统与适应策略、
生物资源、极地生态保护等开展科学研究,主要致力于:1)开展极地冰海环境和生命研究,建立极端环境下生命生理及生存策略模型;2)开展
冰下湖、深海和深冰中微生物生命和
种群类型、代谢与演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3)开展全球气候变化下生物种群、迁移、适应及选择与竞争机制研究,冰海环境与生物协同演化机制及其与时空尺度的对应关系;4)开展
极地海洋、陆地、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服务于极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国际公约履行。
极区空间物理与天文研究所
研究方向:极区空间物理与天文研究所(筹)由极地大气与
空间物理学研究团队和
南极洲天文学研究团队组成。研究所专注于日地物质能量
耦合和
星系演化与
太阳系外行星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研究。利用自主科考数据开展极区太阳风能量注入、
磁层电离层热层大气层耦合、南极天文学的黑洞
吸积物理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研究所已在中国南北极科考站建立了观测要素完备的极区空间环境观监测体系,为空间天气监测提供服务;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研制了极区中高层大气
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在
南极洲实现了极区大气准全
高程的雷达协同观测,为探索空间天气活动对极区高层大气影响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围绕国家太空安全重大需求以及“
暗物质、
暗能量、黑洞、
宇宙起源、
天体起源和生命起源”等基础性科研问题方面,利用
南极洲在观测太空和宇宙的优势,重点开展了空间碎片监测、黑洞物理和
太阳系外行星研究,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做出贡献。
设备资源
• 科研设备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冰川学实验室有稳定同位素
质谱仪、离子色谱分析仪、库尔特微粒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冰组构自动分析仪、冰穹A深冰芯
钻孔机等科研设备。
南极洲天文学实验室有南极天文台
天文观测系统,同时设有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
还拥有雪龙系列科考船。
•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图书馆馆藏英文图书1330册、中文图书1366册、英文过刊3040册、中文过刊474册、资料刊物147册,各类数据库5个,图书馆实行开放式服务,Web.OPAC(馆藏目录检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极地研究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业务。极地图书馆是
上海图书馆学会会员单位。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国家
极地档案馆馆藏档案2千余卷、整理归档照片2万多张、纪念品等实物500余件。
• 数据资源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已收集、整理并共享5库资源样品信息7492条、13465张图片,共计7.2GB。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官网显示,中心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十一五”期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计70人次因参加南北极考察获得立功表彰,其中记
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9人次,三等功33人次。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
极地大气与
空间物理学研究室成员承担的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5项,青年项目4项;其中2012年待结题的项目有4项。承担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一项,极地专项项目一项,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一项。2012年度已发表
第一作者论文2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4篇。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承担、参与、获得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达到60项,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4项,参与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子课题4项,主持“科技部中俄合作项目”1项,参与973项目2项;主持海洋公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主持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参与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主持执行:重点1项,国际合作1项,面上2项,青年基金5项);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完成“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3项;
中原地区极地战略研究基金7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3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青年创新基金4项;主持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2项;IPY中国行动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项目专题1项;中国
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HY-1B
卫星海冰遥感预报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极区海冰监测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子课题1项,
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项、极地办第四次
北极考察资助项目1项,
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资助专项资金1项,极地办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挪合作AMORA项目1项。10人次参加
南极洲考察,其中3人次执行第22次、24次
南极冰盖内陆Dome A考察,2人次执行第26次南极考察;1人次参加第3次北极考察;2人次参加第4次北极考察,2人次参加第5次北极考察,1人次参加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部(TEKES)资助的
海冰监测项目(POL-ICE);4人次参加渤海908专项考察,1人次北极
斯瓦尔巴群岛王湾固定冰物理特性现场观测。团队发表署名研究论文91篇,SCI检索30篇(1篇《
自然》,3篇JGR,1篇《Journal of Climate》),3篇EI检索,25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
会议论文。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
极地大气与
空间物理学研究室完成科研项目7项。
(注:中心未详细列举成果名单,且无中心总体成果概述)
学术期刊
• 《极地研究》
《
极地研究》(中文刊)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极地科学进展)(英文刊)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
人才培养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
极地大气与
空间物理学研究室和中国多所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目前在读博士生5人,2012年毕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各1名。
文化传统
院标
logo以具有现代科技感的蓝色为主色,既代表了海洋的神秘与宽广,也显现了蔚蓝色特有的沉稳和内敛,凸显出极地中心对科考事业的热忱执著和严肃谨慎。它具有理性的色彩认同,又有感性的梦想追随。
地球的经纬线展现了极地科考事业的全球性。色彩上阴阳比例的强烈对比,突出极地人对极地事业不畏艰险、勇于征服的执着精神。
"极"字是整个徽标设计的视觉中心,字体的设计起源于
吴昌硕先生之手,字体在阴阳留白中延续了大师一贯的特有风格,部分的修整使得字体在视觉效果中更显文化韵味和稳定向上的感觉。"极"字的用意鲜明地展现了
极地中心对极地事业追求极致,勇于突破和创新,是极地中心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
1989年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原名中国极地研究所)之年,重要的年份浓缩了极地中心走过的风雨历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英文表述,在圆形的图形上方涵盖,呈现出国际化的视觉效果,形式上传承了国家海洋局的系统体系,上下圆弧排列的交相呼应,紧紧围绕着“极”字展开,具有学术研究机构特有的视觉感。
院训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被评为第25届“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2022-08-02
人才概况.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2022-08-02
科学研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2022-08-02
文化传统.www.pric.org.cn.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