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客》是
李佩甫所著一部长篇小说,2017年首次出版。
小说中塑造正邪两派力量,以郝警官为代表的正义一方,不顾障碍,坚决将案件彻查到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
李德林为首的一干人等,均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小说歌颂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2018年4月23日,入选“
2017中国好书”图书书目。
内容简介
刘金鼎是豫中平原上一个老实巴交的花匠的儿子,花客谢之长利用刘金鼎父亲手中的一盆盆
腊梅树,帮助刘金鼎敲开了一扇又一扇的求学之门,刘金鼎的命运从此扭转。在这一过程中,刘金鼎自幼便深深明白“人际关系”的含义。自从认识“老师”李德林之后,刘金鼎更是在“权力场”中的游刃有余,屡屡获益,官至黄淮市副市长。当既是恩人又是老师、同乡,并且仕途如日中天的
李德林陷入家庭危机时,刘金鼎是如何抉择呢?
出生在贫农家庭的生物工程博士李德林曾经是“农科大”最吃苦的学生,大三便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通过刻苦研究培育出“双穗小麦”,改变命运,留美攻读博士回国后仕途一帆风顺,接连升任任“农科大”副校长、副省长,被赋予“草帽省长”之美誉。然而事业上的成就并不能让他同时收获幸福的婚姻,无论头顶多少光环,李德林思想中的疾让其始终无法脱离土地、故乡的束缚与缠绕。他试图与高级知识分子的女儿组建家庭,教养、思维方式等差异让他吃尽苦头;而当他再次选择时,选择与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子结合,更为巨大的差异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而此时,他似乎又遇到了真正的爱情,在悔恨、犹豫、焦虑中煎熬的他是如何抉择的呢?过往的羁绊和性格上的缺陷成为他身上的魔咒,让他与两任个性截然不同的妻子之间存在芥蒂,最终导致家庭和命运的悲剧。
副省长夫人失踪案,这是赫连东山刑侦生涯中的最后一案。案件并不复杂,但是案件背后扭曲的欲望和灵魂,却耐人寻味……
李佩甫笔下的人物如同一棵棵平原上的植物,植物扎根土壤多深,人物的刻画就有多深。而人物与土地的关系,正如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时代在变化中得以永恒,无论社会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始终是李佩甫所深切关注的命题。
创作背景
2013年底,60岁的佩甫退休了,他立即上交了所有办公室钥匙,在书房开始了《平原客》的缓慢写作。每天上午,他关机写作1000多字,下午接待访客或看书散步,晚上看书、思考。
人物介绍
李德林
小说中的主人公李德林,留美博士、教授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首席小麦研究专家,先是成功升任了“农科大”的副校长,紧接着赶上了知识分子从政的热潮,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仕途新贵,升任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李德林膨胀了。然而,家里川流不息出现的各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让他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婚姻彻底亮起了红灯。妻子罗秋旖原也是农科大的老师,小姑娘那会儿带着对李德林学问的崇拜和父辈的褒扬,不知道什么是婚姻,就一头扎进了和李德林的情感旋涡中,并很快结了婚。然而这段婚姻,处处让罗秋旖崩溃,貌似小事却又时刻都在挑战着罗秋旖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刘金鼎虽不具有李德林读书的天资,但也受尽了寒窗之苦,并很幸运地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两个贵人(老师李德林、花客谢之长),从而靠着机缘和努力,一步步由一个花匠之子最终奋斗成了平原地区黄淮市的常务副市长。
谢之长
谢之长在梅陵外号人称“谢大嘴”,他是由刘金鼎的故事所牵引出来的一个人物,一出场便是一个“能人”的形象——帮助少年刘金鼎成功转学。其实,谢之长并没有过人的本领,他最大的能耐便是熟谙并精通“关系学”。“关系学”可能人人都懂,谢之长最过人之处在于他更精于运用——在这方面,他仿佛有一种天生的能力。最初帮助刘金鼎转学让他“发现”了刘金鼎的父亲——老花匠刘全有,刘全有独具特色的盆栽继而成了他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到了后来,更因为有了刘金鼎、
李德林直接或间接的权力辅佑,他的商业集团终得建立。谢之长这个人物既有农民的热情、豪爽,又有商人的精明、算计,他身上散发着蓬勃的生命活力,又携带着转型时期无法摆脱的人性污点和罪性。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从创作角度来讲,作者将平民干部走入歧途的设置,或许更有利于剖析当代农民的精神,通过农村人的成长过程,反映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在他们的人际纷争、官场纠葛中揭示“时代蜕变与人性浮沉”的主题。
相较于《
生命册》,《平原客》创作的主题倾向似乎发生着变化。前者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让位于作者对人物成长和日常生活的故事性关注。《平原客》中的人物主体,似乎都不关心生存的终极价值问题,更关注的是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的更高位置生存和更大财富攫取。没有精神底色的映照,成为该书人物主体的共同精神风貌。
李佩甫似乎是有意回避此前创作的终极追问,转向一种更为日常的“自然
现实主义”。于是乎,客观的现实白描成为作者写作的重心,故事情节的匠心设置成为小说结构的亮点。比如,常务副市长刘金鼎,主导其生存发展的思维除了权力欲望的逻辑,再没有被充分言说的人生反思。与刘金鼎遥相呼应的是,司法局常务副局长
姜保国在升迁受阻而表现出的“精神扭曲”,以至于产生报复性杀人的思想冲动。企业家群体的精神虚空,同样在商人谢之长身上表现得令人深思。为了衬托自己文化的缺失,他购买大部头书籍作为办公室的摆设,甚至到大学象牙塔进行所谓的“镀金”。附庸风雅、滥竽充数的洋相,令人叹为观止。围绕这些人物主体的精神缺失的呈现,成为小说引人思索的空间。
艺术特色
《平原客》继承了
李佩甫小说擅长处理复杂人物关系的传统。他追求在“冲突性
张力”中塑造人物的观念,表现人物精神的复杂性、性格特征的鲜明性。《平原客》将这一文学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中有父子关系冲突、夫妻关系冲突、公媳关系冲突、同僚关系冲突、上下级关系冲突。这些人物主体关系的冲突和矛盾极富张力,有时候剑拔弩张到令人惊心动魄的程度。李佩甫总是能够在平静而又简洁的叙述
中将这些冲突和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李德林与两任妻子的冲突,读起来摄人心魄,扣人心弦。再比如,老公安赫连东山父子的冲突,虽然没有
戏剧性场面的铺排,但是通过赫连东山的“他视化”叙述,让人感受到父子两人冲突的力量、力度和层级。复杂人物关系的冲突,构成了《平原客》叙事的一大特征,也是作者处理人物关系的一种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在
李佩甫的文学叙事中有着更深层的文化意蕴和社会考量。比如,李德林与第一任妻子罗秋旖的矛盾,本质上实际是两种生活方式和两种文明形态的冲突。罗秋旖不能容忍的是李德林带来的农村生活的方式和思维。再如,老公安赫连东山父子冲突,之所以对抗到格格不入的地步,从内在关系来看是赫连东山传统文明思维与儿子90后数字文明生存方式和价值选择的冲突。他不理解儿子数字化生存的逻辑,“仍然固执地认为,儿子的钱是不干净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李佩甫始终关注的仍然是社会大变迁视野下
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数字文明转型中的矛盾和困惑,以及传统文明的生存方式、生存思维在转向融入现代文明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不适、各种问题和各种冲撞。这种文明转型的精神苦痛,才是他创作的自始至终的母题。在所有冲突性人物关系中,李德林和第二任妻子徐二彩的冲突最引人注目。两者在没有情感认同基础上建立的婚姻关系,因为徐二彩婚后自私、粗暴和野蛮个性的逐步暴露而彻底破裂。面对这样一种情感存在,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李德林,选择的却是一种根植传统文化深层的另类思维——“黑道”方式,来拯救自己无法用现代法律方式解决的婚姻痛苦。这就使得冲突具有了更大价值的反讽意味。一个曾经留洋归国而接受过西方文明洗礼的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官员,主体思想的深处始终走不出的仍然是一种传统文明的思维逻辑和精神臼。
李佩甫有一双鹰之眼,《平原客》呈现出他对人情世故的运筹帷幄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他有复杂的视野,能够将几条线索并行推进,叙事由乡村延伸至城市,由官场延伸至商场……他始终以人际关作为着眼点,不同的自我意识和
身份认同使李德林、张二彩夫妇反目成仇;不同时代处境和价值理念让赫连东山与赫连西楚父子变成仇。中原的地域特性促使李佩甫深思并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抓住“关系”就抓住了
中原地区社会和世道人心的本质。
李佩甫的写作辨识度很高,他深谙中原的植物、风土、人情,而中原正是“乡土中国”的缩影。小说以力见长,美则弱矣。
获得荣誉
2018年4月23日,该书入选“
2017中国好书”图书书目。
2019年8月,李佩甫《平原客》荣获第七届
花城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李佩甫,河南许昌人,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
生命册》《
羊的门》《
城的灯》《城市白皮书》《
等等灵魂》《
金屋》《李氏家族》等9部;中篇小说集《黑蜻蜓》《
无边无际的早晨》《钢婚》《田园》等7部及四卷本《
李佩甫文集》;电视剧《颖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等6部。部分作品被翻译到美国、
日本、
韩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