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台关楚墓编钟
河南省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文物
长台关楚墓编钟是战国时期编钟,13枚编钟从大到小,排列井然有序,高度依次是30.5厘米、25.7厘米、24.5厘米、23.4厘米、21.8厘米、21.4厘米、20.3厘米、19厘米、17.6厘米、16.6厘米、15.9厘米、15.5厘米、13厘米。
其中,最大的那枚两面铸有铭文12字——惟荆历屈抑晋人救戎于楚境。
简介
长台关楚墓编钟(chang tai guan chu mu bian zhong)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堂下之乐,以钟为重”。每逢征战、宴享、朝聘、祭祀,都要演奏编钟。长台关出土的编钟共13枚,由大至小,井然有序,骈列为一架。据当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用闪光测音机测量的结果,认为这套编钟音阶准确,有一定的音律。
形状
钟的造型庄重古仆,纹饰精致细密。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套编钟的完好程度。它们埋藏在地下已经两千多年了,不仅没有伤痕,而且连细小的腐蚀锈片也找不到。表面上一层薄薄的黑灰色氧化层也掩盖不住下面金黄色铜质的光泽。
大小
最大的一枚编钟重4360克,身高23.6厘米、钮高6.6厘米、通高30.2厘米。铣间17厘米、鼓间12.9厘米、舞为15.2×11.4厘米。
原理
1980年2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这套编钟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声学物理测量,不仅发现编钟的制作、性能符合现代科学原理,而且通过对编钟振动方式的测量,证明每口钟能发两个音。敲击钟体隧部,钟发出一个音;敲击钟体鼓部,另发一个音。这两个音符合乐律要求,频率差别是有规律的,显然是古人有目的设计制作出来的。
古代编钟用什么方法来校正音高呢?从这套编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钟身和舞部都有人工剔凿的槽,有的透空,有的不透空。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就是利用剔槽的多少、部位的高低、透空不透空来编排音律,铸造出如此精美的乐器。有几个钟的剔槽,可以清楚地看到槽旁有高起的界线,略呈“井”字形。这说明早在铸钟造范时,已经事先规定了剔槽的部位。编钟铸造出来后,还要经过人工磨加工,使之符合音律。研究这些磨锉痕迹,科研人员发现古代造钟人为了做到一口钟能发两个音,调音时在两种振动方式的节线部位,都锉掉一些铜。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从经验上知道利用现代声学理论中的“振动方式”和“节线”原理了。科研人员还发现,这套编钟的音调都和现在的国际音标接近。它们的发音频率与国际音标的规定相比,只差百分之二左右。13枚编钟中每枚钟的两个音的频率差别,大都是1比1.2左右,用现代音乐术语讲,即相差半音。所以,可以用这套编钟来演奏现代音乐作品。
考究
在最大的1枚编钟上刻有铭文,共12字。郭沫若考释为:“佳(惟)■■屈■晋人,救戎于楚竞(境)。”钟铭所述,当是春秋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晋灭陆浑戎之役。故宫博物院顾铁符先生考证这段铭文内容,是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楚国灭戎蛮子赤而引起的楚晋纠纷。他认为铭文中的“”是编钟的主人,也是楚墓的主人。“眅”氏就是荆氏,是楚国的公族。荆就是《左传》中所说的楚国左司马眅。因此,出土这套编钟信阳楚墓的年代,应是战国时期,距今约两千多年。后来,在固始县、淅川县和湖北随县又陆续出土了3套青铜编钟,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超过了信阳市县长台关出土的青铜编钟。这是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为研究我国音乐史和古代炼铜铸造工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状
大小
原理
考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