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陵
金献陵:完颜盈歌完颜盈歌陵墓;金穆宗(1053年—1103年),女真名完颜盈歌。完颜乌古乃完颜乌古之子。完颜亶即位后,追上谥号为孝平皇帝,庙号为穆宗,皇统四年,称他的埋葬地为献陵,皇统五年,增谥为穆宗章顺孝平皇帝。
历史回顾
金史》:初昭祖久无子,有巫者能道神语,甚验,乃往祷焉。巫良久曰:“男子之魂至矣。此子厚有福德,子孙昌盛;可拜而受之。若生,则名之曰乌骨乃。”是为景祖。又良久曰:“女子之魂至矣,可名曰五鸦忍。”又良久曰:“女子之兆复见,可名曰斡都拔。”又久之,复曰:“男子之兆复见,然性不驯良,长则残忍,无亲亲之恩,必行非义,不可受也。”昭祖方念后嗣未立,乃曰:“虽不良,亦愿受之。”巫者曰:“当名之曰乌古出。”既而生二男二女,其次弟先后皆如巫者之言,遂以巫所命名名之。景祖初立,乌古出酗酒,屡悖威顺皇后。后曰:“巫言验矣,悖乱之人终不可留。”遂与景祖谋而杀之。部人怒曰:“此子性如此,在国俗当主父母之业,奈何杀之?”欲杀景祖。后乃匿景祖,出谓众曰:“为子而悖其母,率是而行,将焉用之?吾割爱而杀之,乌骨乃不知也,汝辈宁杀我乎?”众乃罢去。
金史》载:帅水鸦村唐括部人,讳多保真。父石批德撒骨只,巫者也。后有识度,在父母家好待宾客,父母出,则多置酒馔享邻里,于行旅。景祖饮食过人,时人名之“活罗”,解在《景祖纪》。昭祖曰:“俭啬之女吝惜酒食,不可以配。”完颜乌古乃闻后性度如是,乃娶焉。辽使同干来伐五国浦聂部,景祖使后与劾孙为质于拔乙门,而与同干袭取之,辽主以景祖为节度使。后虽喜宾客,而自不饮酒。景祖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启肯。有醉而喧呶者,辄自歌以释其忿争。军中有被笞罚者,每以酒食慰谕之。景祖行部,辄与偕行,政事狱讼皆与决焉。景祖没后,世祖兄弟凡用兵,皆禀于后而后行,胜负皆有惩劝。农月,亲课耕耘获,远则乘马,近则策杖,勤于事者勉之,晏出早休者训励之。后往邑屯村,世祖、肃宗皆从。会桓、散达偕来,是时已有隙,被酒,语相侵不能平,遂举刃相向。后起,两执其手,谓桓赧、散达曰:“汝等皆吾夫时旧人,奈何一旦忘吾夫之恩,与小儿子辈忿争乎。”因自作歌,桓赧、散达怒乃解。其后桓赧兄弟起兵来攻,当是时,肃宗先已再失利矣,世祖已退乌春兵,与桓赧战于北隘甸。部人失束宽逃归,袒甲而至,告曰:“军败矣。”后方忧懑,会康宗来报捷,后乃喜。既而桓赧、散达皆降。后不妒忌,阔略女工,能辑睦宗族,当时以为有丈夫之度云。天会十五年追谥。
被毁之谜
金朝17座帝陵的所在,不该是谜。按隶书记载,当年整个金朝皇家陵寝气势恢宏,面积达60平方公里,比现存已知世界最大的帝陵墓葬群明十三陵,还要大上20平方公里。
元陵的湮灭,是因为元朝皇帝遵照蒙古习俗,死后深埋,再纵万马奔腾,踏灭地面上一切痕迹。而气势庞大的金皇陵也无迹可寻,就要怪明朝天启,是他毁尽了金皇陵的地上建筑。
为何明朝皇帝将当时已灭亡400年的金朝帝陵摧毁呢?那是因为后金,也就是清,又犯中原啦,眼见着后金攻陷了沈阳市,离北京城越来越近,明朝的朱由校坐不住了,听风水先生说,房山区的金朝帝陵“皇气太盛”,天启皇帝下令军队砸金陵,扒开墓道,往地宫里扔大石头,以断其“皇气”,17座金皇陵毁于一旦。
清朝建国后,康熙帝想过要重修金朝的皇陵,可到房山一看,到处庄稼地,哪里是祖坟?只能大致推想,草草立了块碑。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度组织过考察,靠地下探测确定了60平方公里的大概范围,但17个帝陵的具体位置在哪,一直是谜。
北京通史上记载:金朝海陵王定鼎中都时,即在京西群山之中营造皇陵,安置诸帝尸骨。其地称九龙谷,因有九条山脉汇集于此。远望形同九龙相聚,故名。
墓地探寻
金朝的皇陵就在京西的九龙谷;是在今日的房山区境内,但论据实在不足,因房山县是在北京的西南方向,而不是在京西,大方向有误,很难让人心服。那么,位于北京西山的门头沟区没有可能呢?现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大峪地区,正是在京西的群山环抱之中。这一群山不知在多少年前,就被人们称之为九龙山。九龙山座西面东,正对皇城,形如U字,恰如一尊太师椅。山下就是一个十分开阔的谷地,有村原名为大谷,因兵慌马乱,有心人遂将村名谷字旁加一个山字,即为今日之大峪村,峪因与狱同音,为常人所忌讳,这样大峪村就可减少外界(特别是官家与匪家的)干扰。
大峪村西一华里许,为坡头村,是大峪村的一个附属村落。老者皆云该村祖上为看坟者,文革前坡头村附近尚有不少碑刻遗物,以及高达十余米的数座坟丘。坡头村西原有松林和状如金朝头盔的小山丘(该村金姓者为数不少)数座,呈椭圆状,高约10米左右,周长约15米左右;此地土质与四周迥然不同,皆为黄土土层厚达数十米。70年代初,附近居民盖房多到此处取土,现已成为矿工家属区,遗迹无存。坡头以西南三里许有一村庄;北三里许为东龙门和西龙门村;往西有圈门村;东面是由北往南奔流的永定河,过河即为屏障似的石景山区。由此可见,坡头村正处在九龙山这把“太师椅”正中位置处,且三面有四门(中门、圈门、东龙门和西龙门),东对京城,有门户有屏障有水流过。如果让昔日风水先生讲,即是风水极佳的所在。遗憾的是,由于附近煤炭储量丰富,在元代即开始大规模开采,黑山县一带有小煤窑数十座,导致地面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即便这样,在明代,这里的风水也被不少皇亲国戚所看中,成为百余家贵族的两周王陵,“宛署杂记”上就记载有小黑山会云。
上述所云,金朝的皇陵应是在门头沟区的坡头村西。此说正确与否,实难定论。因金朝亡后,隶书记载,金陵很快就荒颓了。耶律铸于金亡不久,曾游此地,并作“九龙谷”一诗,言陵地的荒凉之状。
史诗记载
元代散曲家冯子振所作的《鹦鹉曲》,咏叹的乃是《燕南八景》,曲中的“道陵前夕照苍茫”,描绘的便是大房山金陵中的章宗道陵。这阕散曲告诉人们,元代大房山金陵的“道陵苍茫”与“卢沟晓月”、“门烟树”、“金台夕照”、“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同为“燕南八景”之一。在《帝京景物略》和《日下旧闻考》曾引此诗,诗中提到的道陵就在金陵遗址内。金朝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经李世民完颜晟完颜亶完颜亶,完颜亮完颜亮,完颜雍完颜雍,完颜璟完颜璟等九帝,除完颜珣开封市(河南开封)、完颜守绪蔡州汝南县)外,均葬于大房山陵,其中较有名的要算金章宗完颜璟,他在位期间建立和修缮了著名的“西山八水院”:金水院(颐和园)、清水院(大觉寺)、香水院(妙高峰七王坟)、温汤院(温泉村),其他4院已不可考,这已知的几院到现在都家喻户晓。他的陵墓道陵在元代还是风景名胜,到了明末房山金陵被捣毁,至清代因为清朝与金朝同为女真,所以在康熙帝时代曾经小规模整饬过陵园,但此后就再无人问津。
直到五六十年代,燕山石化大规模建设出土了一些金朝墓葬,金陵才被人记起,抡了一通历史,大家别烦,其实房山金陵确实值得一去,它周围不远还有不少古迹,开车去最好。记得那时去金陵,在车场村问当地小孩儿,都知道金陵,走不远就到了龙门口村,那里泉水丰富(这个在地形图上都有泉眼的标注),村口有一个石头砌的平台,下面是泉眼,水很凉很甜,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陵寝前的影壁山在当地叫做“皇陵石门”,是一座地道的风水影壁,金陵背依的高山学名叫“云峰山”,因为据说有九条脊又叫“九龙山”,山形真的很好,由皇家风水的气派,翻过云峰山就是房山区银狐洞”的所在英水村的地盘儿了。在车场村不远,(向当地人打听就可以),是三盆山,山腰有基督教--景教十字寺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处景教寺院遗址,“景教”是基督教的分支,元时传入,现在十字寺仅存石碑,碑额刻基督教十字,在北京绝无仅有,去金陵可顺道看看。
碧霞元君庙
金朝的皇陵是不是在此对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似不重要,但人们沿用至今的“大峪”这个地名为何不恢复为“九龙谷”呢?清代历史上的妙峰山每年四月,朝拜碧霞元君,是清代京师民间风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京师称为“金顶”的碧霞元君庙,座落在位于宛平街道(现为门头沟区)的妙峰山上。晚清时,金顶成为京师道教香会的中心,香火极盛之地。然而,在清前期的文献中,有关金顶的记载却很含糊。这种情况,很可能与当时朝廷禁止或限制距离较远的进山朝拜活动有关,可是仍留下了一些民间传说,例如康熙,相传妙峰山娘娘“显圣”,皇帝敕封为“金顶妙峰山”这既是妙峰山被称为“金顶”的由来,也是妙峰山庙会得到皇家支持的例证,据说从此香火日盛。
从保存下来的金顶庙碑碣中,可以找到康熙年间香会所立者,说明尽管江山易主妙峰山的香会仍在举行。此外,清人的诗文中,也留下了不少的记载。例如,刊行于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二年(1817年)的“草珠一串”,载有一首竹枝词,写道:“西山香罢又东山(台州天台山与妙峰山),桥上(宏仁桥俗名马驹桥,桥头有北顶娘娘庙,俗为桥上)娘娘也一般。道个虔诚即问好,人人知是进香还。”此诗说明了至少在嘉庆年间金顶进香活动已具相当规模了。至于干隆帝之六子“质庄亲王”永容,在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月八日,敬献的“妙峰山天仙圣母宫碑碣记”,更说明了金顶的地位。
碧霞元君,为道教尊奉的神。传说她是东岳大帝之女,民间俗称她为“泰山娘娘”,供奉她的庙则被称为“娘娘庙”。自宋以来,凡大都会居民对她无不顶礼膜拜,她被认为是受玉皇大帝之命并统领神兵掌管人间赏善罚恶的女神。康熙,在御制碑文中,康从解释元君封号谈起,认为“元君之为神有母道焉”,“母道主慈,其于生物尤近焉”。并讲道他于万几之暇,亦往展礼,仰祝圣母之,俯介生民之祉,以祈纯嘏,以巩皇图”,从中也可看到京师朝拜碧霞元君之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妙峰山朝金顶的庙会已经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围,而成为一项内容丰富的民间俗文化的活动。近代学者顾颉刚指出:“朝山进香,是他们的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不可用迷信二字一笔抹杀的,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出他们意欲的要求,互助的同情,严密的组织,神奇的想象;可以知道这是他们实现理想生活的一条大路。”
参考资料
纪念网 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emperor_tombs/jinxianzong.asp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回顾
被毁之谜
墓地探寻
史诗记载
碧霞元君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