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肇康
香港建造商会创办人之一
谭肇康(1875-1961) ,东风西路时年、永安、永年。新会区双水上凌冲人。出身世代书香小康之家。少年时醉心绘画,喜爱工程。青年时在香港圣保罗书院肆业。后往大连市攻读建筑工程,学画图则。曾在大连船坞当工程师、大连工务局、天津马厂工务局监工。
个人简介
简介
清光绪末年(1908年)回香港特别行政区,任香港工务司署监工,后在生利建造公司任监工兼英文书记。谭肇康以精湛的技术承建大量工程而获利。后独资创办永利建造公司,业务大发展。又和伍华创办裕利建造公司,谭肇康任司理。与邑人林护创办的联益建造公司皆扩充经营至内地,在广州市等地设立分支公司,承建大量工程,饮誉省港建筑界。原名谭时年,号永安,广东省新会县双水镇上凌乡人。光绪元年(1875年)生。他从小勤奋好学,性喜绘画。读书时,每读到兴亡史,对于忠臣烈士之言行,如岳飞张世杰文天祥史可法陈子壮等人物,不胜仰慕。
人生经历
早年
谭肇康幼年丧父,家境日渐艰难。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年仅十五岁,便到香港谋生,工余之暇,刻苦钻研建筑知识。青年时,他一度赴加拿大谋生,在那里,他饱受外国人的歧视、欺凌的同时,也得到一个启迪,感到一个人如无一技之长,就难以立足,更难创立大业。于是返回祖国,北上大连市学习建筑设计工程学。他学有所成,正欲整装回乡,不料新会区霍乱流行,祖母、母亲和伯父等亲人于四天之内先后死于疫。他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汀击。
中年
于是复到香港,在生利建筑公司服务。由于他为人勤奋,责任心强,深得东主的器重,不久,又得到东主的资助,创立永利、浴利建筑公司,自立门户。为了使自己的基业立于不败之地,他更加刻苦攻读中西典藉,专心致志钻研建筑业务,使自己的建筑专业知识和技术日益精湛。他一向以道义见称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土木工程界,在广东实业司任建筑工程师期间,获关景檠司长的保证,加人中华工程师学会为会员。不久,他在香港的建筑行业中便成了德高望重的佼佼者。他独资创设的永利、裕利两个建筑公司的工程业务与林护建筑师所主持的联益建筑公司并驾齐驱,饮誉省、港、澳。
数十年来,谭肇康在香港设计、承建的工程项目不胜枚举,如香港中区船政公署、黄泥涌帮办楼,般咸道清道夫宿舍、薄扶林道抽水厂、植物公园地下蓄水池、香港仔填海工程、石梨贝滤水池、铜锣湾填海、荃湾填海、大吸商船会社码头、铁岗牛奶公司、北角电灯总公司、中区格洛斯特行、广州增自来水厂、香港加路连山之孔圣堂等,均是他的工程项目的作品。其中多项工程由于管理完善、工料均佳,提早竣工而获巨额奖金。被同业誉为建筑界的"泰斗"。
1905年9月,冯自由陈少白改组兴中会为同盟会,陈少白为会长、郑贯一为庶务、冯自由为书记、黄世仲为交际,会址设在《中国日报》社,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到1909年3月,同盟会香港分会会员发展到二千多人。谭肇康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言行的感召,也加人同盟会。由于他为人正直,责任心强,在港人中有很高威望,所以,他与杨西岩林护余斌臣等人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香港筹委局委员。在宣传革命和筹饷运动中,他矢勤矢勇,笃信笃忠。他在筹饷局内负责内勤工作,对保管、稽核、会计等各种事宜均能把握机要,谨守岗位,从不辜负孙中山先生的重托。
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之役"、"三?二九之役")在战斗中牺牲了一百余人,烈士喋血街头,尸体无人敢去收殓,谭肇康和林护等人亲自到了广州市,出钱出力,与潘达微一道争取清廷当局的特准,与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合葬广州东郊黄花岗,建造七十二烈士墓地。
1921年,胡汉民任广东都督时,力邀谭肇康出任新会区及江l口市政局事。但他以"我是一介商人,只知参加革命以报国,举凡政治、军事吾末之闻,何敢尸位素餐"为由,力辞不就。辛亥革命后,他仍旧在港经营建筑业
谭肇康与李煜堂、李自重、杨西岩、李文启、林护余斌臣等人在历次筹饷运动中,不避艰辛,共筹得大洋数百万元之多。他被胡汉民称之为"民族贞士"、"革命完人"。军政府除颁发给他特级一等勋章二枚之外还在广州越秀山畔镇海楼旁建坊石,以资纪念(日寇侵华时石坊被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拨款改建纪念亭)。
19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建造业商会,谭肇康不仅是始创人之一,而且被推选为多届会长。在任期间,他切实做好设计、运筹策划等工作,不断推进会务。因建树良多,同业推他为永远监督。谭氏宗亲会也尊他为家长。1921年,香港政府根据谭肇康的业绩、贡献,赠地七万英尺用作兴建香港商会学校。1932年谭肇康被推选为华东三院首总理。1934年,转任保良局首总理。这两个慈善机构历次筹款,他均率先解囊,以襄善举。1936年,香港政府筹建高级工业学院。委任谭肇康义务监督和建造商会司理。香港工业学院的创建,是香港建造商会成立以来最大的业绩之一。学院的规模可人,耗资巨大,其超额之工程费,均由谭慷慨解囊、无私捐出。港府有感于谭肇康的热诚,特在学院门前泐石纪念,学院建成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培养了大批土木建筑、电器工程、无线电学、汽车修理等技术人才。
此外,谭肇康还担任香港谭氏宗亲会、五邑工商总会、新会商会、四邑工商总会等社团的荣誉会长,兼任香港丽泽中学名誉校董。他向社团及教育赞助经费,历来不遗余力。
晚年
谭肇康晚年喜以书画自娱,1961年7月23日,谭肇康病逝于香港,享年87岁。有《香港五十年工程回忆录》飞中国辛亥革命回忆录》传世。
谭肇康的父亲名光超,他事业有成后特在家乡上凌建了一座聂氏宗祠纪念他的父亲。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题赠"光超书室"四个大字。其哲嗣耀湛、耀沛,其孙永廉、永基、永昭等,亦为工程专家。他们承先启后,踵事增华,捐赠巨资为家乡建校育才,兴办公益事业。
谭肇康的子孙在新会双水上凌村捐资兴建的有:上凌时年小学(占地面积20亩,13320平方米);光超中学三层教学大楼、体育馆、实验楼、艺术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厕所等(占地面积80亩、53280平方米);肇康环村水泥公路(4公里多长,5-7米宽);上凌水厂及自来水工程、永昭卫生院(500平方米)。共捐资700多万港元。此外,还捐资270万港元在会城圭峰山东坑兴建时年技工学校教学大楼、图书馆及其他设施,建筑面积2809?53平方米,是广东省颇具规模的中等专业学校。
革命道路
谭肇康不仅是建筑师,而且也是民主革命者。
光绪末年,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参加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 (后改称南方分部) ,参与筹款运械,不遗余力。
辛亥“三二九”黄花岗起义失败,七十二志士壮烈牺牲,曝尸街市,党人潘达微多方设法收埋,因不便露面,即邀谭肇康由港来穗,出面处理。谭肇康出钱出力,终于将烈士遗体安葬于黄花岗。
民国肇造,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奉孙中山命任谭肇康为“财政名誉员”,负责在港筹款及制订捐款奖励章程,并为参议员。受命后,谭参与杨西岩等人的筹款活动,得款数百万,因而多次受到孙中山接见和鼓励,被任为广东都督府实业司建筑工程师,并由该司司长介绍加入中华工程师学会。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市组织护法军政府,谭任筹饷委员并担任保管、会计等工作。曾和杨西岩、余斌臣等筹饷委员在两天内筹款六七十万元,支持广东省革命政权。
1920年,香港建造商会成立,谭肇康是创办人之一,被推举为司理、会长。
1922年当选为主席。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2年先后任东华医院总理、保良局首席总理。
1933年初亲率同人沿门募捐,得款20余万元支援淞沪会战抗日的十九路军。
193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建工业学院,谭被聘为义务监督。此外,他还担任香港谭氏宗亲会、四邑工商总会、五邑工程总会名誉会长。他关心家乡文化事业。曾在上凌乡建成“光超书室”并邀中国国民党元老邹鲁题字。
个人成就
谭肇康生性淡泊、平易待人。胡汉民赠有“不从文士角词峰”句,故人称他为“清风煦人”。
谭肇康曾主编《香港五十年工程回忆录》、《中国辛亥革命回忆录》等书,并刊行于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生经历
早年
中年
晚年
革命道路
个人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