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而非追求自身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投资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采用
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获取资源,投资者在收回投资之后也不再参与分红,盈余再投资于企业或社区发展。
定义特征
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可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严格的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无限制地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善义社会企业
虽然社会企业的概念已经扩散了三、四十年,也带动了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但是,因为社会企业始终没有脱离慈善、公益的底色,所以依然没有突破社会
第三部门的定位,并未成为
市场经济主流。而且社会企业领域的探索者,似乎也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市场经济的补充部分。因此,一线实践的社会企业家提出来需要对社会企业概念进行再次收敛和更严格进行定义。于是,出现了第2代社会企业——善义社会企业的概念,即:运用商业创新,帮助某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从而实现利他社会使命。善义社会企业又被简称:善义企业。善义企业针对的市场需求一般是其他逐利型企业不满足的苦点性刚需。这些客户因为没人提供服务而陷入困境。要么忍受,要么自己DIY解决。比如:一些上肢残障的人士,在打游戏的时候不能双手协作。游戏周边厂商也因为这个人群数量少,要求特殊,没人来提供产品。于是,一位网络博主发明了一种游戏脚踏板,然后不辞辛苦重新组织了供应链,然后为这群残疾人提供这类特殊的游戏周边设备。终于,残障人士得以像一名“正常玩家”一样有了更加便捷的操作选择。按照
李久鑫博士在《商业元创新》一书中的分析,这些“困境”的出现,并不是其他商家看不见。因为市场规模小、新出现,或者产品开发难度大,逐利型厂商未必愿意冒险投入去研发,从而形成了蓝海式的细分市场。这些困境性的苦点刚需存在于市场,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冒险去探索,这就与企业创始人的创业初心有关了。逐利型企业从利润及风险评估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必要去冒着个险,不如等别人探索出来后再模仿,这样既能分一杯羹还能降低风险。而善义企业的创始人做这件事的初心不是逐利,而是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在这种利他性的社会使命驱动下,去冒险、去探索、去创新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商业创新
善义企业专注于帮助困境中的人们,必须要持续创新,而且往往是坚持商业元创新。困境的出现一定有客观原因,而且也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克服。所以,善义企业只有
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才能解决掉这些难题。同时,善义企业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也才能在逐利型企业模仿竞争下生存下来,可持续的发展,并给社会影响力投资者以健康的回报。
社会企业概念升级
善义社会企业与第一代社会企业相比,有三个鲜明的差异,善义企业坚守“以客户为本”的使命原则。第一代社会企业的社会使命对象涵盖粗放,容易造成社会理念的争议。比如:第一代社会企业会将“保护地球”、“保护狗狗”作为组织的社会使命。而善义社会企业则会将使命对象设定为“保护地球的人们”、“爱狗人士”。善义社会企业坚持企业是服务于客户需求的市场化组织,而不是实现创始人个人理念的工具。善义社会企业期待在帮助具体人的过程中,让世界变得更好。在经营上,善义企业致力于打造“新品类”、“新行业”。在高度竞争中的市场里,善义社会企业要想可持续生存发展,必须要跳出
恶性竞争。甚至,因为善义社会企业要达成利他社会使命,会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到同类事业中,那么善义社会企业必然要在经营中持续创新,而且要打造“商业元创新”,也就是创造新品类、新行业。善义企业强调“创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立足创造新品类、新行业的经营路线,超越竞争,打造产业新生态。善义企业属于“非雇佣化”的合作社型组织。善义企业为一线提供充分的自由度,让前线听得见炮声的奋斗者,遵照企业的社会使命,灵活决策。
相关理论研究
资深公益人徐永光老师(
希望工程发起人)的《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公益和商业之间的平衡艺术。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实现公益目标。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在商业世界中寻找公益灵感的朋友来说,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戴维·伯恩斯坦著
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
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欧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
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
《商业元创新》- 李久鑫博士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李久鑫博士的《商业元创新》一书不仅是第二代社会企业理论的集大成者,更是务实的实践探索者。李博士整理的一套可落地操作的社会企业创建方法,在李久鑫博士的《商业元创新》一书中,对如何创建善义企业提出几个要点:遵循生长原则,相信已经发生了未来,不要主观构建,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向客户学习。遵循创新的生命周期理论,围绕6个阶段的不同主要矛盾,一步一步地选育驯化出成功的善义社会企业项目。善义企业的利润根基在于新刚需苦点,在于种子客户对早期不成熟产品的容忍,在于伙伴式客户、使命型客户的长期复购。
《社会创新的力量》是一本让人眼界大开的书。作者杰弗里·穆尔用实际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企业如何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社会创新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社会企业家精神》引出了“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本书是2018年版的延续,聚焦于社会使命稳健性这一重要主题,并阐述了10家社会企业的案例故事,向读者展示如何在保障社会使命稳健性的同时实现商业绩效的增长,客观呈现其中的复杂性和得失经验。
企业家
社会企业家注重实效,以及重视结果甚于过程,而其他许多的民间部门则是重视过程大于结果。他们提供不断创意和开发切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为弱势社群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逐步改变弱势社群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现代技术能力,使他们最终能自力生活,真正融入社会真实的生产力。再者,社会企业家倾向于回避
意识形态的职位,也不会紧紧抓住声称改善苦难,却对实质现状没有提升的慈善模式,社会企业家勇于追求现状的转变!
相关机构
社会企业在中国已开始逐步发展,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其中包括来自一批像创思、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研究中心、21世纪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推进。
创思(Transist)总部位于
上海市,其使命为发现、培育和拓展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之间的交集。创思为初创型企业提供1万至100万美元的早期投资,同时也从客户开发、产品市场匹配和市场进入等最早的阶段开始孵化创业者和项目,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能力建设,包括加速计划、专业顾问和明星导师。
创思于2009年创立了易社计划,致力于为
大中华区新兴的社会企业家打造一个高质量社区。到目前为止,创思已投资微邦、DemystData、合一科创等数十家公司。其社区内拥有100多位社会企业家,活跃在教育就业、环境能源、农业扶贫、公平贸易、卫生保健、老年关怀等各个领域。
阳光下之家(HOMINSUN)总部位于深圳,成立于2003年,主要为刑满释放、犯案在逃、监狱服刑、社区矫正人员,以及他们的亲属提供社会帮教服务。由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
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
北京市2008年
奥运会火炬手
王金云2003年9月创办。是一家以普法书籍、纪录片、
微电影、励志演讲和品牌加盟等方式,专门为更生人士提供法制宣传、励志帮教和再就业的社会企业。
通俗说明
在陈家伟的《社会企业与社会家》一书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社会企业的一些特征:
它不是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如果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就不会把人工角膜定价为30美元,因为在美国市场最低价也在100美元。
它又要追求盈利。完全以成本价是无法支持这样一个医院的发展的,也无法去救治更多的穷人。最后他把这样一个穷人的医院拓展到了社会的很多地方,甚至复制到许多国家。
对于尤努斯来说,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历程。刚开始需要接受很多的捐助,后来他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但实现了企业的自给自足,而且使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受
穷人银行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的社会企业,也有很多的社会企业家。照理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然而,在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还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其实,社会企业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践的。
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一书里面那些社会企业家就都是老师、律师等一些普通的人。如果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社会企业家,成为社会企业家,用你的创意、用你的行为去改变世界,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就会为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