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山(1878—1955),北京人,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艺名“周蛤蟆”,又称瑞山,是“
相声八德”之一。周德山师承人称“老范爷”的
相声前辈
范长利,师爷是相声艺人
朱绍文。
1900年,周德山随父亲到
天津市来说
相声。1918年7月,周德山
吕振羽马德禄、
李德钖一起,在天津陶园游艺场演出,为李德钖捧哏。三个人的《
扒马褂》尤为受欢迎。20世纪20年代末期,周德山、马德禄、
李寿增等相声艺人联手搭建了后来在天津相声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连兴茶社。1935年,周德山开始与
陶湘如搭档合作,之后他还在东方电台进行广播表演。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周德山主要在天津进行地面表演。年过六旬后,周德山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最终依靠同行的帮助来维持生计。1955年,周德山去世。
周德山对
相声界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
马三立等一批著名相声大师,将相声从撂地摊儿卖艺的营生带进了剧场,开创了中国相声史上的新纪元。代表作品有《
扒马褂》《扒马褂》等。
周德山,又名瑞山,艺名“周蛤蟆”,北京人,出生于1878年,师承相声前辈
范长利,人称“老范爷”,周德山的师爷是相声艺人
朱绍文。
1900年,周德山(艺名“周蛤蟆”)随父亲到
天津市来说相声,其父原以卖面茶为生,人称“面茶周”,爷两个合作说相声也演双簧。周德山十三四岁时,曾随父在天津南市三不管撂地,为其父捧哏,长期往来于京、津两地说
相声。1918年7月,周德山
吕振羽马德禄、
李德钖一起,在天津陶园游艺场演出,为李德钖捧哏。尤其是三个人的《
扒马褂》尤为受欢迎。1919年以后,他在
天津市与李德钖合作,互为捧逗。李德钖离津后,周德山仍经常在天津演出,并先后在燕乐升平、陶园游艺场等地演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声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周德山与裕德龙、马德禄、
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
李德钖等演员被称为“
相声八德”。1922年,北京人黄金堂(黄小辫儿)与家人在新市场广瑜茶园献艺,其妻唱
天津时调,他与儿子黄景利表演
对口相声,周德山受邀为黄氏父子助阵。
在20世纪20年代的尾声,相声界出现了一些如
张寿臣、
常连安、“
常宝堃”常宝堃等艺人,他们已经能够在小梨园、天祥屋顶、燕乐升平等正规剧场进行表演。然而,与此同时,
天津市的许多相声演员还在经历着收入单薄的艰难生活。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周德山、
马德禄、
李寿增等
相声艺人联手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后来在天津相声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连兴茶社,它专门用于相声表演。许多相声名角,如
郭瑞林、
郭荣起、马桂园、
马三立等,都曾在这里登台演出。1935年,周德山开始与
陶湘如搭档合作,之后他还在东方电台进行广播表演,那时他的搭档是徐羡忱。到了1941年,周德山前往南京进行表演,颇受当地观众的欢迎。此后,他还在
天津市与
张寿臣、马三立合作,担任捧哏角色,并且有一段时间尝试了
单口相声。1943年,
李寿增参与创办的晨光茶社开张,晨光茶社开张之后,周德山曾多次受到邀请前来献艺。进入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周德山主要在天津进行地面表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最终依靠同行的帮助来维持生计。
在周德山之前,
相声主要是一种在街头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正是周德山将相声艺术引入了正规的剧场,为相声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外,周德山、
马德禄、
李寿增等相声艺人联手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后来在
天津市相声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连兴茶社,它专门用于相声表演。许多相声名角,如
郭瑞林、
郭荣起、马桂园、
马三立等,都曾在这里登台演出。
周德山和马德禄这两位相声界的大师,以及他们的门派领袖
裕德隆,名字里都含有“德”这个字。因此,后来的师弟们也纷纷效仿,将名字中加入了“德”字,使得他们这一代人被称为“德”
字辈。在“德”字辈中,
焦德海是一位杰出的
相声艺术家,他收了十一位弟子。其中,
朱阔泉培养出了两位相声界的传奇人物:一位是
侯宝林,另一位则是
马三立的长子
马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