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是指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物质,它是物质的一种凝聚态。在不太大的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当外力撤去后能恢复原状的称“
弹性体”,不能完全恢复的称“塑性体”。它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同一材料在小外力作用下是弹性体,在大外力作用下也会变成塑性体。
组成固体的粒子可以是分子、
原子或离子,这些粒子都有固定的平衡位置。相邻粒子间的距离一般都比气体或液体中的距离小,粒子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粒子的运动不如在液体或气体中自由,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无规则的振动,因此固体才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根据组成固体的粒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将固体分成
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组成晶体的粒子在空间有规则地
周期性地排列着,即在一定方向的直线上,粒子有规则地重复千百万次,具有远程有序性。
石盐、
方解石晶体、
硫酸铝钾、
水晶、云母、冰、金属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也称无定形固体,组成它的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是混乱的,在长距离上不再有规则性,只具有近程有序性,即只有近邻的一些粒子形成有规则的结构。有时把非晶体看成是过冷液体,即流动性很小(或说粘性很大)的液体,而固体则专指晶体。玻璃、塑料、橡胶、
沥青、
冰丝面料等都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非晶体。
晶状固体(Crystallinesolids):有规则的结构。如:糖,盐等
晶体。
非晶状固体(Amorphoussolids):无规则的结构。如:
玻璃。
准晶体(Polycrystallinesolids):由大量结晶体(crystals)或
晶粒(grains)聚集而成,结晶体或晶粒本身有规则结构,但它们聚集成多晶固体时的排列方式是无规则的。
通过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固体的特性可以与组成它的粒子的特性有很大的区别。研究固体的物理科学叫做
固体物理学。
一般来说。一个物体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被称为固体,但对这个大小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固体是宏观物体,除一些特殊的
低温物理学的现象如超导现象、超液现象外固体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示
量子力学的现象。
1、固体里的粒子是紧紧相扣,不易进行运动。固体是固定在物质里一个特定的空间。当有外力对物质施加作用时,固体以上型态会被扭曲,引致永久性变形。尽管任何固体都会有热能量,粒子间可以相互震动,此粒子运动却相对不那么剧烈,并不轻易靠感觉来观察。
在140万
大气压下固体会变为超固态,在超固态状态下继续加压就可能会变成中子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