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口乡,位于四川省
巴中市市
通江县县西北部,总面积150.19平方千米,距离巴中市区130千米,距离通江城区54千米。该镇东邻
沙坪乡,南接青浴、新场、
陈河镇,西靠
南江县兴马镇,北与
铁厂乡、
诺水河镇相邻。板桥口镇下辖1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
户籍人口为17730人。
板桥口镇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生猪、牛、家禽,工业以
建筑材料生产为主。2004年,板桥口乡的
国内生产总值为8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53元。截至2019年末,板桥口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板桥口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当时属于
新场镇。2016年,板桥口乡升格为板桥口镇。
板桥口乡位于
通江县西北部,距县城54公里,居东经107.2度—东经107.18度,北纬32.10度—北纬32.18度,东与青峪乡、南与
永安镇、北与
诺水河镇、西与
南江县瓦池乡接界,乡人民政府驻地板桥口。全乡辖18个村、9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点,共有4262户,总人口17135人,其中农业人口17000人。全乡幅员面积156.3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14989亩,其中田面积8273亩,地6716亩;全乡
平均海拔800米,
森林覆盖率为40%。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平均气温16℃,无霜期265天。经济以粮食和畜牧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薯类、
豆类等农作物;养殖业以养殖生猪、南江黄羊为主,年粮食总产量8350吨,其中油菜1000吨。年出栏生猪25300头,牛1000头。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8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全乡现有13个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67公里,其中四级泥碎路13条、67公里,通乡公路2条,通村公路13条,有塘库75座,容水量45万m3,其中最大的姜家湾水库,库容量25万m3,有土渠7000余米,标准石渠6000米,自流灌溉8500余亩,农户通电率达95%,通自来水率达40%,通
光纤电视率达30%,电话普及率每百人0.15部,建有移动
基站1个。
全乡中心小学2所,村小16所,有在校学生1904人,教师68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有卫生院2所,村医疗卫生服务站16个,病床10张;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户)15家,有
广播站1所。
“改变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新家园行动计划是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受市委表彰的优秀党员、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刘群才说。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新家园建设,城子山村基本实现了经济支柱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村社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貌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
民主化的“七化”新家园,实现了干部有新境界、村民有新技能、群众有新观念。
“做梦也想不到从
土坯房到砖混小洋房,老百姓住上别墅了。”走进绿树红花掩映下的城子山村三社,来到村民王贤泽家,笔者看到在原址上拆除后新建成的和城里人一样的新居。王贤泽说,他家新建190平方米的房子,坚持自建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办理程序也很简便。
城子山村灾后重建暨巴山新居聚居点占地110亩,可容纳110户500余人居住,第一期建房32套、64户,第二期建房23套、46户,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风格风貌、统一建设管理”的“三统一”模式,科学选址,统筹规划,推行“政府主导、村支两委主责、群众主体、部门主抓、施工单位主建”的建设机制,到目前为止,32套、64户房屋主体建筑已全部竣工,风貌打造及外装饰已结束;配套有700余米雨污管网、800余米护坡及挡墙,道路硬化667米,篮球场、大小广场、停车场建设。D级
危房改造120户已启动。
春天,城子山村田园里一望无际金灿灿的菜花,花香怡人;秋天,稻穗溢香,
干果、雪梨园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
年过
花甲的村民王贤举将家中的3亩稻田拿出2.5亩种藕,田边地角栽黄花300株、
金银花300株,稻田放养鱼苗40斤,栽植
杜仲100株、果树60株,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他家今年收入超4万余元。
去年以来,全村共发展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10户,养
大巴山脉走地鸡1000只以上大户3户,养鱼1.5万尾以上大户3户,全村养鱼40亩、栽藕150亩、发展银木耳5000袋,公路沿线栽植银杏树绿化2公里,栽红星猕猴桃5000多株。引进资金建成投资200多万元的
页岩砖厂,解决全村50多人就地务工问题,同时降低村民建房成本;引进外资500万元,规划建
黄金梨200亩、银杏
干果产业园1000亩已启动;建食用菌产业园100万袋所需土地已作调整;已建巴山土鸡养殖场2个,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4393元,今年可望实现6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