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
帘蛤科蛤仔属的一种贝类,别名花蛤、蚬子、蛤蜊。为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菲律宾蛤仔主要价值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因其主要摄食海藻、鱼虾排泄物,可以改善水环境,避免赤潮的发生。
壳长45~55mm,呈长椭圆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缘略呈截形。通常为浅褐色、红褐色与灰白色相混杂。其水管与其他贝类相较更加细长,连接到贝壳的基部区域相对要宽大。菲律宾蛤仔埋于滩中营穴居生活,属于典型的埋栖型贝类。雌雄异体性腺成熟以每15天为一周期,分批成熟。
菲律宾蛤仔分布于亚洲太平洋与
印度洋沿岸,其生存地区从
北冰洋、萨哈林岛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印度、
印度尼西亚,并被意外带入北美西海岸,之后被
澳大利亚、
欧洲多国家引进。菲律宾蛤仔在
亚热带和较冷的
温带地区最丰富,在浅水粗砾、泥浆和
砾石的基质中均可被发现。
命名与分类
1843年到1846年期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造的萨马郎号(HMS Samarang)在航行中经过
菲律宾沿海地带时,有船员采拾到菲律宾蛤仔的标本。1850年,学者亚当斯(Adams)和里维(Reeve)根据该船的航行报告发现了该种贝类,并最先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命名。
19世纪50年代以后,菲律宾蛤仔的学名一直存在较多争议,且陆续出现了不少异名。当时使用相对较广的一个异名为Tapes semidecussata,但研究人员费舍(Fischer)和梅茨勒(Metizier)于1971年提出观点,认为Tapes semidecussata实际上应该是Tapes philippinarum的同物异名词。此后又有学者提出质疑,表示缀锦蛤属(Tapes)应该用于描述与模式动物
缀锦蛤(Tapes literata,
卡尔?冯?林奈 1758)相似的贝类,但菲律宾蛤仔在外形、遗传等方面均匀浅蜊有所不同,遂学术界提出了将菲律宾蛤仔划分到蛤仔属(Venerupis)下。
然而学术界对于蛤仔属贝类的命名争议并没有停止,21世纪以后,有观点认为Ruditapes也为蛤仔属。这一争议长期存续,Venerupis和Ruditapes二属的差异始终未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得到有效证明。截至2023年,世界海洋生物名录(WoRMS)将菲律宾蛤仔收录为Venerupis philippinarum;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则将其收录为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中国作为全球该种贝类最大的产地之一,本词条依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观点展开。
形态特征
外壳
菲律宾蛤仔,壳长45~55mm,呈长椭圆形,壳质坚实。壳顶位于背侧前缘近1/3处,略微突出前倾,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缘略呈截形。不同产地的菲律宾蛤仔壳表花纹多样,壳面灰黄色或灰白色,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斑点或花纹,通常为浅褐色、红褐色与灰白
色相混杂。放射肋细密,90~100条,两端的生长线及放射肋较凸出,相交呈布纹状。
内部
壳内面多为灰白色或淡黄色,合部较窄为白色。两壳各具3枚主齿,前闭壳肌痕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圆形。外套痕明显,外套窦深,前端明显。在后端和腹面外套膜愈合成出入水管,伸展状态下的水管约体长的1.5倍。菲律宾蛤仔具有独特的水管构造,其水管与其他贝类相较更加细长且水管入口处的触手并不分叉,连接到贝壳的基部区域相对要宽大,只有水管末端部分稍稍分离。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菲律宾蛤仔分布于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沿岸,其生存地区从北平洋、萨哈林岛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印度、
印度尼西亚,之后被意外带入北美西海岸,在商业推动下,又陆续引入
澳大利亚、
法国、
爱尔兰、
西班牙、
挪威、
英国、
意大利等国家。中国主要分布为南自
福建省、
广东省,北至
河北省、
辽宁省,北方以辽宁
石城岛、大连湾和山东胶州湾分布较多。在广东以
汕尾港分布密度最大。
栖息环境
菲律宾蛤仔在
亚热带和较冷的
温带地区最丰富,在
潮间带、潮下带和浅海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2~10m水深范围,最深可达30m。多在流速缓、风浪少经常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或港湾两旁的滩涂上栖息,其适宜生长在含沙量70%~80%的沙泥底质,生活的基质多是粗砾、泥浆和
砾石。
风浪大、潮流急的底质不稳定的海区不易生长,菲律宾蛤仔易移动或随水流飘走,难以生存。一般栖息深度为3~10厘米,在潮间带,较小的菲律宾蛤仔潜入深度大约为3~7cm,而较大的蛤仔则可能潜入到15cm左右的深度。随着
潮汐涨落作升降运动。其适温能力很强,适宜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水温为18~30℃。适宜海水盐度为10~35,最适生长盐度为20~26,可以适应的海水密度为1.004~1.027克每立方厘米。
生活习性
菲律宾蛤仔用其发达的足埋于滩中营穴居生活,属于典型的埋栖型贝类,穴居深度与个体大小、季节和地质有关。在冬春季节,规格较大的蛤仔潜居较深,而在秋季产卵后以及规格较小蛤仔,潜居深度相对较浅。在
黄海和
渤海北部由于冬季寒冷,导致蛤仔分散分布的情况较少,而它们更多是呈多层聚集分布在底质较为坚硬的滩涂中。其中,一些规格较大的蛤仔其下潜深度甚至可达 50 cm。菲律宾蛤仔耐干能力强,耐干能力与温度高低和个体大小有关。菲律宾蛤仔属滤食性贝类,滤食海水中的
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摄食时伸出水管,海水通过鳃丝滤食海水中的浮游
硅藻类及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菲律宾蛤仔为雌雄异体,性腺成熟以每15天为一周期,分批成熟,每年排卵3~4次,
雌性性成熟时乳白色,
雄性为淡粉色。繁殖期随地区而异,
辽宁省沿海的菲律宾蛤仔繁殖期为6~10月,盛期在7~9月,繁殖水温为17.5~25.5℃。
福建省沿海在9月下旬至11月,盛期为10月。
广东省(
汕尾市)为5~12月,以7~9月为盛期。
壳长3cm~4cm的亲蛤怀卵量可达200万~600万粒。1龄蛤每次产卵量为30万~40万粒,2龄蛤每次的产卵量为40万~80万粒,3龄蛤每次的产卵量为30万~40万粒。在整个繁殖期3~4次排放,每次间隔15~30天。第一次或第二次产卵量最大,产卵不受光线潮水影响。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养殖,壳长达30毫米以上即可采收。采收季节中国北方多在11月至翌年3~4月,中国南方从3~4月开始至9月结束。
孵化生长
菲律宾蛤仔的卵属于沉性卵,产出后沉入海底,在海水中
受精卵后出现受静膜,经过桑葚期、担轮幼虫、
面盘幼虫,至壳顶幼虫,趋光性减弱,体色变黄,壳顶隆起,足部发达,幼虫开始下沉,在埕面上匍匐前进。再经1~2天发育
变态为初期稚贝,这时体长190~220微米,壳高178~194微米,体色金黄,足部发达,足部分泌足丝黏附于沙粒等物体上。刚变态的初期稚贝经过7~8天的发育形成出水管,再经过37~40天的发育,出水管完全形成,开始营穴居生活,此时称为幼苗。菲律宾蛤仔的幼苗从
受精卵发育至壳长2~4mm称为沙粒苗,经5~6个月生长发育,壳长达0.5~0.8cm,此时称为白苗。壳长达1~1.4cm,称为中苗。壳长2cm左右称为大苗。
菲律宾蛤仔生长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河口附近海区饵料丰富,摄食机会多生长快。低潮区摄食时间长生长快。4~9月份生长速度最快,1~2龄生长最快。期寿命约8~9年,1、2龄蛤仔生长速度较快。
人工养殖
养殖方法
人工养殖主要三个阶段,苗种生产、播苗、捕捞。
苗种生产可分为采捕自然苗和人工产育两种方法,人工主要为土池育苗,育苗前需做好土池的杀除和消毒工作,土池的水靠海区的
潮汐涨落供给,育苗期需采用不同网目的网滤水培育,以减少敌害生物衍生。观察亲蛤的性成熟周期,之后人工统一催产,催产后培育幼体,幼体培育应逐日升高水位且要保持水质的新鲜。
当成长为白苗、中苗或大苗,就可以移苗出售或播种,移苗时注意苗种之间的空气流通,否则会造成苗种死亡,移苗后尽快播苗。播苗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提前整理好养成埕,播苗前七天用消毒剂泼洒埕地杀灭敌害生物,最后将蛤苗撒在养成埕,完成播苗。播苗完成后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防治好敌害。由于沿海池塘在夏季水温较高,菲律宾蛤仔难以度夏,因此一般在开放海区培育。
白苗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就可收获,中国北方多在春末夏初,
福建省在4~9月,运用工具翻起泥沙和
蛤仔,用齿耙或三角锄不断搅动泥浆,筛出蛤仔。
菲律宾蛤仔也可与虾混养,注意控制好虾蛤的比例,一般养蛤的面积占虾池面积15%~20%。
病害防治
菲律宾蛤仔成长期间动物敌害种类多,危害较严重的常见的敌害如
蛇鳗、海鲶、鳐鱼等,会用牙齿咬碎蛤壳吞食其肉,可用挂网插竹的方法防治;食蛤多蛀虫、玉螺等主要通过喷洒药物消灭;浒苔覆盖在埕面致使蛤仔窒息,需用四齿耙经常耙除,减少危害。
除动物敌害外,蛤类也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菲律宾蛤仔体内常发现有大量复殖吸虫的包蚴、雷蚴和尾蚴。感染溶藻弧菌的菲律宾蛤仔会出现明显的病症:表皮部分脱落、表面粘液较少,解剖发现外套膜萎缩,闭壳肌松弛,有些发烂变白。预防弧菌病主要通过减少养殖密度,如是虾贝混养则可通过投放药物消毒。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菲律宾蛤仔的壳中主含
磷酸钙、
磷酸镁及一种
角蛋白。肉中含粗蛋白5.2%,粗脂肪1.8%,灰分1.3%,水分84.6%,100克鲜肉含水分88.7、
蛋白质7.5g、脂肪2.2g、
糖类0.8g。含多种
维生素如
维生素a、B1、B2,含多种
无机化合物元素如锌、铁、铜、。整体可利用的经济价值较高。
鲜活的菲律宾蛤仔经过一系列流程加工得到即食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以菲律宾蛤仔为原料物理
提纯可得蛤晶、蛤汁和蛤露等蛤粉末状调味料,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易溶解于各类火锅汤汁,能适配调和
火锅底料的味道,激发食材原味、显著提鲜。
经济价值
菲律宾蛤仔养殖历史悠久,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周期短、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收益高的特点,是中国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在贝类养殖中占很大比重。21世纪初,在世界约200万吨的菲律宾蛤仔产量中,约90%来自于养殖,且主要来自中国养殖。2008年,菲律宾蛤仔年产量32.5万吨,产量占胶州湾水产养殖总产量的91.5%,增养殖面积为9600平方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66.7%。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的开发,菲律宾蛤仔市场销价已经从每公斤不到1元,涨到每公斤10元。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0 年,全国蛤年产量421.8万吨,
福建省46.8万t,占全国总产量11.1%。福建菲律宾蛤仔产量占全省蛤总产量约80%左右。2008~2020年13年间,中国蛤产量从305.8万吨增加到421.8万吨,福建省蛤年产量从26.5万吨快速增加到48.6万吨,
养殖产量增加近两倍。
生态价值
菲律宾蛤仔可与虾或鱼类混养,摄食残饵和鱼虾排泄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用菲律宾蛤仔的滤食性,还可以间接降低海区海水营养化程度,避免赤潮的发生。
药用价值
菲律宾蛤仔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主治
小儿深部脓疱疮,
旋耳疮,同时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低盐和
亚硝酸盐协同会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产生影响。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水中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会影响水产养殖动物血液对
氧气的输送。在菲律宾蛤仔养殖过程中,天然
降水可能导致养殖区海水盐度下降,而含氮
有机化合物的硝化过程受到抑制,导致水中亚硝酸盐积累,从而对菲律宾蛤仔呼吸器官产生影响。有相关研究探讨亚硝酸盐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机制,认为水中亚硝酸盐会造成菲律宾蛤仔免疫功能下降和组织再生障碍。 也有发现表明,
亚硝酸盐对菲律宾蛤仔浮游
美国白灯蛾生长发育的影响远大于幼贝。
参考资料
菲律宾帘蛤.iNaturalist.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