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仔
真瓣鳃目帘蛤科的动物
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
形态特征
贝壳近卵圆形,质坚实,两壳膨胀,一般壳长42-54毫米,壳高32-37毫米,壳宽22.5-29毫米。壳顶稍前弯、突起,位于背缘前方。小月面卵圆形或略呈菱形;楯面狭长,梭形。外韧带黄褐色,突起,壳前端稍圆,后端边缘圆形或略呈截形。壳表颜色及花纹多变化,一般为褐色或灰黄色。生活于泥沙滩者,个体小,色淡并杂有彩色斑纹;泥滩者个体大,色较深。生长线与放射肋交织成布纹状,于壳顶及中部较细密,越向后端纹理越粗壮,基中放射肋细密,90-100条。壳内面白色或略带黄、紫色,具光泽。合部狭长,每壳均有3枚主齿,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粗,末端钝圆。水管基部愈合,入水管口缘触手不分叉。前闭壳肌痕半圆形,后闭壳肌痕近卵形。
杂色蛤仔:本种与菲律宾蛤仔形状相似,常相混淆不易区分。主要特点为壳较小而薄脆,略长。一般壳长25-39毫米,壳高18-28毫米。壳表面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淡褐色、棕色,并有密集的褐色或赤褐色斑点或花纹,自壳顶至腹面有较淡色带2-3条,放射肋细密,扁平,50-70条。壳内面白色稍带紫色或淡红色。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心形;后闭壳肌痕稍大,呈桃形。水管完全分离,入水管口缘触手分叉。
分布范围
中国沿海北自辽东半岛鸭绿江口,南至雷州半岛都有分布,辽宁省山东省较多。天然产量很大,是水产捕捞和增养殖的重要种类。此外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沿海。引种后又分布于美国夏威夷及北美沿岸。
采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捕,一般在退潮后,用耙网于海底捕捞。捕得后,煮熟取壳晒干。肉随取随用。
生长环境
菲律宾蛤仔生于近河口沿岸或波浪平静的内湾中,自潮间带至潮下带10余米的沙和泥沙质海底者有生长。雌雄异体,北方繁殖季节在6-10月。杂色蛤仔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采集加工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