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小树蛙(学名:Feihyla palpebralis),又称越南泡沫巢蛙或白颊费树蛙,是
树蛙科费树蛙属的一种
两栖纲。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
云南省等地,以及
越南北部和中部高原地区。其特征是头部两侧有白色斑纹,皮肤背面光滑,脸部有疣粒。
雄性的体长约为26毫米,
雌性的体长约为29-32毫米。白颊小树蛙的自然
栖息地是森林中的池塘和沼泽地带,繁殖季节在越南中部高原地区为4-5月。
白颊小树蛙的舌较窄长;吻尖长,呈三角形;没有犁骨齿;皮肤背面光滑,背部有很小的小黑点;上眼睑有少数较大疣粒;褶细而清晰,一直达到肩上方;四肢很细微的小痣粒;前后肢的背面有较大的黑点,全身大部分区域被深棕色浅纹所覆盖;腹面是白色。产下的卵以堆状分布。
体小而细长,体长26.8mm左右;头长大于头宽;吻尖长,约为鼻间距的2倍;吻棱明显,直达吻端,吻星三角形,吻端突出于下颌;颊部几近垂直;唇缘向外侧倾斜;鼻孔在吻眼之间,位于吻棱下方;眼间距与眼径几等长,而大于上眼睑宽;鼓膜紧接眼后,不十分清晰,略小于第三指吸盘;无犁骨齿;舌较窄长,后端缺刻深。
前臂及手长为体长之半,手长为体长的1/3;指较长而扁,指端具吸盘及马蹄形横沟,第一指吸盘小,其余各指吸盘较大,宽约1.3mm;指长顺序3、4、2、1;指间无蹼,关节下瘤明显;掌部有小疣,排列成行;掌突三,内者较大,外者两个较小,呈卵圆形。后肢细长,胫跗关节前达眼前角;左右跟部相重叠;胫长约为体长之半,足略短于胫;趾端与指端同,但吸盘小;趾扁平,趾侧有不十分显著的缘膜,并在趾基部相连成蹼,蹼不十分发达,第一、二趾的蹼达远端第一关节下瘤,第三、四、五趾间的蹼达远端第二关节下瘤;外侧踱间无蹼,第五趾略长于第三趾;蹶部有成行的小疣粒,内踱突小,卵圆形,无外踱突。
皮肤背面光滑;上眼睑上有少数较大疣粒;颠褶细而清晰,直达肩上方;背部有极细小而分散的小黑点,四肢有分散的微小痣粒。后肢痣粒多沿纵轴排列。腹面咽部、上臂隗侧.胸腹部大腿酸面满布颗粒扁疣,但是胸前端的较小,大腿腹面的则较大。液浸标本背面为灰白色,是由均匀散布的极细小黑点所形成的,体背侧之
雄性线透过皮肤衬托出一对比较规则的棕红线纹,自眼后肩上方始达脊两侧,在肩上方部位略向中线作弧状弯曲,两线纹之间的皮肤上细小黑点较密。前后肢背面都有较大的黑点;自吻端始,沿吻棱达眼前角以及自吻端沿上唇缘达眼下方为深棕色线纹;颞部深棕色纹较宽而成带状,达肩基部;沿瞬膜游离缘有黑棕点排歹l}成带状。腹面白色,大腿腹面大疣粒上有深色细点,掌指及跗足、踱足面有细黑点。
雄性第一、二指背面基部有白色婚垫,有一对咽侧内声囊,声囊孔短裂。背腹侧
雄性线明显,腹面近于腹中线处另两条间距较窄,背侧雄性线起自肩上方至胯部。
白颊小树蛙一般生活于海拔1040m的浅水塘旁边的树枝上。其繁殖季节在越南中部高原地区为4-5月,产下的卵以堆状分布。该物种受到森林退化和水污染导致的
栖息地破坏的威胁。
白颊小树蛙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
云南省等地,以及
越南北部和中部高原地区。其模式产地在越南东南部的郎贝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