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上都村
下上都村
1956年,全村人均粮食120公斤。 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 1949年10月,全村有党员31人。
基本概况
下上都村位于发城镇西北部,地处东经120°58′,北纬37°00′。隶属发城镇。全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公顷,山岚26.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蜀黍属、花生、苹果等。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苹果公司。 2002年,全村有109户,310人,比1978年减少104人。有王、高、李等姓,均为汉族
大事记
1941年春本村解放。
1954-1955年全村建立了若干个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8年村集体投资,新建学校,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1981年村投资3万多元,新建日产汽车公司3.5万公斤的石灰窑。
1982年春村投资3万多元,用上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集体为村民无偿提供苗木,栽植苹果10公顷,果园总面积达到16公顷。同年集体投资10多万元,建村西大口井,安装自来水设备,解决了吃水问题和本村10公顷果园的浇水问题。
1988-1989年村集体投资10多万元,在老营沟修建占地1公顷的水库。
1989年集体投资4万元,改建村“两委”办公室及青年、地方武装、妇女、党员活动室和仓库等11间。同年春村引进资金1万元,建起年产500万公斤的彩色石子厂。
1991年本村被县评为文明村。
1992年秋集体投资5万元,为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0公斤,花生亩产80-9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达 300多公斤,花生亩产150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00年,粮食亩产达到600多公斤,总产18万公斤;花生亩产160公斤以上,总产1.6万公斤;果园面积由1978年的5.3公顷,发展到18.7公顷。果品总收入40万元。 2002年,粮食亩产612公斤,总产22.8万公斤。第一产业总收入167万元,其中农业95万元,畜牧养殖业72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无工副业项目。改革开放后,相继建起石子厂、石灰厂。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1人,收入102万元,其中工业62万元,建筑业40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先后办起商店及运输、饮食服务业等项目。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8人,收入142万元,其中运输业71万元,商饮业 30万元,服务业41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79年,本村建立小学。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39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有80公斤左右,只能半糠菜半粮度日。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粮食12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245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50多部、摩托车30多辆、彩电80多台、电冰箱20多台、电话50多部,家家都安上闭路电视。村庄建设建国前,居民住房皆为草房,且很破旧,街道也不整齐。建国后,街道进行了整修,旧房逐年翻新。至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平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春,王世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奸、反恶霸斗争,发动了大规模的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运动;将本村还乡团头目、两名恶霸交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人民解放军者20多人,其中牺牲8人,伤残4人;支援前线民工50多人。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王殿茂、王殿谟、王世昌、王增山、王殿文、李云国、王增浩、高化波。1949年10月,全村有党员31人。2002年,全村有党员20名。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曾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组织、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10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为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世昌、王臻祥、王朝林、王殿谟、王书义、王振玉、王增山、王臻国、王君亭、王殿文、王风全、王振友、王增高、王增光。1991年,本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大事记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组织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