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清男,
汉族, 1966年9月生,博 士,
福建省周宁县人,现任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福建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大学本科;
1987年9月-1990年7月福建农学院
农学与耕作学硕士;
1991年10月-1994年7月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博士。
1999年1月-2000年8月
佛罗里达大学作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3年6月福建农学院
甘蔗所实习研究员;
1993年7月-1996年7月
福建农林大学甘蔗所助理研究员;
1996年8月-2000年6月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00年7月至今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任;
2001年5月至今福建农林大学“
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转评教授;
2008年~现在,美国
佛罗里达州学客座教授、美国农业部合作研究员。
主讲课程
(1) 博士生学位课程:高级植物环境生理学;
(2)硕士生学位课程:作物栽培生理;
(3)硕士生选修课程:专业英语;作物化控工程;
生物信息学。
研究方向
(1)作物生理遗传与分子育种;
(2)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作物病害防治。
主要贡献
承担课题
(1) A Rapid Screening Process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Huanglonbing (FPRAC-161); 175,000 USD; Supported by FPRAC; Co. P.I. (2008~2011)
(2) Use of Stoller Products to Mitigate
柑橘属 Greening Disease (Huanglongbing); 150,000 USD; Sponsored by Stoller Inc.; Co. P.I.(2010~2011)
(3)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control strategies for citrus huanglongbing (greening) 760,000 USD; Supported by USDA; Co. P.I.(2009~2012)
(4) “十一。五”国家”“863”课题—
斑茅FKBP12基因在
甘蔗抗旱上的作用网络研究
(5)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甘蔗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
(6) 国家“十五”“863”课题--糖料新品种选育
(7)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先导项目--能源甘蔗技术开发与新品种产业化示范
(8)
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生物制品检测的
生物芯片研制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甘蔗光合性能的遗传分析与高光效、高生物量材料选育
--甘蔗近缘属植物
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真实杂种后代分子鉴定
--转ScMV-CP基因
甘蔗抗花叶病遗传稳定性评价及其分子机制
--甘蔗SrMV-P1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解析
(1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
(1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花叶病毒CP(ScMV-CP)基因甘蔗环境安全性评价及抗病机制
科研成果
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6项);
-- 甘蔗
斑茅杂种的
脱氧核糖核酸鉴定方法(03138821.3,已授权);
--
甘蔗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
核酸分子及其应用(200410037124.3,已授权);
-- 一种
发酵单胞菌属耐酸新菌株(200510019406.5,已授权);
-- 一种检测转基因产品的基因芯片(200510129849.X,已授权);
-- 一种利用SrMV-P1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200707380154.X, 已授权);
-- 利用pmi基因快速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方法(200603270124.X, 已授权);
--一种利用ScMV-CP基因培育抗花叶病
甘蔗品种的方法(200707380148.X, 初审通过);
--
斑茅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与工程菌(200510019405.0,已公开)。
期刊论文
--《
作物抗旱分子生理与遗传改良》(主编),2005,中国科学出版社,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入选中华华夏英才学术著作文库;
--《糖料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技术》(主编),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 《Sugarcane Mosaic Virus》(参编)由美国Lenardon Stadium Press,Texas出版;
--《作物栽培学》(参编),2002,
重庆出版集团;
--《甘蔗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参编),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
-- Muqing Zhang, Yongping Duan, Lijuan Zhou, William W. Turechek, Ed Stover, and Charles A. Powell, 2010. Screening molecules for control of
柑橘属 huanglongbing using an optimized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infected
长春花色 cuttings. Phytopathology. 2010, 100(3):239~245
-- Joseph C. V. Vu, Yoana C. Newman, L. Hartwell Allen, Jr., Maria Gallo-Meagher, Mu-Qing Zhang, 2002. 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 of young sweet orange trees to elevated growth CO2 and
温度 J. Plant Physiol. 2002, 159. 147–157;
其他论文158篇,其中SCI和EI收录8篇。
技术研发
1、国家
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概况:成立于2008年。首席科学家为
陈如凯教授,陈教授是农业部科技委委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福建省优秀专家。从事甘蔗研究50年来获得建国以来糖料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以及其它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撰写5部专著和200多篇论文,培养了40多位博士和近百位硕士。
2、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项目:“九五”以来,主持国家攻关、“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攻关先导项目、国家“948”行业重大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财政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跨越计划、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等有关甘蔗的所有基础性、公共性、战略性的重大科研项目。
3、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团队:学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甘蔗所的建设与发展,从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直到后勤保障都给于大力支持。目前
甘蔗所有26名专职科研人员,其中正高7人,副高9人,10人具博士学位,9人具硕士学位,形成梯队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团队,2006年荣获全国创新团队。博士生导师:
陈如凯、
林彦铨、张木清、许莉萍、
邓祖湖;硕士生导师:袁照年、张华、陈平华、罗俊、徐景升、高三基、
阙友雄;其它骨干:林庆良、郭晋隆、黄国强、王恒波、高世武、傅华英。
4、快速发展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1996-2008年:快速发展时期,成立国家甘蔗分改良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检中心和农业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心。主持“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
甘蔗育种攻关、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甘蔗行业科技专项、国家948行业重大项目等所有涉及甘蔗产业的重大科研项目,荣获国际、国内各项科技奖励5项。
获奖记录
(1)2001年受聘
福建省“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002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
青年教师奖(科研类);
(4)2004年第八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竞赛组委会优秀指导教师和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园丁”和科研贡献奖;
(5)2005年获得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
(6)2006年获得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