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噪(学名:Trochalopteron squamatum,2016年前学名为Garrulax squamatus):噪鹛科、彩翼
噪鹛属动物。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以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翅噪鹛上体头至尾橄榄
褐色或暗棕色,各羽均具黑色端斑,形成明显的黑色鳞状斑。眼蓝白色,眼先灰色或茶黄褐色,眼上有一长而宽阔的黑色眉纹从眼先向后延伸至颈侧。头侧和颈侧淡棕褐色,羽缘黑色,两翅内侧覆羽淡棕褐色或
栗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大覆羽棕红色或栗色,飞羽黑色,外侧初级飞羽外蓝色,内侧初级飞羽外翈黑色,基部棕红色或栗色,次级飞羽外翈基部亦为棕红色或栗色,彼此与大覆羽棕红色共同构成大块棕红色或栗色翅斑,最内侧飞羽先端有的还具白色斑点。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具窄的棕黄色端斑。下体棕褐或暗黄
褐色,各羽具黑色羽缘,形成明显的鳞状斑。本种亦有部分个体头顶、头侧和颈侧沾
橄榄灰色,上体少棕色,下体橄榄沾灰。虹膜淡绿色、蓝白色或暗褐色,嘴角黑色,尖端和下嘴基部较淡和灰,脚和趾淡肉色或肉褐色。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70-80克,
雌性80-82克;体长:雄性220-250毫米,雌性198-231毫米;嘴峰:雄性21-22毫米,雌性22毫米;翅:雄性92-102毫米,雌性93-99毫米;尾:雄性82-110毫米,雌性75-104毫米;跗:雄性34-37毫米,雌性36-37毫米。
蓝翅噪鹛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
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应注意保护。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
尼泊尔被描述为稀有和本地的,在
不丹经常有记录,在
喜马拉雅山脉不常见,尽管在东北山区更为常见,在中国也很罕见(del Hoyo等人,2016年)。趋势理由:由于持续的
栖息地破坏和破碎化,物种数量疑似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