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鲁病
病症名
库鲁病(英语:Kuru disease),俗称“笑病”,是神经系统人类朊毒体传染性疾病,感染肌毒体病的动物和人是该病的传染源,以震颤及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与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为病变脑组织可见海绵状空泡、淀粉样斑块、神经细胞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极少白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
库鲁病被发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巴布几内亚土著部落中,该病的发生与当地土著的食人风俗有关。20世纪50年代年,该病的发病率最高为1%,男女之比为1:3。1960年,食人风俗被废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2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tanley B.P Prusiner)发现朊病毒(prion 病毒),证实它就是引起库鲁病的根源。该病有散发、遗传和医源性三种途径感染,无明显流行;潜伏期长,平均潜伏期为10.3~13.2年;易感人群为妇女、儿童以及进食带朊毒体牛肉者。
库鲁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中期和晚期,初期患者会感到头疼和关节疼,震颤,步态蹒跚等;到中期时,患者出现行走困难,肢体颤抖、僵化,广泛性肌阵挛等;到后期,患者会丧失记忆并且运动失调,语言障碍严重,两便失禁,吞嗰困难,痴呆等。
发展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新巴布几内亚的山地雨林中生存的土著人中发现,部落里大部分妇女和孩子都会患上一种疾病,他们偶尔会发抖、呆滞,最后还会狂笑不止,经历痛苦的死亡过程,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库鲁病,俗称“笑病”,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当地人认为这是一种诅咒,只能通过巫术来解决。库鲁病的发生与当地土著以食死者之脑为祭奠礼仪的风俗有关。
20世纪50年代年,库鲁病的发病率最高为1%,男女之比为1:3。1960年,此种祭奠礼仪被废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2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发现朊病毒,证实它就是引起库鲁病的根源。
病因和易感人群
患上库鲁病的土著是因为他们有分食死者的风俗,而且往往妇女们享有食用大脑的权利,而她们出于母爱,又会分享给孩子们,因此库鲁症病例多为妇女和儿童;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医疗行为会造成库鲁病的医源性感染;与带朊毒体的牛或是牛肉接触,或是进食疯牛肉是最有可能感染的人群,另外,朊毒体感染可呈家族性。
病理特点
病理特点为病变脑组织可见海绵状空泡、淀粉样斑块、神经细胞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极少白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
流行特征
库鲁病有散发、遗传和医源性三种途径感染,无明显流行。潜伏期长,平均潜伏期为10.3~13.2年。女性潜伏期较男性短,最短的潜伏期发生在成年女性,与感染大量病原有关。年轻人感染库鲁病,与病原变异以及暴露水平相关。
临床表现
库鲁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中期和晚期。
初期表现
库鲁病的初期患者会感到头疼和关节疼,震颤,步态蹒跚,单腿站立困难,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同时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
中期表现
库鲁病到中期时,患者出现行走困难,肢体颤抖、僵化,广泛性肌阵挛,休克样肌肉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寒战样震颤,情绪不稳。
后期表现
库鲁病到后期,患者会丧失记忆并且运动失调,语言障碍严重,腱反射亢进,两便失禁,吞嗰困难,痴呆等。
对应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变脑组织可见海绵状空泡、淀粉样斑块、神经细胞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极少有白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
免疫学检查
多种免疫学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取材包括脑、脊髓、扁桃体、脾、淋巴结、视网膜、眼结膜及胸腺等多种组织。
动物接种试验
将可疑组织接种于动物(老鼠、羊等),观察被接种动物的发病情况,发病后取脑组织活检具有朊毒体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此法敏感性受种属间屏障限制,且需时间较长。
物理检查
脑电图检査可有特征性的周期性同步二或三相尖锐复合波,具辅助诊断价值。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脑影像学检查,可资鉴别毒体病变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分子生物学检查
从患者外围血白细胞提取脱氧核糖核酸,对人类编码prp的基因(PRNP)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可发现家族遗传性朊毒体病的PRNP突变。
诊断
库鲁病以成人发病为主,女性多见,隐匿起病;首先表现为小脑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逐步加重,并迅速伴发细小震颤,累及躯干、头部和四肢,最突出的表现为寒战样震颤。亦可有眼外肌麻痹、构音困难,锥体外系症状如手足徐动症、震颤、舞蹈动作等,精神异常、痴呆、大小便失禁等;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等均无特征性改变;确诊需依赖脑活检。
预防方法
库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为不食用疫区或不明原因病死的牛肉,避免接触来自确诊或疑似朊病毒病患者的感染性组织。
治疗方法
截至2022年4月,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已知的库鲁病治疗方法,刚果红、二甲基亚砜、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
参考资料
Kuru.medline plus.2024-12-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病因和易感人群
病理特点
流行特征
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
中期表现
后期表现
对应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动物接种试验
物理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诊断
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