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章(1880—1947),名炳蔚,字云章,陕西华县郑村(在今东赵乡)人。华县新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由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优秀知识分子。1947年6月,郑云章因病去世。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郑云章出生于陕西华县一个富裕家庭,幼年随在
西安市经商的父亲攻读诗书,稍长入泾阳味经书院,从主张变法维新的
刘光蕡学习,后又入三原宏道学堂求学。刘古愚变法图强,改革教育的思想对他产生很大影响,他与同乡同学
杨松轩、顾山等组织同仁学会(后改名友仁学会),成立集义书社,以“商谈国是,共抒志怀”为宗旨,积极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知识,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及现代教育理论,并确定了教育救国的抱负。
光绪三十三年(1907),郑云章参加了华州教育研究会及教育会附设两等小学堂的创建工作,并与杨松轩、顾熠山一起成为这一新式教育开拓事业的骨干。他与友人一起,还致力于妇女解放,共同建立了天足振学会,号召妇女不缠足,发展女子教育。他还参加了女子模范小学(今少华中学前身)的创办工作,为女子入学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后,郑云章积极投身这一运动,并于1912年加入同盟会,曾在陕西军政府外交司、财政可任职。不久,他又返回家乡,仍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与
杨松轩、顾熠山等人共同发起创建了
华县咸林中学,并担任注音字母和
簿记课的教学,还著有《注音字母图说》。为了发展乡村教育,郑云章在本村创办了郑村小学(翠华小学),并担任校长。1924年前后,他任县教育局局长,曾拟就颁发了《华县乡自治区办学须知》,系统提出了一套崭新的教育方针;还首创了学区、学校区设置。为本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云章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五四”运动以后,他看到民不聊生,社会黑暗,军阀混战,列强欺凌,深感不解决社会问题,单靠发展教育,并不能救国,从而产生了革命思想。在渭南赤水职业学校负责人、
陕西省早期共产党人
王尚德的影响下,逐步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并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1923年,他与王尚德一起,发动
渭南市、
华州区农民掀起了抗粮、抗税的“交农”(交农具,类似罢工)运动。他亲自搞了鸡毛传帖,一村传一村,发动农民涌向县政府,要求豁免粮税。郑云章与杨松轩代表农民与县政府谈判,达成了免征粮款一半,不再预征粮款的协议。1926年,在他4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时本县年龄最长的党员。随后,他又担任过郑村党支部书记及二区区委书记等职。他所在的郑村小学,也成为中共华县党组织的重要活动据点。1927年,农民运动蓬勃兴起,郑云章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反抗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斗争。他在县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社会发展史,参加组建县农民协会,亲自领导建立了郑村农民协会和第七区农民协会,并组织农民对土豪劣绅进行了经济清算。
渭华起义时,郑云章积极投身这一革命洪流。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县,他与其子化名潜至长安县,以教书为掩护。
杨虎城主持陕政时,返回
华州区,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42年,
中国国民党当局以共产党政治犯的罪名将其逮捕,押至
西安市。监狱军法官问他:“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郑云章回答:“我看国民党腐败了,不能救中国,不能复兴民族!”在狱中,因饱受虐待,卧病不起。次年经保释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