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叶柯
壳斗科柯属植物
油叶柯(学名:Lithocarpus konishii)是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和海南省。这种植物生长在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在离海岸不远的缓坡灌木丛中也有分布。油叶柯是一种乔木,高度通常在5米以内,叶纸质,稍硬,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油叶柯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可食用,其壳斗部分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由于种群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减少,油叶柯在中国被列为易危受保护物种。
形态特征
油叶柯是一种乔木,高度通常在5米以内。其芽鳞密被白灰色丝光质短伏毛,春季抽出的新枝无毛,秋季抽出的被灰黄色短柔毛,二年生枝有略凸起,近圆形,与枝同色的皮孔。叶纸质,稍硬,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4厘米。雌花常着生于雄花序轴的下部,或由少数组成花序,单朵、或很少兼有2朵一簇散生于被灰黄色短绵毛的花序轴上。果实有一层坚硬的壳,高一至两厘米,宽二至三厘米,褐色
分布与环境
油叶柯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中部以南(南投、屏东市恒春镇等地)、海南省东部(文昌市)。在台湾,生于海拔300-16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在海南,生于离海岸不远的缓坡灌木丛中。
生长习性
油叶柯一年中可抽出两次新梢,且于春秋季各萌发一次花序并开花;春季萌发的花序称为春花序,秋季萌出的花序称为秋花序。一年中的第一次抽梢发生于初春,是芽体结束冬季休眠后,在3月以前抽出。春花序由春梢顶稍上的芽体萌出;花序芽体的萌发,发生在3月中旬。
油叶柯之花序可分为雄花序及混合花序(雌雄异花同花序)两类,前者仅有雄花,后者同时具有单性的雄花与雌花,混合花序之雄花在上端,雌花在花序基部。一般而言先萌出雄花序再萌出混合花序。花序萌发以后,在4月至5月间开花,雄花序先开花,随后混合花序开花,但混合花序上先开雌花,后开雄花。
油叶柯于冬季结束后之抽梢以及春季的花序萌发皆非常整齐。同年6月以后第二次新梢的萌发,第二次新梢萌发较不整齐,同一棵植株在6月至8月之间皆有新梢陆续萌发。秋梢生长停止后,即在顶梢数个芽体上萌出秋花序。相较于春季之花序抽出的整齐度,秋季花序的萌发亦较不整齐,从8月到翌年1月花序绽放,其中开花的高峰期为中秋节前后一星期。
一般而言,会开花之枝梢上,春花序平均抽出雄花序7个,混合花序4个。秋花序、春花序开放结束后,6月会由开花部位下方之腋芽抽出,第二次营养梢发育良好之第二次梢会在当年秋季开出秋花序,故常可见秋花序下方着生春花花序之小果。秋花序之雌小花亦会产生小果,两季花之小果一起越冬在春夏间才急速生长,并均在第二年秋末冬初成熟,并脱落。
无论春花或秋花,在当年开花后果实直径在略为增加后,即停滞不再发育,一直到翌年4月起,两季雌花小果才开始明显膨大,6到8月再略为停滞后,9月起果径急速增加,一直到采收为止。
用途
油叶柯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可食用;壳斗部分,具有多种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之功能。果实敲开生食,或煮熟、炒熟熟食。
保护现状
油叶柯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易危(VU)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近危(NT)。由于人类活动,许多低阔叶林及其组成物种已经消失,油叶柯种群的数量和规模都急剧减少。根据之前的采集记录和标本室标本,许多油叶柯种群已经从野外消失,尤其是台湾东部的种群。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与环境
生长习性
用途
保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