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同位素(示踪原子)或其
标记化合物引入生物对象中,然后利用各种手段检测其在生物体内变化轨迹、停留位置或含量的技术。该技术因其快速、灵敏、简便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生物物质代谢、遗传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同位素技术的基础是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但在
原子核中有不同数量中子的原子。例如,
氢的三种同位素分别为氕(1H)、氘(2H)和氚(3H)。目前已知的
核素超过2000种,其中大部分是不稳定、放射性的。放射性核素会不断释放
射线,直至转变为稳定的新核素,这一过程称为核蜕变。
常用的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包括3H、14C、32P、35S等,稳定性同位素则包括2H、13C、15N、18O等。这些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通常需要通过人工方法获取。例如,生产14C时,可通过中子轰击氮-14(14N)使其发生
核反应,生成14C。此外,还有反冲标记法等制备方法。
标记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式制备。
放射性同位素的测量方法多样,包括盖革计数器和闪烁计数器等。后者探测效率更高,特别适合测量低能量软β射线的样品。放射性强度的单位包括
玛丽·居里(Ci)和克镭当量(克镭当量)。辐射剂量的单位包括伦琴(Roentgen)、拉德(rad)和雷姆(rem)。
放射性物质产生的
射线能够导致物质
电离,进而造成损伤。放射防护旨在降低环境中辐射剂量至安全水平,防止辐射损伤。相关工作应遵循国家规定的放射防护规定。
放射性自显影法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使照相
天然橡胶感光,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处理,显示出放射性示踪物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可用于研究物体内部的动态过程。
活化分析法通过让稳定性
核素受到中子或其他辐射源的轰击,转化为放射性核素,然后测量其放射性,实现对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已在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