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鲁家峪
河北唐山市遵化区下辖村
遵化市鲁家峪位于遵化西南,这里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丰玉遵三县交界地。由于这里群山怀抱,石洞遍布,森林覆盖,沟谷纵横,有7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号称“九沟十八峪”。
历史沿革
革命圣地
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卫生部、兵工厂、修械所、被服厂、电台、报社、党校、丰玉遵三县联合县政府、冀东行署等都先后设在这里,成为冀东的抗日领导中心。
日寇对鲁家峪根据地恨之入骨,对鲁家峪进行重点围剿。在1941年――1942年的一年多时间里曾发动了七次烧杀,最严重的有三次,共杀害我抗日军民一千二百多人,累计烧毁房屋四千七百多间,损失物资无数,造成骇人听闻的鲁家峪大惨案。
“过去的鲁家峪包括鲁家峪村、东峪、西峪、北峪、龙宝峪等多个村庄,有九沟十八峪之称。”鲁家峪抗战纪念馆馆长李自亚告诉记者,美丽的鲁家峪是个素有革命传统的村庄,这里曾是冀东抗战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是冀东抗战的发祥地,鲁家峪素有“江北小井冈”、“冀东小延安”之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曾经困难过,鲁家峪现任村支书刘超告诉记者,鲁家峪曾因严重缺水差点搬迁,“我们不能舍弃这样有历史的村庄,所以坚持了再坚持,2001年,鲁家峪在打出了11个干眼井后,终于实现了井水喷涌的梦想。如今,鲁家峪全村果园一片片,养殖业红红火火。记者在与村民聊天中发现,虽然这里是革命“老区”,但这里的人们思想“不老”,他们正不断用“活思想”探索着村庄更加美好的未来。
抗日革命根据地
鲁家峪被誉为冀东“小延安”
“鲁家峪群山绵亘,森林覆盖,沟谷纵横,地势险要,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曾经把这里作为冀东的活动中心并开辟为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早在1927年,我党就在这里建立了党组织。著名共产党员张明远、杨春霖领导丰、玉、遵农民开展反‘旗地变民’的斗争,组织玉田农民暴动时,这里曾是重要的活动基地。现在的鲁家峪只是当年的一个村。”李自亚说。
抗战时期,鲁家峪东部有丰迁腰带山抗日根据地、西部有盘山抗日根据地,东西两大根据地间有个断带,这个断带也是日军侵华的一个必经之路。把两大根据地连接起来,鲁家峪便担起了这个连接重担。
1940年1月1日,在“阁老湾会议”上,冀东分区党委把鲁家峪定为冀东东部抗日革命根据地。鲁家峪抗日革命根据地把盘山、腰带山紧密地连结起来,使三个地区的游击战争互相配合,成为长期坚敌后持抗战的重要阵地和联系东西两块游击根据地的重要枢纽。李运昌等率抗联进驻鲁家峪,这里成为了冀东抗日军政领导的指挥中心。鲁家峪也因此肩负起了华北、冀东地区抗日的军事、政治指挥领导中心。
不仅如此,鲁家峪还是当年冀东抗日的后方基地。在这里,曾经先后建立起兵工厂、炸弹厂、被服厂、染厂和军械、军需、粮食等各种仓库,制造了大量的手榴弹,修造了大量的枪支和火炮,缝制了大量的被服、鞋袜,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
据李自亚介绍,鲁家峪抗日军民的革命行动,使敌人惶恐不安。从1940年至1942年间,侵华日军先后7次清剿鲁家峪,制造“无人区”,发生了震惊冀东乃至全国“鲁家峪大惨案”,日伪军在鲁家峪驻剿半个月,烧杀抢掠,鲁家峪抗日党、政、军、民近1200人牺牲,被烧毁房屋6000多间。
“在这种情况下,鲁家峪人民没有低头,继续掩护军队和地方组织。数以千计的儿童团员担负起站岗、送信等任务,妇女自动组织做军鞋。”李自亚说。
十一英烈井
在鲁家峪,有个“十一英烈井”。李自亚说,大惨案发生的同时,驻剿在鲁家峪的日伪军抓到11个人,其中包括青年报国队的队员叫张俊金,11个人被抓后被捆绑在一根绳上,被拉到鲁家峪村一口井边。日军给被抓的人蒙上眼睛,把战刀沾上凉水,一个挨一个地将这些人砍头,砍完一个就往白水井里一扔,当砍到张俊金时,他极力反抗,回身狠狠咬住日本兵的手臂,该日本兵在疼痛中还未来得及砍就把张俊金踹入了井里,并向井里开了两枪,两枪中在张俊金后背未致命。张俊金成为11人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
“1954年公审日本战犯铃木启久(制造鲁家峪大惨案的一号元凶),张俊金还出席指证他的罪行,控诉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华时在鲁家峪犯下的滔天罪行。”
鲁家峪的南山口有座馒头山,山上有个大石洞,这个洞曾隐蔽过很多军政人员和地方工作人员、群众。日军在洞口看守了几天,边看守边用毒瓦斯熏,多名党、政、军干部以及群众190多人,宁死不当俘虏,最后壮烈牺牲在洞内。刘超说:“鲁家峪的馒头山是鲁家峪人民抗击日军的光辉一页。”
现在,鲁家峪已恢复重建了鲁家峪抗日纪念馆、纪念碑、文物室、司令部、政治部、冀东八路军无名烈士墓群、馒头山烈士洞、十一英烈井、后方医院山中岩洞等诸多抗战遗址,以教育后人,祭奠那个年代为抗战英勇牺牲的人们。
鲁家峪革命老区酝酿“活思想”
沿着遵化东风渠向西蜿蜒一路,“鲁家峪抗战老区欢迎您”的大条幅让人不禁感受到这片红色热土上人民的热情。
据刘超介绍,过去鲁家峪严重缺水,全村要到外村拉水吃。为找水,从1999年到2001年间,村里打了11个干眼井,绝望甚至蔓延到整个村。“最绝望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考虑全村搬迁。”刘超说,在唐遵两级“老促会”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帮助下,从2001年开始,鲁家峪陆续打成数口深井,使吃水难、用水难成为历史,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经济
如今,鲁家峪“村村通”、“户户通”水泥路四通八达,班车开到家门口。村民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入夜华灯齐放。图书阅览室、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人们过着城市人般生活。
农业
刘超告诉记者,鲁家峪村现有820户、2664口人。现有耕地4200亩,其中果园3000多亩,主要种植山里红柿子。年产红果300万斤,年产柿子近百万斤。红果和磨盘柿享誉京津,“天然”牌磨盘柿畅销东北三省,并打入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市场
“我们村的水果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刘超自豪地说,1980年,一次天津红果品质鉴定会上,鲁家峪产的红果色素、糖分、胶质均获全国第一名。
“现在我们的红果被东北那片称为甜红果。”刘超说。
鲁家峪村的养殖业很红火,据刘超介绍,在遵化市境内鲁家峪村的养殖业排在前列。目前,全村年产出栏仔猪2.2万头,出栏肥猪1.1万头。据对2003年的统计,当年户均养殖母猪1.7头。“我们村是遵化市政府优质母猪养殖示范村。现在全村生猪养殖大户就达到十多户。”
今年已70岁高龄的李德生在全村养猪是出了名的,到今年,他家养猪已有17个年头,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今年,李德生养了400头猪。由于今年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极值。李德生坦言,今年一头猪的纯利可高达700元,今年会赚不少。
刘超告诉记者,现在的鲁家峪村民的头脑开始活泛起来。鲁家峪出了很多好的经纪人,他们不仅将本地的柿子、红果卖出去,还把外地的水果买进来再卖出去。
“现在鲁家峪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干得好的户,户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几万元。生活也有了奔头。”刘超说。
虽然是革命“老区”,可如今这里的人们思想可不老。作为村支书,刘超等村干部一直在考虑着村子下一步的发展。“虽然作为老区人,我们的思想可不能落后。我们下一步打算调整产业结构。”刘超说。
这种调整已经开始实施了。今年,鲁家峪村一改红果、柿子统治全村的模式,尝试着种植了400亩优质核桃。村干部们还在广泛做群众的工作,打算把水果这种产业再扩展到苹果、桃、葡萄等水果,让产业更加多元一些。
“现在老百姓都很希望吃上放心肉,现在李德生就在和唐山的一家企业合作,搞放心肉养殖,绝对是纯天然的饲料,肉品、肉质肯定非常好。”刘超说,如果试点成功,他们将搞放心肉养殖基地,也许会把养殖业扩展到鸡、鸭。
文化
特产美食
鲁家峪村有遵化香菇、京东板栗芦花鸡、蜂蜜麻糖、东陵糕点等特产。
社会
教育
为弘扬抗战精神,鲁家峪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唐山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成功,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0寓所院校在此设立了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然是革命老区,依托红色资源,鲁家峪也正在考虑着怎样继续发展“红绿”两色资源,让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记忆,保存下来,传播出去;同时,以此拉动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
旅游
景点
鲁家峪村附近有清东陵、万佛园、禅林寺风景区、黄花山自然风光旅游区、卧龙山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经济
农业
文化
特产美食
社会
教育
旅游
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