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中学,全称“
四川省名山中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引领型一级
示范性高中,也是
四川大学、东北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等省内外双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名山中学位于四川省
雅安市名山区蒙阳镇民生路127号,占地面积150亩,可容纳学生人数3000人。名山中学创建于1930年9月,首任校长为清末
举人赵正和,初期校址在县城东门,校舍由县合邑公署改建而成;1958年新设高中班,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名山中学”;1960年秋,校迁现址月
华山上。校园曾是
唐朝涿州学宫,现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文物清代文庙。
名山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应急教育示范学校、
雅安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其教育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简介
荣誉称号
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办学规模
名山中学创建于1930年,校园位于风景秀丽的仙茶故乡
蒙山下,月
华山上,史接千载,人杰地灵。在状元桥边的石碑上,清晰地记载着明代
涿州学宫的搬迁,
清代孔子庙的修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学校占地130亩,校园分为校前绿化区、历史文化区、教工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六个部分。老校区古朴典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直到今天,还能感受到从远古飘来的阵阵墨香和文化气息。新校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地融为一体。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135人,专任教师122人,其中:
雅安市首届知名校长1人,全国优秀、模范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市、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6人。
办学理念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断加强学生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思想:弘德重基,和谐发展
办学宗旨:为国育才,奠基未来
办学目标:优质教育,一流名校
校风:温良恭俭,慧敏乐仁
教风:修身敬业,为师为范
学风:勤奋求实,探索创新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交际,会创新,会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服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品质的合格高中生。
工作思路: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改革求发展。
办学特色:传统教育、感恩教育、艺体教育、校本教研。
名中精神:“负重自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平面图
名山中学地处月
华山上,从整个平面图来看,像艘船,预示着名中学子将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美好的明天。学校围绕“大雅至圣,斯山惟名”这一理念,全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分为校前绿化区、历史
孔子庙区、教学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和学生生活区五个部分。
荣获荣誉
名山中学历经数十年风雨,浸润几代人心血,在教育这块热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学校1982年就成为首批扩大办好的
四川省重点中学,1995年通过省重点中学检查验收并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1997年被评为“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和“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8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近年来,作为引领名山教育的“龙头学校”名山中学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崇德、博学、致和、励行”的办学思想,按照“抓机遇、保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快速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高校培养输送了数千名优秀大学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近万名合格劳动者,为
名山区和
雅安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连年荣获教育工作目标考核
一等奖。在以党委书记赵荣博的带领下,新一届领导班子拼搏奋斗。2003年:建立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被确定为省“
巴金文学院文学新苗工程写作实验学校”。2004年:通过
四川省示范性高中检查验收。2005年:占地55亩的新校区全面建成,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006年:建立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和
雅安市“绿色学校”。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市前茅,荣获“雅安市高考目标管理综合考核
一等奖”、“雅安市高考创优特别奖”,被评为“四川省教学质量社会满意学校”和“雅安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本科性上线人数逐年攀升,连年创历史新高,上线率蝉联全市“三连冠”。校党委书记
赵荣博同志更被评为雅安市首届知名校长。2007年,应届生汪伟同学勇夺全市理科状元,2008年,应届生宋雨雨以优异成绩摘取了全市文科状元桂冠,并被
北京大学录取。2008年被评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乘着新世纪的快车,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名山中学全体教职工正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
雅安市精神,为把名山中学办成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质
高中而不懈努力!在2013年高考中名山中学又以522人的本科上线人数蝉联雅安市上线率和上线人数七连冠!
周边文化介绍
坐落在名山中学校园内的文庙,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是由万仞公墙、星门、泮池、大成门、庑房、大成殿、崇圣祠等组成,万仞公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拆除,星门于2001年加固维修。文庙移建碑和修建文庙的捐款名录碑于2004年4月重立,名山文庙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亦称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也是
南京夫子庙和儒学教官衙暑所在地。
孔子是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孔子学说(也称儒学)自汉以来,影响极大,历代统治者把它奉为圣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历代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公元1838年)四月二十七日,立于泮池正前方,因孔子倡导儒学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国学,后人将“灵星”之名移于
孔子庙之门,意为尊天一样尊孔。棂星门石四柱冲天式,石柱前后用石抱鼓夹抱,额前方为“灵星门”三字,额上层刻月兔金马图,反面为“日”、“月”图,意寓
孔子的德行与日月同辉,彪炳千秋。
泮池
历代儒学皆以泮宫为
涿州学宫,凡学宫皆建泮池,状如半壁,池上并架三座三穿九孔
石拱桥,12条昂首龙为桥栏,桥面铺青石,科举时代
生员(俗称秀才)入学为泮,新科秀才不论家境如何,均要举行入泮礼仪,此外生员满六十年逢入学之岁,要隆重举行“重游泮水”的庆典活动,届时,地方官员要到场祝贺。
大成门
大成门,亦称戟门,建于清
爱新觉罗·旻宁十七年(公元1837年)九月初八,是通向
孔子庙主体建筑大成殿的大门,旧时逢祭孔大典或帝王通行才开启大门,平时出入开启两掖门。历史资料可查在大成门旁悬
雍正御书对联:上联:“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下联:“至诚至圣两间功化同流”。
东西庑房
东西庑房,又称厢房,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东西庑房在大成殿的东西两侧,有房10间,且不对称,古时东西庑房是供奉先贤和先儒的地方,是
涿州学宫和儒学教官衙署所在地,也是祭祀乐器的库房。
大成殿
大成殿原名文宣王殿、宣圣殿。宋
崇宁三年,
宋徽宗赵佶取
孔子集古始贤之大成之意,下昭褴为大成殿,大成殿建于清
爱新觉罗·旻宁十七年(公元1837年)四月十九日。
大成殿是
孔子庙的主体建筑,建筑为歇山顶,重檐,抬梁式屋架,飞檐翘角,器宇轩昂宏敞肃穆。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殿内主要是供奉孔子
塑像和牌位。
大成殿内外悬有皇帝御书的匾额和对联。
据《
名山县志》(光绪版)记载清朝从康雍
康熙帝皇帝开始,每位皇帝都要对孔庙御书: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圣祖仁皇帝玄烨御书“万世师表”的匾额。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雍正御书“生民未有”匾额和对联,上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开咸尊首出”下联“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高宗纯皇帝御书“与天地参”匾额和对联,上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下联:“教乘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之师”。
爱新觉罗·颙琰七年(公元1802年)仁宗睿皇帝御书“圣集大成”匾额。
爱新觉罗·旻宁元年(公元1821年)宣宗成皇帝御书“圣协时中”匾额。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御书“德齐帱载”匾额。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穆宗毅皇帝御书“圣神天纵”匾额。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德宗皇帝御书“斯文在兹”匾额。
崇圣祠崇圣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原名启圣祠,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奉昭更改。
崇圣祠是供奉
孔子五世(
木金父为肇圣王,祈父为俗圣王,
孔防叔为诒圣王,伯夏为昌圣王,
叔梁纥为启圣王即为孔子父亲)的
塑像和牌位,规模比大成殿小,但基脚比大成殿高。
名山县学宫旧在县治之南。至明成化甲午始迁于县治之西,即今之旧
涿州学宫也。地与城市近,卑湿湫隘,阅年久,渐倾。宰是邦者,亟欲新之,以费不事遂寝。予于道光十二年壬辰夏,奉檄于兹。庙毕,睹其堂庑隘陋,墙宇欹斜,慨然思重建,以广其规。会有
越西县夷务,兵差旁午不遑。次年委署
合江县事,是役不果行。逾二载旋任,又应乙未秋闱内帘之聘,公事羁牵,志焉未逮。然而学校不修实有司之过也。宫大启,非一人之力也。有官守者不得辞其责,惟有志者乃克竟其成。丙申夏,孝廉闵一德阆中学任归,素精地理,保宁府学之建,身任其劳,而于桑梓泮宫有志振兴者久矣。其时,余君广文名
文蔚者,来摄学篆事,备述邻水学宫创首重建具有成规,因与立定章程,询本末,皆藉余、闵二君之力以资商。此移建之举,所由始也。集城乡士民谕之,曰:文教关,政之不容已者莫大于是,然称善。吾以为事克有终者,宜慎于始,谋罔不臧者,贵咨于众,未可卤莽为也。于是选首事以董其役,劝粮民以集其资。而筹议、估勘、采买、收支,各司其事,以勷厥功,爰相阴阳,度基址于县治北月心山废寺基处,得吉壤焉。其地后控蒙顶,前瞰衣江,登高眺望,水秀山明,实爽之胜域,为神灵之奥区。祷于庙,卜之吉,诹日鸠工,大成殿新基即罗汉寺故址也。匠人插从事,忽闻声铿然,土中获片碣,字剥蚀犹可辨,亟磨洗读之,上书《
孔子庙堂碑》。群讶为异,始知为唐时故
涿州学宫地。越千余年,而丝竹如闻,载馨豆,此其中隐为呵护,而使之符合者,神明默佑,精诚感通欤。于以知文运之转关,即于地灵之感应验之,岂人力所能致哉?天实为之也,虽然事之成在天,而事之谋仍在人。吾之殚心竭虑于是役者,始冀其成,继又患其不成,劝捐时踊跃乐输者书捐万有余金。嗣因岁歉收,仅缴捐项十分之七,功亏一,心窃忧之,不得已而给簿募捐,随时奖励。且传集多士,分乡谆劝,各量力之厚薄,酌捐项之重轻,舌敝唇焦,始克事,此诚为宰者分所应为,而责无旁贷者也。使于此因陋就简,旧贯是仍,读圣贤书,所志何事,不特无以敬先圣先师。诸学古入官之训,不益抚衷滋愧耶。除首倡捐廉外,是役也,共收银壹万壹千壹百柒拾两。始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十月兴工,迄于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告成。其捐输例得议叙者,具详大吏,请给顶带。其余乐输姓名及劝捐办工首事,皆镌石以表其急公之志。至移建之堂庑、阶庭、垣、戟俱绘图付梓,俾后人得所稽考,以备文献之征云尔,是为记。
赐
进士出身
文林郎庶吉士乙未科
四川省乡试同考官加三级纪录五次
名山区知县钱塘王宝华撰并书。
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六月谷旦。
名山县的学宫原在县城的南面,到明朝
成化甲午(公元1474)年,才迁到县城西面,就是现在的旧学宫,离城很近,地势低下,潮湿狭小。因时间久远,渐渐倾斜毁坏,历任县官很想整修,但因资金不足而搁置。我在道光十二年壬辰(公元1832)年夏天,奉命来任县官,去拜谒文庙,看到殿堂狭小,墙壁倾斜,感叹之余,想到重建并扩大其规模。适逢
越西县夷务繁忙,无暇顾及,第二年被委任
合江县县官,因军务未去上任,二年后仍任名山县官,乙未(公元1835)年秋被
四川省聘为考试官,公务缠身未能实现移建
孔子庙的愿望。然而不修学校是县官的过失,作为县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振兴学校不是一人之力能办到的,惟有志者才能完成。丙申(公元1836)年夏天任
阆中市学官的名山
举人闵一德任满回乡,他精通地理,曾参加宝宁府学宫的修建,早有振兴家乡学宫的愿望,当时代理名山学官的余文蔚说:
邻水县有学宫修建的现成模式可作借鉴。因此,依靠余、闵二位的力量共同商榷,立定章程及有关事宜,这是移建文庙的开始。然后召集城乡士民,讲了移建
孔子庙的打算,大家都说修建文庙是关系到文明教化,是政治上的头等大事,一致称好。
我认为做事有结果,要有好的开头,计划好而周密,要听取众人的意见,不能卤莽行事,于是选出负责人来监督管理移建工程,劝粮民集资。而筹议、选址、采买、收支各有专人负责,共同来完成。于是根据阴阳,选择文庙基地在县城北面月心山废寺基处,找到一个好地方,它后靠
蒙山,前看
青衣江,登高眺望,水秀山明,是高而干燥之地,是神灵居住之所,向神灵祷告和占卦都是吉利的。选好日期,召集工人,新建大成殿的地方是已废弃的
罗汉寺旧址。破土动工,挖土时忽然听到坚硬的撞击声,从土中挖出断碑数块,字迹虽有损坏,但尚可辨认,赶快磨洗后一读,碑上有“
孔子庙堂碑”等字,众人惊异,才知道这是唐朝学宫旧址。经过千余年,好象还听到祭祀的音乐,看到祭祀的盛典,这是神灵隐为呵护。而使之符合旧址,是神明默然保佑呢?还是精诚感通吗?于是我感叹:“文”的循环变化,只能是地灵之感应,难道是人力能办到的吗!这是天意哦。虽然成事在天,而谋事仍在人。我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开始是希望顺利完成,后又怕不能完成,劝捐时,踊跃认捐的人,写在薄子上的有一万多两银子,后因收成不好,实际收到的仅十分之七,我非常担心,虽只差点就会前功尽弃,不得已又派人持簿下乡募捐,并随时给予奖励,并派多人分乡宣传劝导,根据财力决定捐资数量,费了许多唇舌终于完成募捐任务,当然,这是为官者分内之事,责无旁贷!如果因资金不足而因陋就简,和原来一样,那么读圣贤书,学什么呢?不但无以敬先圣先师,考察古人入官之训,心自问不更加羞愧吗?除去自己首先捐献养廉银外,这个工程共收银壹万壹千壹百柒拾两,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公元1836)年动工,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落成,捐资的人按例根据捐银数目大的可以给一定官衔,向省上报告给以当官的衣饰,官帽,其余捐资人的姓名及劝捐、办事负责人都刻石为碑,以表彰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至于新建的殿堂,阶梯,院墙,棨戟等设施都绘图并刻印,使后人得以查考,以备写入文献罢了。于是作记。
赐
进士出身
文林郎庶吉士乙未科
四川省乡试同考官加三级纪录五次名山知县钱塘王宝华撰并书。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公元1841)年岁次辛丑六月吉日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
释义:校徽以其标志性构筑“棂星门”为原型,辅以祥云,山石元素,仿佛学校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体现出“斯山惟名”的理念。整体风格古色古香,表达出书香校园的意味。
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