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年(1745)
进士,改
庶吉士,历官
编修、续文献通考修官、
甘肃省按察使等。著有《蒙泉诗集》、《思永堂文稿》、《州乘余闻》,编有《广川诗钞》和《山左明诗钞》等。
纪昀和他是最要好的朋友。作有《和蒙泉秋感》、《岁月怀人·宋蒙泉》、《岁暮怀人·宋蒙泉》、《罗酒歌和蒙泉》、《与蒙泉阅长河志因出所作州乘余闻见示题二绝句》等。 ?
宋弼,明
刑部侍郎宋性的后裔。其
曾祖父宋炳,明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举人,以
刑部郎中补
豫师。祖宋兆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任山东
郯城县教谕。父宋来会,
雍正四年(1726)考取拔贡,世传家学。
宋弼,性情
耿介,爱好直言。
乾隆三年(1738)科举人,十年(1745)中
进士,授翰林院编著修,分纂《
文献通考》。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大考,原品休致”。当时,在京为官的
诸城市籍刘文正和钱塘籍梁文庄二人,很器重宋弼的文章和品行,便奏请皇帝应允,将宋弼留在馆内。后为甘肃巩泰阶道。在他任甘肃巩泰阶道时,“访问西羌风土物产,古人所未及者,各缀以诗,凡百篇”。伏羌、徽礼等县地震,亲行勘赈,民皆欢颂。升授
陕西省提刑按察使,研究案,夜以继日。“每出行,禁供应”。公余暇日,则读书吟诗。著有《诗集》八卷、《思永堂文稿》四卷、《州乘馀闻》、《安德诗搜》等书。
清代史学家、经学家
王鸣盛在《诗序》中谓:“蒙泉与王阮亭同郡,宋荔裳邻郡,然绝不摭拾乡先达片语,别有一种意趣。幽秀独出,娟好避群”。“先生豪爽倾泻,其胸中却自有难与俗人言者。捉鼻而哦,仰天而悟,托物寄兴,雅近义山”。“风格虽似王宋实,非王宋谈其诗者,可得其雅矣”。
清初诗学之盛,山左为最。“百余年来,未有专选”。宋弼曾受
卢见曾的委托,同
平原县董元度等人。“遍搜昭代之诗,上自名公巨卿,下及隐逸方外”。并仿
元好问《
中州集》体例,“每人各附小传,具列乡里出处,间缀名流评,以备一代之诗史”。经过多人6年的努力,共收录
清代以来
山东省诗人620余家,诗6000余首,编成了60卷的《国朝山左诗抄》。卷首有详细的范例,对全书予以说明。宋弼在编纂成《国朝山左诗抄》之后,又继续搜集所遗,编成《补抄》七卷、《续抄》四卷。并把搜集的范围扩大到明代。当时他正主持源书院,除自己搜讨外,他还发动书院学生,因学生来自各个郡县,见闻更广。
后来他赴京为官,更是“逢人求索,有得即手自誊写,无寒暑游宴之闲”。成稿后,宋弼将其交给
卢见曾,希望他能够出资刊行。但不久,卢见曾因
两淮盐引案事发,被抄家。而宋弼此时官
甘肃省按察使,在进京入觐途中,卒于
洛阳市。在这种情境下,宋弼编纂的这部书稿命运岌岌可危,幸亏又遇到另一位关心桑梓的益都人
李文藻。此前他曾与宋弼书信往还,讨论编纂之事,此时他唯恐此书随之湮没,便于
乾隆三十四年(1769)正月来到德州,找到州官求买此书。“
卢氏县书入官者数十万卷,吏为检三日”,终于找到了这部书稿,后又想方设法筹资刊刻,终于使之能够流传。《山左明诗抄》共三十五卷,体例略同《国朝山左诗抄》,每人名下有小传和辑评,共收明代
山东省诗人431位。为后来研究明代山东诗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