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太学遗址位于今
偃师区佃庄镇太学村(亦称大郊村)附近。太学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东汉太学始创于
建武五年(29),后屡加扩建,建武二十七年(51),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
刘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
刘缵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东汉熹平四年(175),大学者
蔡邕及马日碑等诸儒奏请订正儒家经本文字,得到
刘宏诏准后,由蔡等以隶书八分体刻立石碑四十六块,史称"熹平石经"或"一体石经",立于太学门前。石经的内容包括《
尚书》、《
周易》、《
春秋》、《
公羊传》、《仪礼》、《
论语》等,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
上官姓定的儒家经本。
曹魏曹丕黄初五年(224)又兴太学。曹魏正始二年(214),又在太学刻立石经二十八块,因正始石经是用大篆、小篆、隶书三种字体所书,故又称"三体石经"。从已发现的残石内容看,其内容包括《尚书》、《春秋》等。
西晋建立后,依汉魏之制再兴太学。
咸宁市二年(276),于太学之外又立"国子学",二学并存,同为高等学府。
司马衷时规定,凡五品官以上子弟可入国子学,六品官以下的子弟则人太学。
1931年,在辟雍遗址中发现古代
碑石一方。通高3.22米,此即著名的《三临辟雍碑》,碑中称"东越于海,西及流沙,并时集至,万有余人",晋代太学规模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