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唐
同盟会会员,革命志士
宋绍唐(1877~1921),字尧臣,鲁西南曹州府菏泽县(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人,清末拔贡。同盟会会员,革命志士。
宋绍唐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读私塾,刻苦勤奋,后取得拔贡生之功名。中日甲午战争后,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使宋绍唐下定决心刻苦读书,学好本领,救国救民。1902年9月,宋绍唐考取山东师范馆(次年改为山东师范学堂)。次年4月毕业时,他被校方选拔与王鸿一等人赴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公费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宋绍唐经徐镜心介绍,于1905年10月9日加入同盟会,成为菏泽市乃至曹州府所辖11州县第一个同盟会员,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早期同盟会员之一。1906年7月,宋绍唐以优异成绩毕业返国,负责鲁西南地区(曹州府)新式学堂的兴办及改良等事宜。宋绍唐以培养革命人才为己任,约集同志,先后创办了东阳寺小学堂、曹州普通中学堂、南华女塾等多所新式学堂。1906年冬至1907年夏,宋绍唐更与王鸿一等人成立了曹州同盟会员组织,创办了鲁西南地区著名的革命团体尚志社。武昌起义爆发后,宋绍唐与王鸿一等人积极谋划曹州独立。辛亥革命后,宋绍唐一度出任东昌知府,1918年当选第二届山东省议会议员。民国初年,宋绍唐兴办教育、实业的正确建议不被采用,才干无法发挥,而忧愤成疾,在1921年病故。
宋绍唐早年追随中国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创建时的早期会员,也是近代山东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宋绍唐与王鸿一等人谋划的曹州独立,成为山东乃至中国辛亥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生平
宋绍唐,又名宋尧臣,菏泽城西宋庄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道坦是清朝的举人,是菏泽市很有权威的绅士,遇事连菏泽县衙也要让他三分。宋绍唐很有文才,深得其父的宠爱。他原是清代秀才。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出任东昌(聊城)知府
早期经历
宋绍唐1877年出生,鲁西南曹州府菏泽县(今山东牡丹区)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深得其父的宠爱。宋绍唐早年读私塾,刻苦勤奋,很有文才,故很早就有“才子”之名,后取得拔贡生之功名。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欲瓜分中国,山东省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节节退让,激起宋绍唐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强烈憎恨与不满,由此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学好本领,救国救民。
革命经历
赴日留学
1902年9月,宋绍唐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师范馆(次年改为山东师范学堂)。1903年4月毕业时,他被校方选拔与王鸿一等人赴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公费留日学生,从此踏上了赴海外继续探究救国救民途径的路途。
参加同盟会
1905年10月9日,宋绍唐在东京经同盟会山东省主盟人徐镜心介绍参加了同盟会,成为整个鲁西南曹州府地区所属11州县第一个同盟会员。在其影响与带动下,一同留日的山东第一批留日学生中的先进学子及留学日本的菏泽市籍学子袁溥、刘扈民、彭占元、张映竹等人亦先后加入同盟会,为以后曹州地区反清革命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加入同盟会后,宋绍唐一方面继续其留学生的学习生涯,同时积极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他还将所学心得撰写成诗文,投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或《晨钟》周刊等报刊。
学成回国
1906年7月,宋绍唐以优异成绩毕业返国,膺选山东学务公所省视学之职,负责鲁西南地区(曹州府)新式学堂的兴办及改良等事宜。宋绍唐邀约王鸿一、彭占元等创办曹州普通中学堂(今菏泽一中前身)和南华女塾等新式学堂,聘日本人丰田孤寒为教员,招揽革命人才,普通中学堂遂成为鲁西南文化中心。宋绍唐等人经常在学堂聚集密谋反清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同盟会“反清复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传播《革命军》《民报》《山东白话报》等革命书刊。他们还以普通中学堂为基地,向官立中学堂、高等小学堂等校师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书刊,发展同盟会员。于是,普通中学成为曹州同盟会员开展革命工作、培养革命人才、扩大革命组织的重要基地。宋绍唐先生亦成为曹州反清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建立同盟会组织
1906年冬至1907年夏,以宋绍唐、王鸿一、张子安、彭青岑为主,在曹州建立了同盟会组织,又在普通中学堂秘密组织成立了鲁西南著名的革命团体“尚志社”,尚志社吸收革命坚决、有谋略、有勇气的青年参加,以待机举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为声援武昌起义,同年11月5日,宋绍唐同王鸿一、张映竹等人积极策动曹州独立,并于1911年11月5日在曹州城内龙厅组织召开了近2000人参加的 “龙厅会议”,欲以商议地方大事为由,请曹州镇总兵张善义出席,借机解决曹州独立问题。因张善义迟迟不到会,最终使这次举义计划落空。但宋绍唐等人并不气馁,继续组织开展反清活动。适值省城济南革命党人组织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以策动山东独立,宋绍唐、彭占元等人受曹州同盟会组织推派,北上协助省城革命党人参与推动山东独立的工作,在联合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装斗争
山东独立取消后,宋绍唐返回曹州,与王鸿一等人会合,开展武装斗争。除派尚志社成员孙屹等人赴单县参与反清革命外,还派遣李桐轩、孙松斋、陈玉五、郭世英赴济南市上海市等地参加举义或独立运动;派遣吕秀文等人赴安徽涡阳、蒙城县一带帮助王锦韬召集旧部,收编队伍,作为以后曹州举义的外援力量;剩余的张汉章、韩德凝、王荫三等年轻力壮的成员,则在宋绍唐与王鸿一等人领导下,组成精干队伍,决定在1912年2月17日(除夕)夜轰炸镇署后楼(张善义卧室),以武力实现曹州独立。然而没等到勇士发难,清廷皇帝于1912年2月12日便宣布退位,南北议和告成,曹州二次举义遂告结束。
1918年9月,宋绍唐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省议会议员。任内,他协助副议长王鸿一,牢固团结中国国民党籍议员,与张公制为首的共和党议员一起行使议员的权力职责,审议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议案,曾对时任山东督军的张树元进行弹劾,否决了继任山东督军田中玉的“山东加赋案”,同时在山东问题上据理力争,致电北洋政府,反对中日双方单独解决青岛问题,主张提交巴黎和会公议等,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政治方面,尽到了一个议员的职责。
病故
民国初年,因军阀连年混战致使民不聊生,宋绍唐兴办教育、实业的建议不被采用,其才干无法发挥,满腔热血付之东流,因而忧愤成疾,在1921年病故,年仅44岁。
个人生活
宋绍唐的父亲是宋道坦,为清代举人,是菏泽市很有权威的绅士。宋绍唐有两个女儿,二女儿宋资纯,早年和田位东同志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其外孙为高秉涵
人物关系
影响评价
宋绍唐早年追随孙中山,是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创建时的早期会员,也是近代山东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在宋绍唐影响与带动下,留学日本曹州籍学子袁溥、刘扈民、彭占元、张映竹等人亦先后加入同盟会,为以后曹州地区反清革命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上,宋绍唐是一位贡献卓越的历史人物。——菏泽日报 评
宋绍唐为清末最后一批公费生留学生,在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是资深的中国国民党元老派。——大众网
后世纪念
相关著作
故居
宋家大院在菏泽古城宋隅首的南端,位于现解放大街与曹州路的交叉口东南向,宋隅首也因宋家大院而得名。是宋绍唐的故居,光绪元年建筑,典型的明清时代风格,为当时城中一处豪宅。高高台阶之上,门楼飞檐翘角,龙马镇脊,两扇大门铁环桐漆,一对卧狮翘首相望,显得宏伟而壮观。前后两进四合院落,正面房屋皆为堂楼,青砖灰瓦,雕棂格窗,四面环廊,错落有致。前院堂楼之上,东边放着两台大型木轿,轿棂雕制精美。东南悬挂着两套黄马褂和一顶知府官帽,上面积满了一层灰尘,西边堆满了书画和中日语书籍,都是宋绍唐生前的遗物。新中国成立后,宋家大院为街道居民委员会所用,该院落在老城改造中被拆除。
参考资料
曹州革命先驱宋绍唐.菏泽日报.2024-05-25
宋家大院的革命志士.中国菏泽网.2024-05-25
同盟会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05-26
曹州革命先驱宋绍唐.菏泽日报数字报.2024-05-25
彭占元.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4-05-26
《民主革命先驱宋绍唐》出版.大众网-大众日报.2024-05-26
目录
概述
人生生平
早期经历
革命经历
赴日留学
参加同盟会
学成回国
建立同盟会组织
武装斗争
病故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影响评价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相关著作
故居
参考资料